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修身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荀子·不苟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钩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荀子·荣辱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不使。荀子·非相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荀子·非十二子
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在者有人矣。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荀子·仲尼
仲尼之门人,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也。齐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则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闺门之内,般乐奢汏,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汏也。荀子·儒效
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荀子·王制
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缪。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富国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 知,生也。皆有可也,知愚同;所可异也,知愚分。埶同而知异,行私而无祸,纵 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如是,则知者未得治也;知者未得治,则功名未成也荀子·王霸
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 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 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愍、宋献是也。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 之者必将道也。荀子·君道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荀子·臣道
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荀子·致士
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 谮,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荀子·议兵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荀子·强国
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彼国者,亦强国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荀子·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荀子·正论
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也。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荀子·礼论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乐论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解蔽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妒缪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荀子·正名
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荀子·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君子
天子无妻,告人无匹也。四海之内无客礼,告无适也。足能行,待相者然后进; 口能言,待官人然后诏。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言而信,不虑而知,不动而功, 告至备也。天子也者,埶至重,形至佚,心至愈,志无所诎,形无所劳,尊无上矣。荀子·成相
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荀子·赋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 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荀子·大略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荀子·宥坐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荀子·子道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尧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 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荀子·法行
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不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己至而呼天。内人 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荀子·哀公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欲论吾国之士,与之治国,敢问如何取之邪?”孔子对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哀公曰:“然则夫章甫絇屦,绅带而搢笏者,此贤乎?”荀子·尧问
尧问于舜曰:“我欲致天下,为之奈何?”对曰:“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 信无倦,而天下自来。执一如天地,行微如日月,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 天下其在一隅邪!夫有何足致也!”序·小引
尝记《博物志》云:“汉刘褒画《云汉图》,见者觉热;又画《北风图》,见者觉寒。”窃疑画本非真,何缘至是?然犹曰人之见为之也。甚而僧繇点晴,雷电破壁;吴道玄画殿内五龙,大雨辄生烟雾。卷一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话说上古苍颉制字,有鬼夜哭,盖因造化秘密,从此发泄尽了。只这一哭,有好些个来因。假如孔子作《春秋》,把二百四十二年间乱臣贼子心事阐发,凛如斧钺,遂为万古纲常之鉴,那些好邪的鬼岂能不哭!卷二 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百年伉俪是前缘,天意巧周全。试看人世,禽鱼草术,吝有蝉联。从来材艺称奇绝,必自种女连。文君琴思,仲姬画手,匹美双传。一词寄《眼儿媚》卷三 权学士权认远乡姑 白孺人白嫁亲生女
权学士权认远乡姑 白孺人白嫁亲生女 世间奇物缘多巧,不怕风波颠倒。遮莫一时开了,到底还完好。丰城剑气冲天表,雷焕张华分宝。他日偶然齐到,津底双龙袅。权书·心术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权书·法制
将战必审知其将之贤愚:与贤将战,则持之;与愚将战,则乘之。持之,则容有所伺而为之谋;乘之,则一举而夺其气。虽然,非愚将勿乘。乘之不动,其祸在我。分兵而迭进,所以持之也;并力而一战,所以乘之也。权书·强弱
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利,固也。处之而已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权书·攻守
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故攻敌所不守,守敌所不攻。权书·用间
孙武既言五间,则又有曰:“商之兴也,伊摰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商。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所恃而动也。”按《书》:“伊尹适夏,丑夏归亳。”《史》:“太公尝事纣,去之归周。”所谓在夏在商诚矣,然以为间,何也?汤、文王固使人间夏、商邪?伊、吕固与人为间邪?权书·孙武
求之而不穷者,天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权书·子贡
君子之道,智信难。信者,所以正其智也,而智常至于不正。智者,所以通其信也,而信常至于不通。是故,君子慎之也。世之儒者曰:“徒智可以成也。”人见乎徒智之可以成也,则举而弃乎信。吾则曰:“徒智可以成也,而不可以继也。”权书·六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权书·项籍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权书·高祖
汉高祖挟数用术,以制一时之利害,不如陈平;揣摩天下之势,举指摇目以劫制项羽,不如张良。微此二人,则天下不归汉,而高帝乃木强之人而止耳。然天下已定,后世子孙之计,陈平、张良智之所不及,则高帝常先为之规画处置,以中后世之所为,晓然如目见其事而为之者。道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后其身 一作:退其身)道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道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道经·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经·第十七章》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道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经·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经·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状哉?以此。道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道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輜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跡;善言,无瑕謫;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道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道经·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经·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道经·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道经·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道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经·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经·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道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德经·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德经·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德经·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德经·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求学的人,能够一天一天的增长学识;求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私妄减少再减少,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德经·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德经·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餘;是为盗夸。非道也哉!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为嗇,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德经·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德经·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德经·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德经·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德经·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德经·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德经·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德经·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德经·第七十一章》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才算是高明有见识。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德经·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德经·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餘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餘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德经·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德经·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卷四 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
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 昔宋时三衢守宋彦瞻以书答状元留梦炎,其略云:尝闻前辈之言:吾乡昔有第奉常而归,旗者、鼓者、馈者、近者,往来而观看,阗路骈陌如堵墙。既而闺门贺焉,宗族贺焉,姻者、友者、客者交贺焉。卷五 襄敏公原宵失子 十三郎五岁朝天
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岁朝天 词云:瑞烟浮禁苑。正绛阙春回,新正方半,冰轮桂华满。溢花衢歌市,芙蓉开遍。龙楼两观,见银烛星球有烂。卷珠帘,尽日笙歌,盛集宝钗金钏。堪羡。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卷六 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
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 诗云: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四句乃是白乐天《长恨歌》中之语。当日只为唐明皇与杨贵妃七月七日之夜,在长生殿前对天发了私愿:愿生生世世得为夫妇。卷七 吕使君情媾宦家妻 吴太守义配儒门女
吕使者情媾宦家妻 吴大守义配儒门女 词曰:疏眉秀盼,向春风,还是宣和装束。贵气盈盈姿态巧,举止况非凡俗。宋宝宗姬,秦王幼女,曾嫁钦慈族。干戈横荡,事随天地翻覆。一笑邂遁相逢,劝人满饮,旋吹横竹。卷八 沈将仕三千买笑钱 王朝议一夜迷魂阵
沈将仕三千买笑钱 王朝议一夜迷魂阵 词云:风月襟怀,图取欢来,欢场中尽有安排。呼卢博赛,岂不豪哉?费自家心,自家力,自家财。有等奸胎,惯弄乔才,巧妆成科诨难猜。非关此辈,忒使心乖。卷九 莽儿郎惊散新莺燕 扶梅香认合玉蟾蜍
莽儿郎惊散新莺燕 诌梅香认合玉蟾蜍 诗云:世间好事必多磨,缘未来时可奈何!宜至到头终正果,不知底事欲蹉跎?话说从来有人道好事多磨。那到底不成的,自不必说。尽有到底成就的,起初时千难万难,挫过了多少机会,费过了多少心机,方得了结。卷十 赵五虎合计挑家衅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
赵五虎合计挑家衅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 诗曰:黑蟒口中舌,黄蜂尾上针。两般犹未毒,最毒妇人心。 话说妇人家妒忌,乃是七出之条内一条,极是不好的事。却这个毛病,象是天生成的一般,再改不来的。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官人乃是台州司法,姓叶名荐。卷十一 满少卿饥附饱飏 焦文姬生仇死报
满少卿饥附饱飏 焦文姬生仇死报 诗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赠君,谁有不平事?话说天下最不平的,是那负心的事,所以冥中独重其罚,剑侠专诛其人。那负心中最不堪的,尤在那夫妻之间。盖朋友内忘恩负义,拚得绝交了他,便无别话。卷十二 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诗云:世事莫有成心,成心专会认错。任是大圣大贤,也要当着不着。看官听说:从来说的书不过谈些风月,述些异闻,图个好听。最有益的,论些世情,说些因果,等听了的触着心里,把平日邪路念头化将转来。这个就是说书的一片道学心肠,却从不曾讲着道学。卷十三 鹿胎庵客人作寺主 剡溪里旧鬼借新尸
鹿胎庵客人作寺主 判溪里旧鬼借新尸 诗曰:昔日眉山翁,无事强说鬼。何取诞怪言,阴阳等一理。惟令死可生,不教生愧死。晋人颇通玄,我怪阮宣子。晋时有个阮修,表字宣子。他一生不信有鬼,特做一篇《无鬼论》。他说道:“今人见鬼者,多说他着活时节衣服。这等说起来,人死有鬼,衣服也有鬼了。”卷十四 赵县君乔送黄柑 吴宣教干偿白镪
赵县君乔送黄柑 吴宣教干偿白镪 诗云:睹色相悦人之情,个中原有真缘分。只因无假不成真,就里藏机不可问。少年卤莽浪贪淫,等闲踹入风流阵。馒头不吃惹身膻,也俗传名扎火囤。听说世上男贪女爱,谓之风情。只这两个字害的人也不浅,送的人也不少。卷十五 韩侍郎婢作夫人 顾提控掾居郎署
韩侍郎婢作夫人 顾提控椽居郎署 诗云:曾闻阴德可回天,古往今来效的然。奉劝世人行好事,到头元是自周全。话说湖州府安吉州地浦滩有一居民,家道贫窘,因欠官粮银二两,监禁在狱。家中只有一妻,抱着个一周未满的小儿子度日,别无门路可救。卷十六 迟取券毛烈赖原钱 失还魂牙僧索剩命
迟取券毛烈赖原钱 失还魂牙僧索剩命 诗云:一陌金饯便返魂,公私随处可通门。鬼神有德开生路,日月无光照覆盆。贫者何缘蒙佛力?富家容易受天恩。早知善恶多无报,多积黄金遗子孙。这首诗乃令狐撰所作。他邻近有个乌老,家资巨万,平时好贪不义。死去三日,重复还魂。卷十七 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
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术 诗曰:万里桥边薛校书,枇杷窗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这四句诗,乃唐人赠蜀中妓女薛涛之作。这个薛涛乃是女中才子,南康王韦皋做西川节度使时,曾表奏他做军中校书,故人多称为薛校书。所往来的是高千里、元微之、杜牧之一班儿名流。卷十八 甄监生浪吞秘药 春花婢误泄风情
甄监生浪吞秘药 春花婢误泄风情 诗云:自古成仙必有缘,仙缘不到总徒然。世间多少痴心者,日对丹炉取药煎。话说昔日有一个老翁极好奉道,见有方外人经过,必厚加礼待,不敢怠慢。一日,有个双髹髻的道人特来访他,身上甚是蓝褛不象,却神色丰满和畅。老翁疑是异人,迎在家中,好生管待。卷十九 田舍翁时时经理 牧童儿夜夜尊荣
田舍翁时时经理 牧童儿夜夜尊荣 扰扰劳生,待足何时足?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得意浓时休进步,须防世事多翻覆。枉教人白了少年头,空碌碌。卷二十 贾廉访赝行府牒 商功父阴摄江巡
贾廉访赝行府牒 商功父阴摄江巡 诗曰: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总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这四句乃是唐人之诗,说天下多是势利之交,没有黄金成不得相交。这个意思还说得浅,不知天下人但是见了黄金,连那一向相交人也不顾了。不要说相交的,纵是至亲骨肉,关着财物面上,就换了一条肚肠,使了一番见识,当面来弄你算计你。卷二十一 许察院感梦擒僧 王氏子因风获盗
许蔡院感梦擒僧 王氏子因风获盗 狱本易冤,况于为盗?若非神明,鲜不颠倒!话说天地间事,只有狱情最难测度。问刑官凭着自己的意思,认是这等了,坐在上面,只是敲打。自古道棰楚之下,何求不得?任是什么事情,只是招了。见得说道:“重大之狱,三推六问。卷二十二 痴公子狠使噪脾钱 贤丈人巧赚回头婿
痴公子狠使噪脾钱 贤丈人巧赚回头婿 最是富豪子弟,不知稼穑艰难。悖入必然悖出,天道一理循环。话说宋时汴京有一个人姓郭名信。父亲是内诸司官,家事殷富。止生得他一个,甚是娇养溺爱。从小不教他出外边来的,只在家中读些点名的书。读书之外,毫厘世务也不要他经涉。卷二十三 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
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 诗曰:生死由来一样情,豆萁燃豆并根生。存亡姊妹能相念,可笑阋墙亲弟兄。话说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个传御李十一郎,名行修。妻王氏夫人,乃是江西廉使王仲舒女,贞懿贤淑,行修敬之如宾。王夫人有个幼妹,端妍聪慧,夫人极爱他,常领他在身边鞠养。连行修也十分爱他,如自家养的一般。卷二十四 庵内看恶鬼善神 井中谭前因后果
庵内看恶鬼善神 井中谭前因后果 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因,今生作者是。话说南京新桥有一人姓丘,字伯皋。平生忠厚志诚,奉佛甚谨。性喜施舍,不肯妄取人一毫一厘,最是个公直有名的人。一日独坐在家内屋檐之下,朗声诵经。卷二十五 徐茶酒乘闹劫新人 郑蕊珠鸣冤完旧案
徐茶酒乘闹劫新人 郑蕊珠鸣冤完旧案 瑞气笼清晓。卷珠帘,次第笙歌,一时齐奏。无限神仙离蓬岛,凤驾鸾车初到。见拥个、仙娥窈窕。玉珮玎铛风缥缈,望娇姿、一似垂杨袅。天上有,世间少。刘郎正是当年少。更那堪,天教付与,最多才貌。玉树琼枝相映耀,谁与安排忒好?有多少、风流欢笑。直待来春成名了,马如龙、绿缓欺芳草。卷二十六 懵教官爱女不受报 穷庠生助师得令终
懵教官爱女不受报 穷庠生助师得令终 诗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盲蓿长阑干。这首诗乃是广文先生所作,道他做官清苦处。盖因天下的官随你至卑极小的,如仓大使、巡检司,也还有些外来钱。惟有这教官,管的是那几个酸子,有体面的,还来送你几分节仪;没体面的,终年面也不来见你,有甚往来交际?所以这官极苦。卷二十七 伪汉裔夺妾山中 假将军还姝江上
伪汉裔夺妾山中 假将军还姝江上 曾闻盗亦有道,其间多有英雄。若逢真正豪杰,偏能掉臂于中。昔日宋相张齐贤,他为布衣时,值太宗皇帝驾幸河北,上太平十策。太宗大喜,用了他六策,余四策斟酌再用。齐贤坚执道:“是十策皆妙,尽宜亟用。”太宗笑其狂妄,还朝之日,对真宗道:“我在河北得一宰相之才,名曰张齐贤,留为你他日之用。”卷二十八 程朝奉单遇无头妇 王通判双雪不明冤
程朝奉单遇无头妇 王通判双雪不明冤 人命关天地,从来有报施。其建多幻处,造物显其奇。话说湖广黄州府有一地方,名曰黄圻缭,最产得好瓜。有一老圃,以瓜为业,时时手自灌溉,爱惜倍至。圃中诸瓜,独有一颗结得极大,块垒如斗。老圃特意留着,待等味熟,要献与豪家做孝顺的。一日,手中持了锄头,去圃中掘菜,忽见一个人掩掩缩缩在那瓜地中。卷二十九 赠芝麻识破假形 撷草药巧谐真偶
赠芝麻识破假形 撷草药巧谐真偶 诗曰:万物皆有情,不论妖与鬼。妙药可通灵,方信岐黄理。话说宋乾道年间,江西一个官人赴调临安都下,因到西湖上游玩,独自一人各处行走。走得路多了,觉得疲倦。道边有一民家,门前有几株大树,树旁有石块可坐,那官人遂坐下少息。望去屋内有一双鬟女子,明艳动人。卷三十 瘗遗骸王玉英配夫 偿聘金韩秀才赎子
瘗遗骸王玉英配夫 偿聘金韩秀才赎子 晋世曾闻有鬼子,今知鬼子乃其常。既能成得雌雄配,也会生儿在冥壤。话说国朝隆庆年间,陕西西安府有一个易万户,以卫兵入屯京师,同乡有个朱工部相与得最好。两家妇人各有好孕,万户与工部偶在朋友家里同席,一时说起,就两下指腹为婚。依俗礼各割衫襟,彼此互藏,写下合同文字为定。卷三十一 行孝子到底不简尸 殉节妇留待双出柩
行孝子到底不简尸 殉节妇留待双出柩 削骨蒸肌岂忍言?世人借口欲伸冤。典刑未正先残酷,法吏当知善用权。话说戮尸弃骨,古之极刑。今法被人殴死者,必要简尸。简得致命伤痕,方准抵偿,问入死罪,可无冤枉,本为良法。自古道法立弊生,只因有此一简,便有许多奸巧做出来。那把人命图赖人的,不到得就要这个人偿命。卷三十二 张福娘一心贞守 朱天锡万里符名
张福娘一心贞守 朱天锡万里符名 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话说天下凡事皆由前定,如近在目前,远不过数年,预先算得出,还不足为奇。尽有世间未曾有这样事,未曾生这个人,几十年前先有前知的道破了,或是几千里外恰相凑着的,真令人梦想不到,可见数皆前定也。卷三十三 杨抽马甘请杖 富家郎浪受惊
杨抽马甘请杖 富家郎浪受惊 敕使南来坐画船,袈裟犹带御炉烟。无端撞着曹公相,二十皮鞭了宿缘。这四句诗乃是国朝永乐年间少师姚广孝所作。这个少师乃是僧家出身,法名道衍,本贯苏州人氏。他虽是个出家人,广有法术,兼习兵机,乃元朝刘秉忠之流。大祖分封诸王,各选一高僧伴送之国。卷三十四 任君用恣乐深闺 杨太尉戏宫馆客
任君用恣乐深闺 杨大尉戏宫馆客 诗曰:黄金用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此语只伤身后事,岂知现报在生前!且说世间富贵人家,没一个不广蓄姬妾。自道是左拥燕姬,右拥赵女,娇艳盈前,歌舞成队,乃人生得意之事。岂知男女大欲,彼此一般?一人精力要周旋几个女子,便已不得相当。况富贵之人,必是中年上下,取的姬妄,必是花枝也似一般的后生。卷三十五 错调情贾母詈女 误告状孙郎得妻
错调情贾母詈女 误告状孙郎得妻 诗曰:妇女轻自缢,就里别贞淫。若非能审处,枉自负归阴。话说妇人短见,往往没奈何了,便自轻生。所以缢死之事,惟妇人极多。然有死得有用的,有死得没用的。湖广黄州薪水县有一个女子陈氏,年十四岁,嫁与周世文为妻。世文年纪更小似陈氏两岁,未知房室之事。卷三十六 王渔翁舍镜崇三宝 白水僧盗物丧双生
王渔翁舍镜崇三宝 白水僧盗物丧双生 资财自有分定,贪谋枉费踌躇。假使取非其物,定为神鬼揶揄!话说宋时淳熙年间,临安府市民沈一,以卖酒营生,家居官巷口,开着一个大酒访。又见西湖上生意好,在钱塘门外丰楼买了一所库房,开着一个大酒店。楼上临湖玩景,游客往来不绝。沈一日里在店里监着酒工卖酒,傍晚方回家去。日逐营营,算计利息,好不兴头。卷三十七 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
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 诗曰:窈渺神奇事,文人多寓言。其间应有实,岂必尽虚玄?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多有纪载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欲相感之事。其间多有偶因所感撰造出来的,如牛僧孺《周秦行纪》道是僧孺落第时,遇着薄太后,见了许多异代本朝妃嫔美人,如戚夫人、齐潘妃、杨贵妃、昭君、绿珠,诗词唱和,又得昭君伴寝许多怪诞的话。卷三十八 两错认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杨二郎正本
两错认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杨二郎正本 李代桃僵,羊易牛死。世上冤情,最不易理。话说宋时南安府大庾县有个吏典黄节,娶妻李四娘。四娘为人心性风月,好结识个把风流子弟,私下往来。向与黄节生下一子,已是三岁了,不肯收心,只是贪淫。一日黄节因有公事,住在衙门中了十来日。卷三十九 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
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 诗曰:剧贼从未有贼智,其间妙巧亦无穷。若能收作公家用,何必疆场不立功?自古说孟尝君养食客三千,鸡鸣狗盗的多收拾在门下。后来被秦王拘留,无计得脱。秦王有个爱姬传语道:“闻得孟尝君有领狐白裘,价值千金。若将来送了我,我替他讨个人情,放他归去。卷四十 宋公明闹元宵杂剧
宋公明闹元宵杂剧【青玉案】东风未放花千树。早吹陨、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靥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诗云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却说封肃因听见公差传唤,忙出来陪笑启问。那些人只嚷:“快请出甄爷来!”封肃忙陪笑道:“小人姓封,并不姓甄。只有当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问他?”那些公人道:“我们也不知什么‘真’‘假’,因奉太爷之命来问,他既是你女婿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遂作别各自回家。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却说黛玉同姊妹们至王夫人处,见王夫人与兄嫂处的来使计议家务,又说姨母家遭人命官司等语。因见王夫人事情冗杂,姊妹们遂出来,至寡嫂李氏房中来了。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四回中既将薛家母子在荣府内寄居等事略已表明,此回则暂不能写矣。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却说秦氏因听见宝玉从梦中唤他的乳名,心中自是纳闷,又不好细问。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众人忙端上桂圆汤来,呷了两口,遂起身整衣。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不觉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唬的忙退出手来,问是怎么了。宝玉红涨了脸,把他的手一捻。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话说周瑞家的送了刘姥姥去后,便上来回王夫人话。谁知王夫人不在上房,问丫鬟们时,方知往薛姨妈那边闲话去了。周瑞家的听说,便转出东角门至东院,往梨香院来。刚至院门前,只见王夫人的丫鬟名金钏儿者,和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站在台阶坡上顽。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家,见过众人。宝玉先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家塾之事,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又着实的称赞秦钟的人品行事,最使人怜爱。凤姐又在一旁帮着说“过日他还来拜老祖宗”等语,说的贾母喜欢起来。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后日过去看戏。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话说秦业父子专候贾家的人来送上学择日之信。原来宝玉急于要和秦钟相遇,却顾不得别的,遂择了后日一定上学。“后日一早请秦相公到我这里,会齐了,一同前去。”----打发了人送了信。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话说金荣因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了不是,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方才不吵闹了。大家散了学,金荣回到家中,越想越气,说:“秦钟不过是贾蓉的小舅子,又不是贾家的子孙,附学读书,也不过和我一样。他因仗着宝玉和他好,他就目中无人。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话说是日贾敬的寿辰,贾珍先将上等可吃的东西,稀奇些的果品,装了十六大捧盒,着贾蓉带领家下人等与贾敬送去,向贾蓉说道:“你留神看太爷喜欢不喜欢,你就行了礼来。你说:‘我父亲遵太爷的话未敢来,在家里率领合家都朝上行了礼了。’”贾蓉听罢,即率领家人去了。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话说凤姐正与平儿说话,只见有人回说:“瑞大爷来了。”凤姐急命“快请进来。”贾瑞见往里让,心中喜出望外,急忙进来,见了凤姐,满面陪笑,连连问好。凤姐儿也假意殷勤,让茶让坐。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不知不觉已交三鼓。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话说宝玉见收拾了外书房,约定与秦钟读夜书。偏那秦钟秉赋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又与智能儿偷期绻缱,未免失于调养,回来时便咳嗽伤风,懒进饮食,大有不胜之状,遂不敢出门,只在家中养息。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话说秦钟既死,宝玉痛哭不已,李贵等好容易劝解半日方住,归时犹是凄恻哀痛。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纸。第十八回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
话说宝玉来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话说贾妃回宫,次日见驾谢恩,并回奏归省之事,龙颜甚悦。又发内帑彩缎金银等物,以赐贾政及各椒房等员,不必细说。且说荣宁二府中因连日用尽心力,真是人人力倦,各各神疲,又将园中一应陈设动用之物收拾了两三天方完。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话说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宝钗撞来,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讥刺取笑。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幸而宝钗走来,大家谈笑,那林黛玉方不欲睡,自己才放了心。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话说史湘云跑了出来,怕林黛玉赶上,宝玉在后忙说:“仔细绊跌了!那里就赶上了?”林黛玉赶到门前,被宝玉叉手在门框上拦住,笑劝道:“饶他这一遭罢。”林黛玉搬着手说道:“我若饶过云儿,再不活着!”湘云见宝玉拦住门,料黛玉不能出来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话说贾琏听凤姐儿说有话商量,因止步问是何话。凤姐道:“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你到底怎么样呢?”贾琏道:“我知道怎么样!你连多少大生日都料理过了,这会子倒没了主意?”凤姐道:“大生日料理,不过是有一定的则例在那里。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话说贾元春自那日幸大观园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话说林黛玉正自情思萦逗,缠绵固结之时,忽有人从背后击了一掌,说道:“你作什么一个人在这里?”林黛玉倒唬了一跳,回头看时,不是别人,却是香菱。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话说红玉心神恍惚,情思缠绵,忽朦胧睡去,遇见贾芸要拉他,却回身一跑,被门槛绊了一跤,唬醒过来,方知是梦。因此翻来复去,一夜无眠。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话说宝玉养过了三十三天之后,不但身体强壮,亦且连脸上疮痕平服,仍回大观园内去。这也不在话下。且说近日宝玉病的时节,贾芸带着家下小厮坐更看守,昼夜在这里,那红玉同众丫鬟也在这里守着宝玉,彼此相见多日,都渐渐混熟了。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话说林黛玉正自悲泣,忽听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送了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犹望着门洒了几点泪。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话说宝玉正自发怔,不想黛玉将手帕子甩了来,正碰在眼睛上,倒唬了一跳,问是谁。林黛玉摇着头儿笑道:“不敢,是我失了手。因为宝姐姐要看呆雁,我比给他看,不想失了手。”宝玉揉着眼睛,待要说什么,又不好说的。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话说林黛玉与宝玉角口后,也自后悔,但又无去就他之理,因此日夜闷闷,如有所失。紫鹃度其意,乃劝道:“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话说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话说宝玉见那麒麟,心中甚是欢喜,便伸手来拿,笑道:“亏你拣着了。你是那里拣的?”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却说王夫人唤他母亲上来,拿几件簪环当面赏与,又吩咐请几众僧人念经超度。他母亲磕头谢了出去。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作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话说宝钗分明听见林黛玉刻薄他,因记挂着母亲哥哥,并不回头,一径去了。这里林黛玉还自立于花阴之下,远远的却向怡红院内望着,只见李宫裁、迎春、探春、惜春并各项人等都向怡红院内去过之后,一起一起的散尽了,只不见凤姐儿来,心里自己盘算道:“如何他不来瞧宝玉?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话说贾母自王夫人处回来,见宝玉一日好似一日,心中自是欢喜。因怕将来贾政又叫他,遂命人将贾政的亲随小厮头儿唤来,吩咐他“以后倘有会人待客诸样的事,你老爷要叫宝玉,你不用上来传话,就回他说我说了:一则打重了,得着实将养几个月才走得,二则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却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单表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日正无聊之际,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副花笺送与他。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话说宝钗湘云二人计议已妥,一宿无话。湘云次日便请贾母等赏桂花。贾母等都说道:“是他有兴头,须要扰他这雅兴。”至午,果然贾母带了王夫人凤姐兼请薛姨妈等进园来。贾母因问“那一处好?”王夫人道:“凭老太太爱在那一处,就在那一处。”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话说众人见平儿来了,都说:“你们奶奶作什么呢,怎么不来了?”平儿笑道:“他那里得空儿来。因为说没有好生吃得,又不得来,所以叫我来问还有没有,叫我要几个拿了家去吃罢。”湘云道:“有,多着呢。”忙令人拿了十个极大的。平儿道:“多拿几个团脐的。”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话说宝玉听了,忙进来看时,只见琥珀站在屏风跟前说:“快去吧,立等你说话呢。”宝玉来至上房,只见贾母正和王夫人众姊妹商议给史湘云还席。宝玉因说道:“我有个主意。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要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什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话说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听了哄堂大笑起来。于是吃过门杯,因又逗趣笑道:“实告诉说罢,我的手脚子粗笨,又喝了酒,仔细失手打了这瓷杯。有木头的杯取个子来,我便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众人听了,又笑起来。凤姐儿听如此说,便忙笑道:“果真要木头的,我就取了来。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话说他姊妹复进园来,吃过饭,大家散出,都无别话。且说刘姥姥带着板儿,先来见凤姐儿,说:“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虽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过的,都经验了。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话说王夫人因见贾母那日在大观园不过着了些风寒,不是什么大病,请医生吃了两剂药也就好了,便放了心,因命凤姐来吩咐他预备给贾政带送东西。正商议着,只见贾母打发人来请,王夫人忙引着凤姐儿过来。王夫人又请问“这会子可又觉大安些?”贾母道:“今日可大好了。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话说众人看演《荆钗记》,宝玉和姐妹一处坐着。林黛玉因看到《男祭》这一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宝钗不答。宝玉回头要热酒敬凤姐儿。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话说凤姐儿正抚恤平儿,忽见众姊妹进来,忙让坐了,平儿斟上茶来。凤姐儿笑道:“今儿来的这么齐,倒像下贴子请了来的。”探春笑道:“我们有两件事:一件是我的,一件是四妹妹的,还夹着老太太的话。”凤姐儿笑道:“有什么事,这么要紧?”探春笑道:“我们起了个诗社,头一社就不齐全,众人脸软,所以就乱了。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话说林黛玉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去,暂且无话。如今且说凤姐儿因见邢夫人叫他,不知何事,忙另穿戴了一番,坐车过来。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儿道:“叫你来不为别事,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话说王夫人听见邢夫人来了,连忙迎了出去。邢夫人犹不知贾母已知鸳鸯之事,正还要来打听信息,进了院门,早有几个婆子悄悄的回了他,他方知道。待要回去,里面已知,又见王夫人接了出来,少不得进来,先与贾母请安,贾母一声儿不言语,自己也觉得愧悔。凤姐儿早指一事回避了。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且说薛蟠听见如此说了,气方渐平。三五日后,疼痛虽愈,伤痕未平,只装病在家,愧见亲友。展眼已到十月,因有各铺面伙计内有算年帐要回家的,少不得家内治酒饯行。内有一个张德辉,年过六十,自幼在薛家当铺内揽总,家内也有二三千金的过活,今岁也要回家,明春方来。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话说香菱见众人正说笑,他便迎上去笑道:“你们看这一首。若使得,我便还学,若还不好,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说着,把诗递与黛玉及众人看时,只见写道是: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话说薛宝钗道:“到底分个次序,让我写出来。”说着,便令众人拈阄为序。起首恰是李氏,然后按次各各开出。凤姐儿说道:“既是这样说,我也说一句在上头。”众人都笑说:“更妙了。”宝钗便将稻香老农之上补了一个“凤”字。李纨又将题目讲与他听。凤姐想了半日,笑道:“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下剩的我就不知道了。”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众人闻得宝琴将素习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皆说这自然新巧。都争着看时,只见写道是:赤壁怀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贾母道:“正是这话了。上次我要说这话,我见你们的大事多,如今又添出这些事来,你们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着我只顾疼这些小孙子孙女儿们,就不体贴你们这当家人了。你既这么说出来,更好了。”因此时薛姨妈李婶都在座,邢夫人及尤氏婆媳也都过来请安,还未过去,贾母向王夫人等说道:“今儿我才说这话,素日我不说,一则怕逞了凤丫头的脸,二则众人不伏。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话说宝玉见晴雯将雀裘补完,已使的力尽神危,忙命小丫头子来替他捶着,彼此捶打了一会歇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已大亮,且不出门,只叫快传大夫。一时王太医来了,诊了脉,疑惑说道:“昨日已好了些,今日如何反虚微浮缩起来,敢是吃多了饮食?不然就是劳了神思。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却说贾珍贾琏暗暗预备下大簸箩的钱,听见贾母说“赏”,他们也忙命小厮们快撒钱。只听满台钱响,贾母大悦。二人遂起身,小厮们忙将一把新暖银壶捧在贾琏手内,随了贾珍趋至里面。贾珍先至李婶席上,躬身取下杯来,回身,贾琏忙斟了一盏,然后便至薛姨妈席上,也斟了。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且说元宵已过,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话说平儿陪着凤姐儿吃了饭,伏侍盥漱毕,方往探春处来。只见院中寂静,只有丫鬟婆子诸内壸近人在窗外听候。平儿进入厅中,他姊妹三人正议论些家务,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故。见他来了,探春便命他脚踏上坐了,因说道:“我想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话说宝玉听王夫人唤他,忙至前边来,原来是王夫人要带他拜甄夫人去。宝玉自是欢喜,忙去换衣服,跟了王夫人到那里。见其家中形景,自与荣宁不甚差别,或有一二稍盛者。细问,果有一宝玉。甄夫人留席,竟日方回,宝玉方信。因晚间回家来,王夫人又吩咐预备上等的席面,定名班大戏,请过甄夫人母女。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话说他三人因见探春等进来,忙将此话掩住不提。探春等问候过,大家说笑了一会方散。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话说宝玉听说贾母等回来,遂多添了一件衣服,拄杖前边来,都见过了。贾母等因每日辛苦,都要早些歇息,一宿无话,次日五鼓,又往朝中去。离送灵日不远,鸳鸯、琥珀、翡翠、玻璃四人都忙着打点贾母之物,玉钏、彩云、彩霞等皆打叠王夫人之物,当面查点与跟随的管事媳妇们。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话说袭人因问平儿,何事这样忙乱。平儿笑道:“都是世人想不到的,说来也好笑,等几日告诉你,如今没头绪呢,且也不得闲儿。”一语未了,只见李纨的丫鬟来了,说:“平姐姐可在这里,奶奶等你,你怎么不去了?”平儿忙转身出来,口内笑说:“来了,来了。”袭人等笑道:“他奶奶病了,他又成了香饽饽了,都抢不到手。”平儿去了不提。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那柳家的笑道:“好猴儿崽子,你亲婶子找野老儿去了,你岂不多得一个叔叔,有什么疑的!别讨我把你头上的杩子盖似的几根屄毛挦下来!还不开门让我进去呢。”这小厮且不开门,且拉着笑说:“好婶子,你这一进去,好歹偷些杏子出来赏我吃。我这里老等。你若忘了时,日后半夜三更打酒买油的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话说平儿出来吩咐林之孝家的道:“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如今将他母女带回,照旧去当差。将秦显家的仍旧退回。再不必提此事。只是每日小心巡察要紧。”说毕,起身走了。柳家的母女忙向上磕头,林家的带回园中,回了李纨探春,二人皆说:“知道了,能可无事,很好。”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话说宝玉回至房中洗手,因与袭人商议:“晚间吃酒,大家取乐,不可拘泥。如今吃什么,好早说给他们备办去。”袭人笑道:“你放心,我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他们有假的不算,共是三两二钱银子,早已交给了柳嫂子,预备四十碟果子。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珮
话说贾蓉见家中诸事已妥,连忙赶至寺中,回明贾珍。于是连夜分派各项执事人役,并预备一切应用幡杠等物。择于初四日卯时请灵柩进城,一面使人知会诸位亲友。是日,丧仪焜耀,宾客如云,自铁槛寺至宁府,夹路看的何止数万人。内中有嗟叹的,也有羡慕的,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说是“丧礼与其奢易莫若俭戚”的,一路纷纷议论不一。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话说贾琏贾珍贾蓉等三人商议,事事妥贴,至初二日,先将尤老和三姐送入新房。尤老一看,虽不似贾蓉口内之言,也十分齐备,母女二人已称了心。鲍二夫妇见了如一盆火,赶着尤老一口一声唤老娘,又或是老太太,赶着三姐唤三姨,或是姨娘。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话说鲍二家的打他一下子,笑道:“原有些真的,叫你又编了这混话,越发没了捆儿。你倒不像跟二爷的人,这些混话倒像是宝玉那边的了。”尤二姐才要又问,忽见尤三姐笑问道:“可是你们家那宝玉,除了上学,他作些什么?”兴儿笑道:“姨娘别问他,说起来姨娘也未必信。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话说尤三姐自尽之后,尤老娘和二姐儿,贾珍,贾琏等俱不胜悲恸,自不必说,忙令人盛殓,送往城外埋葬。柳湘莲见尤三姐身亡,痴情眷恋,却被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竟自截发出家,跟随疯道人飘然而去,不知何往。暂且不表。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话说贾琏起身去后,偏值平安节度巡边在外,约一个月方回。贾琏未得确信,只得住在下处等候。及至回来相见,将事办妥,回程已是将两个月的限了。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话说尤二姐听了,又感谢不尽,只得跟了他来。尤氏那边怎好不过来的,少不得也过来跟着凤姐去回,方是大礼。凤姐笑说:“你只别说话,等我去说。”尤氏道:“这个自然。但一有个不是,是往你身上推的。”说着,大家先来至贾母房中。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话说贾琏自在梨香院伴宿七日夜,天天僧道不断做佛事。贾母唤了他去,吩咐不许送往家庙中。贾琏无法,只得又和时觉说了,就在尤三姐之上点了一个穴,破土埋葬。那日送殡,只不过族中人与王信夫妇,尤氏婆媳而已。凤姐一应不管,只凭他自去办理。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话说贾政回京之后,诸事完毕,赐假一月在家歇息。因年景渐老,事重身衰,又近因在外几年,骨肉离异,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一应大小事务一概益发付于度外,只是看书,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或日间在里面母子夫妻共叙天伦庭闱之乐。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且说鸳鸯出了角门,脸上犹红,心内突突的,真是意外之事。因想这事非常,若说出来,奸盗相连,关系人命,还保不住带累了旁人。横竖与自己无干,且藏在心内,不说与一人知道。回房复了贾母的命,大家安息。从此凡晚间便不大往园中来。因思园中尚有这样奇事,何况别处,因此连别处也不大轻走动了。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话说那赵姨娘和贾政说话,忽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忙问时,原来是外间窗屉不曾扣好,塌了屈戍了吊下来。赵姨娘骂了丫头几句,自己带领丫鬟上好,方进来打发贾政安歇。不在话下。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话说平儿听迎春说了正自好笑,忽见宝玉也来了。原来管厨房柳家媳妇之妹,也因放头开赌得了不是。这园中有素与柳家不睦的,便又告出柳家来,说他和他妹子是伙计,虽然他妹子出名,其实赚了钱两个人平分。因此凤姐要治柳家之罪。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话说尤氏从惜春处赌气出来,正欲往王夫人处去。跟从的老嬷嬷们因悄悄的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不便。”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话说贾赦贾政带领贾珍等散去不提。且说贾母这里命将围屏撤去,两席并而为一。众媳妇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陈设一番。贾母等都添了衣,盥漱吃茶,方又入坐,团团围绕。贾母看时,宝钗姊妹二人不在坐内,知他们家去圆月去了,且李纨凤姐二人又病着,少了四个人,便觉冷清了好些。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话说王夫人见中秋已过,凤姐病已比先减了,虽未大愈,可以出入行走得了,仍命大夫每日诊脉服药,又开了丸药方子来配调经养荣丸。因用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取时,翻寻了半日,只向小匣内寻了几枝簪挺粗细的。王夫人看了嫌不好,命再找去,又找了一大包须末出来。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话说两个尼姑领了芳官等去后,王夫人便往贾母处来省晨,见贾母喜欢,便趁便回道:“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话说宝玉祭完了晴雯,只听花影中有人声,倒唬了一跳。走出来细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满面含笑,口内说道:“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的了。”宝玉听了,不觉红了脸,笑答道:“我想着世上这些祭文都蹈于熟滥了,所以改个新样,原不过是我一时的顽意,谁知又被你听见了。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了两声,拍着掌冷笑道:“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且说迎春归去之后,邢夫人像没有这事,倒是王夫人抚养了一场,却甚实伤感,在房中自己叹息了一回。只见宝玉走来请安,看见王夫人脸上似有泪痕,也不敢坐,只在旁边站着。王夫人叫他坐下,宝玉才捱上炕来,就在王夫人身旁坐了。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话说宝玉下学回来,见了贾母。贾母笑道:“好了,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去罢,见见你老爷,回来散散儿去罢。”宝玉答应着,去见贾政。贾政道:“这早晚就下了学了么?师父给你定了工课没有?”宝玉道:“定了。早起理书,饭后写字,晌午讲书念文章。”贾政听了,点点头儿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话说探春湘云才要走时,忽听外面一个人嚷道:“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头混搅!”黛玉听了,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一手指着窗外,两眼反插上去。原来黛玉住在大观园中,虽靠着贾母疼爱,然在别人身上,凡事终是寸步留心。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却说薛姨妈一时因被金桂这场气怄得肝气上逆,左肋作痛。宝钗明知是这个原故,也等不及医生来看,先叫人去买了几钱钩藤来,浓浓的煎了一碗,给他母亲吃了。又和秋菱给薛姨妈捶腿揉胸,停了一会儿,略觉安顿。这薛姨妈只是又悲又气,气的是金桂撒泼,悲的是宝钗有涵养,倒觉可怜。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话说赵姨娘正在屋里抱怨贾环,只听贾环在外间屋里发话道:“我不过弄倒了药铞子,洒了一点子药,那丫头子又没就死了,值的他也骂我,你也骂我,赖我心坏,把我往死里糟踏。等着我明儿还要那小丫头子的命呢,看你们怎么着!只叫他们隄防着就是了。”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话说薛姨妈听了薛蝌的来书,因叫进小厮问道:“你听见你大爷说,到底是怎么就把人打死了呢?”小厮道:“小的也没听真切。那一日大爷告诉二爷说。”说着回头看了一看,见无人,才说道:“大爷说自从家里闹的特利害,大爷也没心肠了,所以要到南边置货去。第八十七回 感深秋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却说黛玉叫进宝钗家的女人来,问了好,呈上书子。黛玉叫他去喝茶,便将宝钗来书打开看时,只见上面写着: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兼之猇声狺语,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夜深辗侧,愁绪何堪。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却说惜春正在那里揣摩棋谱,忽听院内有人叫彩屏,不是别人却是鸳鸯的声儿。彩屏出去,同着鸳鸯进来。那鸳鸯却带着一个小丫头,提了一个小黄绢包儿。惜春笑问道:“什么事?”鸳鸯道:“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却说凤姐正自起来纳闷,忽听见小丫头这话,又唬了一跳,连忙问道:“什么官事?”小丫头道:“也不知道。刚才二门上小厮回进来,回老爷有要紧的官事,所以太太叫我请二爷来了。”凤姐听是工部里的事,才把心略略的放下,因说道:“你回去回太太,就说二爷昨日晚上出城有事,没有回来。打发人先回珍大爷去罢。”那丫头答应着去了。第九十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郎惊叵测
却说黛玉自立意自戕之后,渐渐不支,一日竟至绝粒。从前十几天内,贾母等轮流看望,他有时还说几句话;这两日索性不大言语。心里虽有时昏晕,却也有时清楚。贾母等见他这病不似无因而起,也将紫鹃雪雁盘问过两次,两个那里敢说。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话说薛蝌正在狐疑,忽听窗外一笑,唬了一跳,心中想道:“不是宝蟾,定是金桂。只不理他们,看他们有什么法儿。”听了半日,却又寂然无声。自己也不敢吃那酒果。掩上房门,刚要脱衣时,只听见窗纸上微微一响。薛蝌此时被宝蟾鬼混了一阵,心中七上八下,竟不知是如何是可。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话说宝玉从潇湘馆出来,连忙问秋纹道:“老爷叫我作什么?”秋纹笑道:“没有叫,袭人姐姐叫我请二爷,我怕你不来,才哄你的。”宝玉听了才把心放下,因说:“你们请我也罢了,何苦来唬我。”说着,回到怡红院内。袭人便问道:“你这好半天到那里去了?”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却说冯紫英去后,贾政叫门上人来吩咐道:“今儿临安伯那里来请吃酒,知道是什么事?”门上的人道:“奴才曾问过,并没有什么喜庆事。不过南安王府里到了一班小戏子,都说是个名班。伯爷高兴,唱两天戏请相好的老爷们瞧瞧,热闹热闹。大约不用送礼的。”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话说赖大带了贾芹出来,一宿无话,静候贾政回来。单是那些女尼女道重进园来,都喜欢的了不得,欲要到各处逛逛,明日预备进宫。不料赖大便吩咐了看院的婆子并小厮看守,惟给了些饮食,却是一步不准走开。那些女孩子摸不着头脑,只得坐着等到天亮。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话说焙茗在门口和小丫头子说宝玉的玉有了,那小丫头急忙回来告诉宝玉。众人听了,都推着宝玉出去问他,众人在廊下听着。宝玉也觉放心,便走到门口问道:“你那里得了?快拿来。”焙茗道:“拿是拿不来的,还得托人做保去呢。”宝玉道:“你快说是怎么得的,我好叫人取去。”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话说贾琏拿了那块假玉忿忿走出,到了书房。那个人看见贾琏的气色不好,心里先发了虚了,连忙站起来迎着。刚要说话,只见贾琏冷笑道:“好大胆,我把你这个混帐东西!这里是什么地方儿,你敢来掉鬼!”回头便问:“小厮们呢?”外头轰雷一般几个小厮齐声答应。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话说黛玉到潇湘馆门口,紫鹃说了一句话,更动了心,一时吐出血来,几乎晕倒。亏了还同着秋纹,两个人挽扶着黛玉到屋里来。那时秋纹去后,紫鹃雪雁守着,见他渐渐苏醒过来,问紫鹃道:“你们守着哭什么?”紫鹃见他说话明白,倒放了心了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话说宝玉见了贾政,回至房中,更觉头昏脑闷,懒待动弹,连饭也没吃,便昏沉睡去。仍旧延医诊治,服药不效,索性连人也认不明白了。大家扶着他坐起来,还是像个好人。一连闹了几天,那日恰是回九之期,若不过去,薛姨妈脸上过不去,若说去呢,宝玉这般光景。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话说凤姐见贾母和薛姨妈为黛玉伤心,便说:“有个笑话儿说给老太太和姑妈听”,未从开口,先自笑了,因说道:“老太太和姑妈打谅是那里的笑话儿?就是咱们家的那二位新姑爷新媳妇啊。”贾母道:“怎么了?”凤姐拿手比着道:“一个这么坐着,一个这么站着。第一百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话说贾政去见了节度,进去了半日不见出来,外头议论不一。李十儿在外也打听不出什么事来,便想到报上的饥荒,实在也着急,好容易听见贾政出来,便迎上来跟着,等不得回去,在无人处便问:“老爷进去这半天,有什么要紧的事?”第一百零一回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签惊异兆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签惊异兆 却说凤姐回至房中,见贾琏尚未回来,便分派那管办探春行装奁事的一干人。那天已有黄昏以后,因忽然想起探春来,要瞧瞧他去,便叫丰儿与两个丫头跟着,头里一个丫头打着灯笼。走出门来,见月光已上,照耀如水。第一百零二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祲 大观园符水驱妖孽
宁国府骨肉病灾祲 大观园符水驱妖孽 话说王夫人打发人来唤宝钗,宝钗连忙过来,请了安。王夫人道:“你三妹妹如今要出嫁了,只得你们作嫂子的大家开导开导他,也是你们姊妹之情。况且他也是个明白孩子,我看你们两个也很合的来。只是我听见说宝玉听见他三妹妹出门子,哭的了不的,你也该劝劝他。第一百零三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话说贾琏到了王夫人那边,一一的说了。次日到了部里打点停妥,回来又到王夫人那边,将打点吏部之事告知。王夫人便道:“打听准了么?果然这样,老爷也愿意,合家也放心。那外任是何尝做得的!若不是那样的参回来,只怕叫那些混帐东西把老爷的性命都坑了呢!”第一百零四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余痛触前情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余痛触前情 话说贾雨村刚欲过渡,见有人飞奔而来,跑到跟前,口称:“老爷,方才进的那庙火起了!”雨村回首看时,只见烈炎烧天,飞灰蔽目。雨村心想,“这也奇怪,我才出来,走不多远,这火从何而来?莫非士隐遭劫于此?”欲待回去,又恐误了过河;若不回去,心下又不安。第一百零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话说贾政正在那里设宴请酒,忽见赖大急忙走上荣禧堂来回贾政道:“有锦衣府堂官赵老爷带领好几位司官说来拜望。奴才要取职名来回,赵老爷说:‘我们至好,不用的。’一面就下车来走进来了。请老爷同爷们快接去。”第一百零六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话说贾政闻知贾母危急,即忙进去看视。见贾母惊吓气逆,王夫人鸳鸯等唤醒回来,即用疏气安神的丸药服了,渐渐的好些,只是伤心落泪。贾政在旁劝慰,总说是“儿子们不肖,招了祸来累老太太受惊。若老太太宽慰些,儿子们尚可在外料理第一百零七回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话说贾政进内,见了枢密院各位大人,又见了各位王爷。北静王道:“今日我们传你来,有遵旨问你的事。”贾政即忙跪下。众大人便问道:“你哥哥交通外官,恃强凌弱,纵儿聚赌,强占良民妻女不遂逼死的事,你都知道么?”第一百零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却说贾政先前曾将房产并大观园奏请入官,内廷不收,又无人居住,只好封锁。因园子接连尤氏惜春住宅,太觉旷阔无人,遂将包勇罚看荒园。此时贾政理家,又奉了贾母之命将人口渐次减少,诸凡省俭,尚且不能支持。幸喜凤姐为贾母疼惜第一百零九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话说宝钗叫袭人问出原故,恐宝玉悲伤成疾,便将黛玉临死的话与袭人假作闲谈,说是:“人生在世,有意有情,到了死后各自干各自的去了,并不是生前那样个人死后还是这样。活人虽有痴心,死的竟不知道。况且林姑娘既说仙去,他看凡人是个不堪的浊物,那里还肯混在世上。第一百一十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却说贾母坐起说道:“我到你们家已经六十多年了。从年轻的时候到老来,福也享尽了。自你们老爷起,儿子孙子也都算是好的了。就是宝玉呢,我疼了他一场。”说到那里,拿眼满地下瞅着。王夫人便推宝玉走到床前。第一百十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话说凤姐听了小丫头的话,又气又急又伤心,不觉吐了一口血,便昏晕过去,坐在地下。平儿急来靠着,忙叫了人来搀扶着,慢慢的送到自己房中,将凤姐轻轻的安放在炕上,立刻叫小红斟上一杯开水送到凤姐唇边。凤姐呷了一口,昏迷仍睡。第一百十二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 话说凤姐命捆起上夜众女人送营审问,女人跪地哀求。林之孝同贾芸道:“你们求也无益。老爷派我们看家,没有事是造化,如今有了事,上下都担不是,谁救得你。若说是周瑞的干儿子,连太太起,里里外外的都不干净。”凤姐喘吁吁的说道:“这都是命里所招,和他们说什么,带了他们去就是了。第一百十三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 话说赵姨娘在寺内得了暴病,见人少了,更加混说起来,唬得众人都恨,就有两个女人搀着。赵姨娘双膝跪在地下,说一回,哭一回,有时爬在地下叫饶,说:“打杀我了!红胡子的老爷,我再不敢了。”有一时双手合着,也是叫疼。第一百十四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却说宝玉宝钗听说凤姐病的危急,赶忙起来。丫头秉烛伺候。正要出院,只见王夫人那边打发人来说:“琏二奶奶不好了,还没有咽气,二爷二奶奶且慢些过去罢。琏二奶奶的病有些古怪,从三更天起到四更时候,琏二奶奶没有住嘴说些胡话,要船要轿的,说到金陵归入册子去。第一百十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话说宝玉为自己失言被宝钗问住,想要掩饰过去,只见秋纹进来说:“外头老爷叫二爷呢。”宝玉巴不得一声,便走了。去到贾政那里,贾政道:“我叫你来不为别的,现在你穿着孝,不便到学里去,你在家里,必要将你念过的文章温习温习。第一百十六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话说宝玉一听麝月的话,身往后仰,复又死去,急得王夫人等哭叫不止。麝月自知失言致祸,此时王夫人等也不及说他。那麝月一面哭着,一面打定主意,心想:“若是宝玉一死,我便自尽跟了他去!”不言麝月心里的事。且言王夫人等见叫不回来,赶着叫人出来找和尚救治。第一百十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话说王夫人打发人来叫宝钗过去商量,宝玉听见说是和尚在外头,赶忙的独自一人走到前头,嘴里乱嚷道:“我的师父在那里?”叫了半天,并不见有和尚,只得走到外面。见李贵将和尚拦住,不放他进来。宝玉便说道:“太太叫我请师父进去。”李贵听了松了手,那和尚便摇摇摆摆的进去。第一百十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说话邢王二夫人听尤氏一段话,明知也难挽回。王夫人只得说道:“姑娘要行善,这也是前生的夙根,我们也实在拦不住。只是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出了家,不成了事体。如今你嫂子说了准你修行,也是好处。却有一句话要说,那头发可以不剃的,只要自己的心真,那在头发上头呢。第一百十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话说莺儿见宝玉说话摸不着头脑,正自要走,只听宝玉又说道:“傻丫头,我告诉你罢。你姑娘既是有造化的,你跟着他自然也是有造化的了。你袭人姐姐是靠不住的。只要往后你尽心伏侍他就是了。日后或有好处,也不枉你跟他熬了一场。”第一百二十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话说宝钗听秋纹说袭人不好,连忙进去瞧看。巧姐儿同平儿也随着走到袭人炕前。只见袭人心痛难禁,一时气厥。宝钗等用开水灌了过来,仍旧扶他睡下,一面传请大夫。巧姐儿问宝钗道:“袭人姐姐怎么病到这个样?”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总叙》译文:《弟子规》这本是依据圣贤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讲求信用。和众人相处时要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效仿他们的言行。如有余下的时间精力,则应学习六艺及其他有益的学问。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弟子规·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弟子规·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弟子规·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弟子规·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弟子规·亲仁》译文: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普通的俗人最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是有仁德的人,人们对他都心怀敬畏,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又不讨好他人。弟子规·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解释:我们刚刚有提到《弟子规》就是从《论语·学而》所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的经典重要所在。此地讲的“圣人训”,我们狭义地来讲,可以说就是孔老夫子;广义来讲,我们都晓得凡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只要他们有好的典范,他们有立教于后世的,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我们都可以称为训诲、训勉。所以我们此地所讲的,它是有范围的,所指的圣人是指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夫子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孟子说到人皆有恻隐之心。《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为什么会有不善之人?原来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从第二条开始,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回答。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个意思就是父母要知道,从小就要教育自己的小孩。教育他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到,孩子有没有专心地听你讲。我们看现在的情形,几乎是父母跟孩子的对应,父母讲一句,孩子可能顶了三五句。父母不说还好,一说孩子就喋喋不休,所以完完全全时代都变了。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冬则温”,什么意思?“温”就是温暖的意思。“夏则凊”,凊就是凉爽的意思。此地就是指子女渐渐稍微长大的时候,对父母应该尽的这种孝心,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做?就是从关怀父母的起居开始。此地只有讲冬还有夏,春、秋也一样。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讲到出门一定要跟双亲禀告。孔老夫子他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当父母都在家里的时候,如果你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不管你去得远或者近,也一定要讲明你到哪一个地方,好让父母找你方便。事虽小 勿擅为 茍擅为 子道亏
《事虽小 勿擅为 茍擅为 子道亏》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从字面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物虽小 勿私藏 茍私藏 亲心伤
《物虽小 勿私藏 茍私藏 亲心伤》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讲到所有的物品,虽然很小,可能是一颗糖果,但是不该你吃、不该你用的,你统统不可以私自把它藏匿,变成己有。这里也特别告诉我们,凡是不应该拿的,不是属于你自己的,应该征求别人的同意;经过同意之后,你才可以拿。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一条也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关心体贴父母。我们都晓得有时候父母年纪大了,他所需求的,他不方便自己出去买,或者他不好意思开口,为人子女的这个时候应该要善察亲意。譬如说看到母亲什么东西比较缺乏,我们应该要主动地为她补充。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伤”就是身体有受伤,或者有病痛。“贻亲忧”,“贻”就是遗留,会让父母牵肠挂肚,“忧”就是挂心。我们想一想,从小到大,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或者病痛的时候,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会忧心,忧心我们的身体是不是没有办法好转。亲爱我 孝何难 亲恶我 孝方贤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恶我 孝方贤》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提到了,双亲从小就这么爱护我,我孝顺理所当然,是天经地义之事,怎么可以不孝!如果我今天不孝敬我的父母,将来我的后代,同理也是不会孝敬我,想想人可不能像人家所说的“衣冠禽兽”。人为什么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我们有仁慈之心。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在家里,假使父母亲有过失、有不对,为人子女要基于尽孝,我们也要劝父母不可以这样做。但是在劝勉父母的时候,这个“谏”就是劝谏。在劝谏父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我们的神情,我们的表态,是不是很尊重?是不是很客气?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如果我们和颜悦色地劝谏父母让他能及时更改,或者能停止。万一父母不能接受,“谏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悦复谏”,我们可以委婉地再劝谏。古人告诉我们,如果劝谏三次之后,可能会觉得很难过,很伤心。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第七条就是告诉我们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的话,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礼节,不在于铺张,不在于浪费。如果父母有信仰,我们应该要用他所信仰、他所期待的这个丧事来为他办理。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提到办丧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但是这个礼节并不是很铺张,很浪费,应该要庄严肃穆。在庄严肃穆当中,我们也要树立良好的典范。什么典范?我们也看到一般民间的这种丧礼很铺张,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个不是真正的孝道,反而是一种浪费。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他从小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会有很大的祸害。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前面是讲对钱财,还有言语,如何与自己的兄弟姊妹相处。你能与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地相处,你将来在外面也同时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地相处。除此之外,我们的饮食也是非常的重要,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规范,也要特别的注意。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提到,当父母呼唤儿女,或者长辈叫唤子女或者家里的成员,我们听到,如果这个人不在旁边,应该要赶紧地代替父母去转达。“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即代叫”,“即”就是很快,要赶快地去代为找来。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个“称”就是称谓尊长。我们对于尊长,如何来称呼他?“勿呼名”,“勿”就是不可以,“呼”就是叫他的名字。呼名,直接叫他的名字。我们要对长者尊敬。有很多父母,他在家里,夫妻之间的应对,往往连名带姓,互相地叫唤。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是讲到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长辈、有老师或者有长辈亲戚,我们应该要过去跟他打招呼。这个“疾”是有一点快步走过去,“趋”也是小步的走过去,“揖”就是很恭敬地来向他问候。在以前,由于交通没有那么发达,往来于路上,车辆没有那么多,所以我们在路上行走的时候,往往远远看到有长辈过来,或者有邻人也是长辈,一定会过去问候。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提到,刚刚所指的是说走路,你看到长者应该要跟他打招呼。此地讲到如果你是骑着马,这里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会环境背景。以前的人,即使乘着马车,坐在马车上面,远远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他一定会下来跟他打招呼;打过招呼以后,又目送着他远离,所以说“过犹待,百步余”,即使他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着他远去,直到没有看到为止。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是教导我们在行仪上面,应该重视社交礼节。我们经常参加一些聚会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譬如说有一些带小孩子到现场,如果小孩没有受到约束,他往往会在会场里头东跑西跑,非常没有礼貌,也没有礼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提到在长辈尊长或者长官主管的前面,我们讲话声量要放低一点,要小声一点。有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声量很大,讲起话来许多人都要为之侧目,都会看看他,但是他往往不晓得自己的讲话声音非常的大。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进必趋,退必迟”,就好比我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当会议结束,当长辈要进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赶在前面,为长辈开门关门;等他进来以后,再把门关起来。如果在离开的时候,一定先礼让长辈先走,做晚辈的就跟在后面。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我们都晓得,当我们跟群体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工作、或者职业,我们都会与人相处在一起。在团体里头,如果有长辈,不一定他是我们的主管,但是他的年纪比我们大,如果我们有共事,一起合作,一起工作,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这样的长者?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人一定要珍惜光阴,我们都晓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来,可以说是精神最好,最抖擞的时段,所以一定要珍惜。曾国藩曾经告诫他的子弟,在《曾文正公嘉言集》里头,他讲:要看一个家庭有没有兴盛,就看他的子弟是不是晏起。这个晏起就是起得很晚。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一条很多人从小父母就已经教得很好。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盥洗梳洗,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刷牙漱口一定三餐都要做到,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更要特别的一定要落实,才能保健牙齿。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从这一条,我们从字面上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的衣冠必须要整齐。整齐,不但自己看了欢喜,别人看了也会高兴。为什么?衣冠不整的话,给人感觉就是不懂得尊重自己,同时也是不尊重对方,可以说是失礼。所以从小,为人父母的就要特别注意到孩子的仪容。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我们放置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随便乱放。“勿乱顿”,这个“乱顿”就是随便摆置。“致污秽”,以至于衣服脏掉了。有很多小朋友,他即使到小学五六年级了,你要叫他自己整理自己的衣物,往往非常的困难。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一条也是前面第十四条的延伸,你能懂得整理自己的衣服之外,我们穿着更要得体。所以,这里就讲到穿着打扮不应该华丽。“贵洁”,最主要是在于整齐干净。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饮食不可以挑剔。为什么?均衡的营养才有健康的身体。如果小孩从小他就会挑剔食物,孩子的发育就很难均衡。尤其现在孩子都生得很少,在家里几乎父母还没有动手,他就先吃。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如果年纪轻轻,在少年的时候,他经常饮酒。我们晓得,酒喝多了会伤身。自古以来的酒,它是一种健康的食物,它不是平常给人喝着玩的。我们看以前的酒杯,它旁边有两个耳,高高的耳,你拿起来斟着喝的话,你大口就会碰到你的脸颊。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步从容”,就是我们走路的仪态。我们的姿势除了走路以外,我们站的姿势,我们坐的姿势,都要很从容不迫的。什么叫从容不迫?就是很缓和,很端庄,很稳重。如果走路很急,很匆忙,我们晓得,这个人的性子肯定就是很急。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勿”就是不可以,“践”就是践踏,“阈”就是门槛。过去我们的房子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四合院,四合院里头,每一间房间一入门都有门槛,因为要关木门,所以都有高高的门槛。我们现在房子的建筑结构大不同于前,所以门槛已经很少见到了。缓揭廉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缓揭廉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我们都晓得,我们现在的建筑几乎很少有帘子,几乎都是用窗帘,没有用帘子。古时候的建筑,它往往每一间的间隔,它不是用门,可能就是用帘子。所以古人教育自己的子女,从小在掀开这个帘子的时候,要“勿有声”,不可以很大声,不可以一拨,后面刚好有人走进去,就打到后面的人。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执”就是拿的意思。我们拿空的东西,拿空的器皿,就要感觉好像我拿很满的东西。为什么?如果你没有很专心的端这个东西,有可能你不专心,撞到了,碰到了,摔破了。不就很可惜吗?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我们先看“事勿忙,忙多错”。我想每一个人,他都能亲身体会到,当自己很忙的时候,就会愈来愈紧张,紧张得到最后可以说是没有头绪,所以就会错误百出。所以这一段话“事勿忙,忙多错”,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心里都要先有一个计划。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无问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无问》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个“斗闹场”,在过去,在古时候,有一些竞技的地方,譬如说有斗鸡的地方,斗一些小动物的地方。“闹”就是非常热闹,很繁华的地方。“绝勿近”,从小我们要告知自己的子女,这些地方为什么不要接近?因为这些地方比较容易犯罪,犯罪的地方往往都聚集在这里,它会经常发生斗殴的现象,有斗殴的情形发生,可以说是是非之地。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一条也告诉我们生活礼仪,有很多孩子他曾经跟我抱怨,他说:每一次妈妈到我房间,她都不敲门。我就问他说:为什么不敲门?他说:她会偷偷进来,突击检查我有没有在看书。我就跟他说:一定你有曾经不在里头看书,看其他漫画故事,看其他课本,所以妈妈才会突击。人问谁 对以名 吴与我 不分明
《人问谁 对以名 吴与我 不分明》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当里头的人回答说:你是谁?我们就要完全把自己的身份表露出来。譬如说,我姓什么?名字叫什么?我是谁?我将找谁?一定要报告清楚,让对方明了。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讲到一般人的习气毛病,往往手先拿着对方的东西,说:请借我用一下。不是先问,问了人家已经同意了,再动手拿。往往都是先拿,然后再讲,这个也是非常不礼貌的。所以这里就告诫我们,当你需要跟别人借东西,要使用别人的东西,自己没有这样东西,一定要明明白白地告诉对方。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上一条说你要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明白地告知对方,让对方同意之后才可以拿去使用。此地讲你借人家的东西,“及时还”。“及时”就是有时间性,譬如你跟人家讲:我借完之后,我马上还。你就要记住,马上。你如果说:我跟你借三天、借一个礼拜,一定要在三天或者一个礼拜之内,要还给人家。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讲到信,我们看“信”这个字,人、言构成信,人讲话一定要真实,不真实就不信。讲话也要注重你有没有真诚,有没有诚意。我们晓得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频繁的、最容易沟通的就是言语,最容易表达的就是言语,言语如果不能建立在互信这种基础上面,人与人的交往就可以说是非常的虚伪、非常的虚假。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指出人不要有太多话,太多话往往是惹祸的根源,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都晓得话传来传去,讲来说去,到最后都变质了。所以我们深深感受到讲话当中,彼此之间都有可能马上当场就听错;听错之后,它所延伸出来的问题可能会更大。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奸巧语”,奸巧也是不真实之话。有时候我们总会感觉我没有做错,为什么会有很多流言?这些流言大部分都是有人破坏,讲了一些很难听的话,一般人所谓讲话狠毒,一般人就会感受到有些人讲话真的会伤人会刺人,这些都属于“奸巧语”,相当不好。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一条相当相当的重要。何以说?我们都晓得人与人相处,最难的就是相知。与人相处当中,最为遗憾的,就是朋友之间,听到谣言之后,朋友引起误会。所以与人相处当中,难免就会有纠纷,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我们追根究底,可以说是从口舌是非所开始的。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讲到与人接触的时候,我们都晓得人要有爱心,要有包容之心。在团体里头,我们有时候要借重别人的帮忙,才有办法把事情做得圆满。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相帮助一定是很好的美德。此地讲“事非宜”,“非宜”就是不妥,不是很恰当,这个事情不是很好的事情。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提到讲话的时候,“凡道字”,“道”是讲话的意思。“凡道字,重且舒”,这个“重”,一定要把重点讲出来,“舒”就是要流畅,你交代的这些话语要流畅,要把重点讲清楚。不可以讲了一大堆,不晓得交代的事情为何,这样就等于白讲。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什么话都不谈,只是讲一些人我是非。此地也特别告诉我们,当你有听到或者是看到人家一堆三五成群在讲一些不好听的话在讲别人的是非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插进去,不要再去讲,把这个是非扩散。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前面第二十条告诉我们,言语特别的重要,要谨慎小心,它攸关一个人的声誉,攸关一个人一生立身处世的信用问题。这一条,它就告诉我们要扩充我们的心量。“见人善,即思齐”。当你看到别人有善行,有好事,行好事,我们应该不吝于赞美,不应该鄙视他,更不应该有嫉妒的这种心态。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有不对的时候,“恶”就是有过失、有不对、有不法的情形,“即内省”,这个时候立即要先想到反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像他这样,犯这样的过失。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从前面我们知道,人要扩充自己的心量之后,我们也要向这个好人学习;看到不好的,我们要反思自己。我们都晓得,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德行;你有德行的话,你就能服众。你在家里有德,你这些孩子也会向你学习。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品德才学,这些非常的重要,看到别人很好,我们要向他学习,向他效法。可是如果在物质的享受方面,我们就要降低我们的享受。不要看到别人穿得好,吃得好,生活水准很高,然后拼命向他追求学习,这个是不对的。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又提到了人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彼此见面,我们都希望对方能讲好话,我们也讲好话回应对方。可是我们难免也会听到,有人会直接讲我们的过失。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诚如这一条所说的,你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不好的;当别人专门讲你不好的,你会很生气。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当我们听到有人赞美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怀有恐惧之感。为什么?当一个人听到别人赞美的时候,他会很高兴,有时候那种骄慢的态度,他就会因而生起。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一条也非常的重要。何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首先要了解,怎样的过失称为“错”?怎样不对的事情,我们称为“恶”?这里最大的分别在于你的心,在于你的起心动念。此地讲“无心非”,你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去做的,这些称为错误、过失。过能改 归於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过能改 归於无 倘掩饰 增一辜》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讲有过失不要怕,只要你能改过,不再犯,这个过就永远不再造作;不再造作,这些过失就等于没有了。因为你能忏悔自己过去的不对,你能及时地改正过来。像孔老夫子就非常赞赏颜回,他说颜回是一个不贰过之人。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一条也指出来我们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仰天一看天空,你我都是一样的;我们站在地上,都是同一个地球上面,所以人应该要彼此的珍惜。尤其现代科技的发达,交通的便捷,人与人之间往来互动更为接近,地球就快要成为地球村了。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一个人为什么会受到别人的推崇与尊重?就是那一个人品德涵养都很好,他足以服众人,大家看到他的言行,他的举止,就会从内心不由自主地敬仰他、尊敬他。为什么?因为他有德行,他有修行,他有涵养。所以这一条也告诉我们“行高者”,就是内涵、品行,你的品德。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一个人有才德、有才学,有真正的学问,这些才德随着你学问的提升增高,你的声望也会随着你的内涵而提升。为什么?世间人都很希望拥有良好的老师,你有这样的才学,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敬重。大家除了羡慕你的才学之外,同时也很敬佩你有这么深厚的学问。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轻訾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轻訾》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提到人不能吝财。财有两种含义,一个是自己的才能,一个是钱财。当我们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吝于自己的才华布施。如果你有智慧,你有能力,应该帮助一些没有能力的人,希望他们也能在这一生愈来愈好,能帮助别人解危,能帮助别人解决社会上的困扰也好,财物上的施舍也很好。勿诌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勿诌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个“勿”就是不可以,“谄富”就是去巴结富有之人,或者有权势之人。“勿骄贫”,也不要骄傲,贫贱也不要难过。这里告诉我们,当我们生活好一点,我们不要笑贫,不要轻视这些贫穷没落之人;我们如果贫穷,处于贫穷,我们也不要去巴结有权势之人,没有必要,人生活在世间应当坦荡荡。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讲到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我们会忽略很大的一点,哪一点?经常只有顾到自己,不能替对方着想。譬如说我们要找人讲话,要找人帮忙,我们如果没有注意对方是不是有空,然后就请人帮忙,就跟别人讲话,往往对方碍于这个情面,不好意思跟你讲。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讲到人跟人相处当中,互相看到对方的不是,互相见到彼此的缺点,这是很经常的事情。我们看到别人有缺陷、有短处,“切莫揭”。这个“切”就是真实的,很真切的,一定要切记;“莫”就是不可以;“揭”就是把人家讲开,把人家传开。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告诉我们一定要隐恶扬善,我们把善良的一面多推广,这个社会会更美好,就是善,我们能讲人家好的这是好事。为什么?当别人知道的时候,他们心生效法之心,就是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把这个善的一面更加的扩散。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注释:宣扬别人的过恶,就等于自己作恶,如果过分的憎恶,就会招来灾祸。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对方,还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说话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欢喜的事,也可能弄巧成拙,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一条也非常的重要。我们都晓得人与人之间,好朋友当中,我们见到朋友有过失,我们理所当然的都会劝他两句;夫妻之间,我们看到对方有过失,做太太的或者做先生的难免也会劝他;看到子女有不对的地方,做父母的肯定也会来教导他。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一条也跟我们切身生活,有相当大的关联性。从最接近的日常三餐,吃饭的时候,我也曾经这样问学生:碰到你喜欢吃的菜,会不会一直往自己的碗里装?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小朋友都会说:会。为什么?他想到的只有自己,他觉得今天的菜很好吃。爷爷奶奶也说:好,那你尽量吃。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一段也是跟我们日常生活很有关系。尤其大人之间的交往,有时候我们也会特别感受到,明明很不想这件事情落到自己的身上,偏偏别人就会丢给你。我想很多大人都普遍有这样的感受。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我们要懂得感恩。能感恩的人,他内心经常会觉得很满足,觉得世间的人对他都很好,他生活的环境也会一片祥和。为什么?他感激所有的人对他好,他也感激世间种种的环境都是非常美好的。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当你是一个主管,当你领导很多人的时候,作为主管,作为领导人,你应该如何来善待你的部属?我们晓得要以德才能服众。从最简单的做一个主管、领导人物,应该如何?这里就讲“身贵端”。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你用权威用势力用钱财来控制他,他们不会服从你,只是表面服从你,因为有利害关系。我肯定现在听你的,是因为我要这一份薪水。但是他心里一定是骑马寻马,一旦有比较好的工作条件,他一定就会离开。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讲到在我们从小的范围来看,从社会的阶层来看,人的确有好几种人;如果范围把它扩大,从肤色来讲,整个世界上肤色不同的种族都有。这里就告诉我们,无论层级,无论种族,我们不分族类,“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果然是一个“仁者”,我们看到这样的人,很多人从内心里头就会敬畏他。这个“畏”,不是畏惧他的权势,而是这样的人,你一看到他的威仪,内心里就会折服于他。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讲当我们有这样的机缘,亲近这样的善知识,有无限的好处。我们想一想,历史上我们文化可以代代相传,尤其是儒学,它可以说是我国立国几千年来,所赖以维系社会安定、国家繁荣最主要的根基,就是在于儒学。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告诫我们,如果人不能随时提醒自己,不能每天进步;不能每天进步的话,就有无限的害处。这里也讲到“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一条告诉我们,我们学习任何一项学问,都要有恒心、要有耐心、要有毅力。“力行”就是要有恒心,一定要努力去做,努力去学习,你才能学得好。所以,它就讲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又讲到“力行”,你很用功、很努力。我们都晓得,学问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理解力会愈来愈丰富。如果你裹足不前,自以为我读这样就够了,已经自己很满意了,这里就提到“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我们都晓得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子女非常的用功,每天专注在课业上,你看他每天读到三更半夜,可是考出来的成绩却非常的差,非常的低。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个现象就是你读了这本书,内心又想到其他的一本书。就好比学生做功课,现在写国语,他想到我数学还有那么多;写数学的时候,又想到自然,我自然还有那么多实验没有写。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也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次第,时间要会规划安排。我们都晓得,做学生的往往会投机取巧。怎么说?每天下课回来,他不知道今日事今日毕,不知道要把今天的功课先复习,就累积了很多;累积很多,到接近考试的时候紧张兮兮。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却义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却义》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当我们有疑惑,没有办法了解的时候,就应该随时随地请教会的人。如果是同学当中,先请教同学比较优秀的,这一科比较专门的,我们请他帮忙。为什么?你不能通达,你累积的问题会愈来愈多,尤其是数理这方面的,前面不懂,后面连带的这些都没有办法通达,因为很多数理它是有连带关系。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我们读到这一条,也要反省自己,自己的书房、自己的卧室是不是也经常保持很干净。在教学过程当中,也曾经问卷调查学生,会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整理自己书桌的有多少?往往非常少,寥寥无几,几乎都是父母替他整理。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此地就讲到古人他要写字,他要读书,旁边一定要备好文房四宝才有办法写。此地说,墨磨歪了,就表示你心里有旁骛,你心里不专心。我记得小时候,父亲如果要写书法的时候,就会叫我去旁边磨墨,一池的清水要把它磨得恰到好处,总要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读到这一条,我想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有这样的感觉。过去末学还没有教《弟子规》的时候,都是书看到哪里放到哪里,所以家里除了厨房没有书以外,几乎到处都有书。这里也可以说,这是每一个人经常犯的毛病。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讲到我们读书读到一半,可能有人找我们,有人叫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要随时把这个书收拾好,收拾干净,把它收拾整理好以后再离开。我想时间再赶,也没有差那个一分钟、三十秒,三十秒我们可以把书整好。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就提到书,并不是天下的书、种种的书都能看。好的书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不好的书也会污染我们的心志。所以此地讲不是好书,“屏勿视”,“屏”就是抛弃它的意思,就是不能看,要丢弃,不可以看它。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出自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解释:这里讲到人不能够对自己没有信心,一定要坚信自己有能力,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对自己要有什么心?要有自重自爱之心。什么叫自重?就是你不愿意随便抛弃你自己,放弃你自己。你要自己尊重自己,就要珍爱自己,珍爱自己就自立自强。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
周纪一(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四零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资治通鉴第二卷·周纪二
起昭阳赤奋若,尽上章困敦,凡四十八年。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 齐伐魏,取观津。赵侵齐,取长城。显王三年(乙卯,公元前三六六年) 魏、韩会于宅阳。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显王四年(丙辰,公元前三六五年) 魏伐宋。显王五年(丁巳,公元前三六四年) 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显王七年(己未,前三六二年) 魏败韩师、赵师于浍。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获魏公孙痤。资治通鉴第三卷·周纪三
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大渊献,凡二十三年。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卫更贬号曰君。慎靓王二年(壬寅,公元前三一九年)秦伐魏,取鄢。魏惠王薨,子襄王立。孟子入见而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资治通鉴第四卷·周纪四
起阏逢困敦,尽著雍困敦,凡二十五年。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公元前二九七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鲁平公薨,子缗王贾立。赧王中十九年(乙丑,公元前二九六年) 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资治通鉴第五卷·周纪五
起屠维赤奋若,尽旃蒙大荒落,凡十七年。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二七二年) 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秦置南阳郡。秦、魏、楚共伐燕。燕惠王薨,子武成王立。赧王下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二七一年) 赵蔺相如伐齐,至平邑。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资治通鉴第六卷·秦纪一
起柔兆敦牂,尽昭阳作噩,凡二十八年。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二五五年)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应侯日以不怿。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应侯惧,不知所出。燕客蔡泽闻之,西入秦,先使人宣言于应侯曰:“蔡泽,天下雄辩之士。彼见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资治通鉴第七卷·秦纪二
起阏逢阉茂,尽玄黓执徐,凡十九年。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公元前二二七年)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荆轲奉图以进于王,图穷而匕首见,因把王袖而揕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荆轲逐王,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资治通鉴第八卷·秦纪三
起昭阳大荒落,尽阏逢敦牂,凡二年。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巳,公元前二零八年)冬,十月,泗川监平将兵围沛公于丰,沛公出与战,破之,令雍齿守丰。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泗川守壮兵败于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马得杀之。周章出关,止屯曹阳,二月馀,章邯追败之。复走渑池,十馀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刎,军遂不战。资治通鉴第九卷·汉纪一
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涒滩,凡二年。太祖高皇帝上之上元年(乙未,公元前二零六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资治通鉴第十卷·汉纪二
起强圉作噩,尽著雍阉茂,凡二年。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公元前二零四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资治通鉴第十一卷·汉纪三
起屠维大渊献,尽重光赤奋若,凡三年。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公元前二零二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信、越不至,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坚壁自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资治通鉴第十二卷·汉纪四
起玄黓摄提格,尽昭阳赤奋若,凡十二年。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公元前一九九年)冬,上东击韩王信馀寇于东垣,过柏人。贯高等壁人于厕中,欲以要上。上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于人也。”遂不宿而去。十二月,帝行自东垣至。资治通鉴第十三卷·汉纪五
起阏逢摄提格,尽昭阳大渊献,凡十年。太宗孝文皇帝元年(甲寅,公元前一八七年)冬,太后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平、太尉勃,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诸吕,无所不可。”资治通鉴第十四卷·汉纪六
起阏逢困敦,尽重光协洽,凡八年。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公元前一七七年)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诏曰:“前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十二月,免丞相勃,遣就国。乙亥,以太尉灌婴为丞相;罢太尉官,属丞相。资治通鉴第十五卷·汉纪七
起玄黓涒滩,尽柔兆阉茂,凡十五年。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公元前一六九年)冬,十一月,上行幸代。春,正月,自代还。夏,六月,梁怀王揖薨,无子。贾谊复上疏曰:“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势,不过一传、再传,诸侯犹且人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强,汉法不得行矣。陛下所以为籓扞及皇太子之所恃者,唯淮阳、代二国耳。资治通鉴第十六卷·汉纪八
起强圉大渊献,尽上章困敦,凡十四年。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公元前一五四年)冬,十月,梁王来朝。时上未置太子,与梁王宴饮,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詹事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资治通鉴第十七卷·汉纪九
起重光赤奋若,尽强圉协洽,凡七年。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一四零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馀人。广川董仲舒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资治通鉴第十八卷·汉纪十
起著雍滩,尽柔兆执徐,凡九年。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一三三年)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李少君以祠灶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舍人,匿其年及其生长,其游以方遍诸侯,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馀金钱、衣食。人皆以为不治生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少君善为巧发奇中。资治通鉴第十九卷·汉纪十一
起强圉大荒落,尽玄黓阉茂,凡六年。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一二四年)冬,十一月,乙丑,薛泽免。以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丞相封侯自弘始。时上方兴功业,弘于是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每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亦使左右文学之臣与之论难。弘尝奏言:“十贼彍弩,百吏不敢前。请禁民毋得挟弓弩,便。”上下其议。资治通鉴第二十卷·汉纪十二
起昭阳大渊献,尽重光协洽,凡九年。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一一八年)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坐盗孝景园,堧地,葬其中,当下吏,自杀。罢三铢钱,更铸五铢钱。于是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汲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资治通鉴第二十一卷·汉纪十三
起玄黓涒滩,尽玄黓敦牂,凡十一年。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一零九年)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还,祝祠泰一,以拜德星。春,正月,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无所见,见大人迹云。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时岁旱,天子既出无名,乃祷万里沙。夏,四月,还,过祠泰山。资治通鉴第二十二卷·汉纪十四
起昭阳协洽,尽阏逢敦牂,凡十二年。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汉三年(癸未,公元前九八年)春,二月,王卿有罪自杀,以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初榷酒酤。三月,上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因受计。还,祠常山,瘗玄玉。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者终无有验,而公孙卿犹以大人迹为解。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犹羁縻不绝,冀遇其真。自此之后,方士言神祠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资治通鉴第二十三卷·汉纪十五
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敦牂,凡十二年。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八六年)夏,益州夷二十四邑、三万馀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吕辟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往击,大破之。秋,七月,赦天下。大雨,至于十月,渭桥绝。武帝初崩,赐诸侯王玺书。燕王旦得书不肯哭,曰:“玺书封小,京师疑有变。”遣幸臣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之长安,以问礼仪为名,阴刺候朝廷事。资治通鉴第二十四卷·汉纪十六
起强圉协洽,尽昭阳赤奋若,凡七年。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七四年)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夏,四月,癸来,帝崩于未央宫;无嗣。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朗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资治通鉴第二十五卷·汉纪十七
起阏逢摄提格,尽屠维协洽,凡六年。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公元前六七年)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今胶东相王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馀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史、守丞以政令得失。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汉纪十八
起上章涒滩,尽玄黓阉茂,凡三年。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公元前六一年)春,正月,上始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上颇修武帝故事,谨斋祀之礼,以方士言增置神祠;闻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蜀郡王褒使持节而求之。资治通鉴第二十七卷·汉纪十九
起昭阳太渊献,尽玄黓涒滩,凡十年。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公元前五八年)春,二月,以凤皇、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颍川太守黄霸在郡前后八年,政事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夏,四月,诏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乡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其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资治通鉴第二十八卷·汉纪二十
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凡七年。孝元皇帝上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四八年)春,正月,辛丑,葬孝宣皇帝于杜陵;赦天下。三月,丙午,立皇后王氏,封后父禁为阳平候。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封外祖父平恩戴侯同产弟子中常侍许嘉为平恩侯。夏,六月,以民疾疫,令太官损膳,减乐府员,省苑马,以振困乏。资治通鉴第二十九卷·汉纪二十一
起上章执徐,尽著雍困敦,凡九年。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四一年)春,二月,冯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三月,立皇子康为济阳王。夏,四月,癸未,平昌考侯王按薨。秋,七月,壬戌,以平恩侯许嘉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冬,十一月,己丑,地震,雨水。复盐铁官;置博士弟子员千人。以用度不足,民多复除,无以给中外繇役故也。资治通鉴第三十卷·汉纪二十二
起屠维赤奋若,尽著雍阉茂,凡十年。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丑,公元前三二年)春,正月,乙丑,悼考庙灾。石显迁长信中太仆,秩中二千石。显既失倚,离权,于是丞相、御史条奏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与妻子徙归故郡,忧懑不食,道死。诸所交结以显为官者,皆废罢;少府五鹿充宗左迁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为雁门都尉。资治通鉴第三十一卷·汉纪二十三
起屠维大渊献,尽强圉协洽,凡九年。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三年(己亥,公元前二二年)春,三月,壬戌,陨石东郡八。夏,六月,颍川铁官徙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九郡。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逐捕,以军兴从事,皆伏辜。秋,王凤疾,天子数自临问,亲执其手涕泣曰:“将军病,如有不可言,平阿侯谭次将军矣!”资治通鉴第三十二卷·汉纪二十四
起著雍涒滩,尽昭阳赤奋若,凡六年。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公元前一三年)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大赦天下,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夏,大旱。四月,癸未,长乐临华殿、未央宫东司马门皆灾。六月,甲午,霸陵园门阙灾。秋,七月,辛未晦,日有食之。冬,十一月,庚申,卫将军王商病免。资治通鉴第三十三卷·汉纪二十五
起阏逢摄提格,尽旃蒙单阏,凡二年。孝成皇帝下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七年)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二月,壬子,丞相方进薨。时荧惑守心,丞相府议曹平陵李寻奏记方进,言:“灾变迫切,大责日加,安得但保斥逐之戮!阖府三百馀人,唯君侯择其中,与尽节转凶。”资治通鉴第三十四卷·汉纪二十六
起柔兆执徐,尽著雍敦牂,凡三年。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公元前五年)春,正月,有星孛于牵牛。丁、傅宗族骄奢,皆嫉傅喜之恭俭。又,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孔光、师丹共执以为不可。上重违大臣正议,又内迫傅太后,依违者连岁。傅太后大怒,上不得已,先免师丹以感动喜。资治通鉴第三十五卷·汉纪二十七
起屠维协洽,尽玄黓阉茂,凡四年。孝哀皇帝下元寿元年(己未,公元前二年)春,正月,辛丑朔,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票骑将军。是日,日有食之。上诏公卿大夫悉心陈过失;又令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大赦天下。资治通鉴第三十六卷·汉纪二十八
起昭阳大渊献,尽著雍执徐,凡六年。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公元三年)春,太后遣长乐少府夏侯籓、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纳采见女。还,奏言:“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大师光、大司徒宫、大司空丰、左将军孙建、执金吾尹赏、行太常事、大中大夫刘秀及太卜、太史令服皮弁、素积,以礼杂卜筮资治通鉴第三十七卷·汉纪二十九
起屠维大荒落,尽阏逢阉茂,凡六年。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九年)春,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韨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初,莽娶故丞相王訢孙宜春侯咸女为妻,立以为皇后;生四男,宇、获前诛死,安颇荒忽,乃以临为皇太子,安为新嘉辟。封宇子六人皆为公。大赦天下。资治通鉴第三十八卷·汉纪三十
起旃蒙大渊献,尽玄黓敦牂,凡八年。王莽下天凤二年(乙亥,公元一五年)春,二月,大赦天下。民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莽恶之,捕系,问语所从起,不能得。单于咸既和亲,求其子登尸。莽欲遣使送致,恐咸怨恨,害使者,乃收前言当诛侍子者故将军陈钦,以他罪杀之。莽选辩士济南王咸为大使。夏,五月,莽复遣和亲侯歙与咸等送右厨唯姑夕王,因奉归前所斩侍子登及诸贵人从者丧。资治通鉴第三十九卷·汉纪三十一
起昭阳协洽,尽阏逢涒滩,凡二年。淮阳王更始元年(癸未,公元二三年)春,正月,甲子朔,汉兵与下江兵共攻甄阜、梁丘赐,斩之,杀士卒二万馀人。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引兵欲据宛,刘縯与战于淯阳下,大破之,遂围宛。先是,青、徐贼众虽数十万人,讫无文书、号令、旌旗、部曲。资治通鉴第四十卷·汉纪三十二
起旃蒙作噩,尽柔兆阉茂,凡二年。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乙酉,公元二五年)春,正月,方望与安陵人弓林共立前定安公婴为天子,聚党数千人,居临泾。更始遣丞相松等击破,皆斩之。邓禹至箕关,击破河东都尉,进围安邑。赤眉二部俱会弘农。更始遣讨难将军苏茂拒之;茂军大败。赤眉众遂大集,乃分万人为一营,凡三十营。三月,更始遣丞相松与赤眉战于{艹务}乡,松等大败,死者三万馀人。赤眉遂转北至湖。资治通鉴第四十一卷·汉纪三十三
起强圉大渊献,尽屠维赤奋若,凡三年。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丁亥,公元二七年)春,正月,甲子,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邓禹惭于受任无功,数以饥卒徼赤眉战,辄不利;乃率车骑将军邓弘等自河北度至湖,要冯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馀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资治通鉴第四十二卷·汉纪三十四
起上章摄提格,尽旃蒙协洽,凡六年。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庚寅,公元三零年)春,正月,丙辰,以舂陵乡为章陵县,世世复徭役,比丰、沛。吴汉等拔朐,斩董宪、庞萌,江、淮、山东悉平。诸将还京师,置酒赏赐。帝积苦兵,间以隗嚣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垂,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因休诸将于雒阳,分军士於河内,数腾书陇、蜀,告示祸福。资治通鉴第四十三卷·汉纪三十五
起柔兆涒滩,尽柔兆敦牂,凡十一年。建武十二丙申,公元三六年 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将魏堂、公孙永于鱼涪津,遂围武阳。述遣子婿史兴救之,汉迎击,破之,因入犍为界;诸县皆城守。诏汉直取广都,据其心腹。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公孙述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资治通鉴第四十四卷·汉纪三十六
起强圉协洽,尽上章涒滩,凡十四年。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丁未,公元四七年)春,正月,南郡蛮叛;遣武威将军刘尚讨破之。夏,五月,丁卯,大司徒蔡茂薨。秋,八月,丙戌,大司空杜林薨。九月,辛未,以陈留太守王况为大司徒。冬,十月,丙申,以太仆张纯为大司空。武陵蛮精夫相单程等反,遣刘尚发兵万馀人溯沅水入武谿击之。尚轻敌深入,蛮乘险邀之,尚一军悉没。资治通鉴第四十五卷·汉纪三十七
起重光作噩,尽旃蒙大渊献,凡十五年。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公元六一年)春,帝近出观览城第,欲遂校猎河内;东平王苍上书谏;帝览奏,即还宫。秋,九月,戊寅,千乘哀王建薨,无子,国除。冬,十月,乙卯,司徒郭丹、司空冯鲂免,以河南尹沛国范迁为司徒,太仆伏恭为司空。恭,湛之兄子也。资治通鉴第四十六卷·汉纪三十八
起柔兆困敦,尽阏逢涒滩,凡九年。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子,公元七六年)春,正月,诏兗、豫、徐三州禀赡饥民。上问司徒鲍昱:“何以消复旱灾?”对曰:“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千馀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夫大狱一起,冤者过半。资治通鉴第四十七卷·汉纪三十九
起旃蒙作噩,尽重光单阏,凡七年。肃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酉,公元八五年)春,正月,乙酉,诏曰:“令云:‘民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又诏三公曰:“夫欲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朕甚餍之,甚苦之!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资治通鉴第四十八卷·汉纪四十
起玄黓执徐,尽旃蒙大荒落,凡十四年。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公元九二年)春,正月,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于除鞬印绶,使中郎将任尚,持节卫护屯伊吾,如南单于故事。初,庐江周荣辟袁安府,安举奏窦、景及争立北单于事,皆荣所具草,窦氏客太尉掾徐齮深恶之,胁荣曰:“子为袁公腹心之谋,排奏窦氏,窦氏悍士、刺客满城中,谨备之矣!”资治通鉴第四十九卷·汉纪四十一
起柔兆敦牂,尽旃蒙单阏,凡十年。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公元一零六年)春,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太后以帝在襁褓,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舍宫中,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封皇兄胜为平原王。资治通鉴第五十卷·汉纪四十二
起柔兆执徐,尽阏逢困敦,凡九年。孝安皇帝元初三年(丙辰,公元一一六年)春,正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反;二月,遣侍御史任逴督州郡兵讨之。郡国十地震。三月,辛亥,日有食之。夏,四月,京师旱。五月,武陵蛮反,州郡讨破之。癸酉,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单于击零昌于灵州,斩首八百馀级。资治通鉴第五十一卷·汉纪四十三
起旃蒙赤奋若,尽昭阳作噩,凡九年。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公元一二五年)春,二月,乙亥,下邳惠王衍薨。甲辰,车驾南巡。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庚申,帝至宛,不豫。乙丑,帝发自宛;丁卯,至叶,崩于乘舆。年三十二。皇后与阎显兄弟、江京、樊丰等谋曰:“今晏驾道次,济阴王在内,邂逅公卿立之,还为大害。”乃伪云“帝疾甚”,徙御卧车,所在上食、问起居如故。资治通鉴第五十二卷·汉纪四十四
起阏逢阉茂,尽旃蒙作噩,凡十二年。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甲戌,公元一三四年)夏,四月,车师后部司马率后王加特奴等,掩击北匈奴于阊吾陆谷,大破之;获单于母。五月,戊戌,诏以春夏连旱,赦天下。上亲自露坐德阳殿东厢请雨。以尚书周举才学优深,特加策问。举对曰:“臣闻阴阳闭隔,则二气否塞。陛下废文帝、光武之法,而循亡秦奢移之欲,内积怨女,外有旷夫。资治通鉴第五十三卷·汉纪四十五
起柔兆阉茂,尽柔兆涒滩,凡十一年。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一四六年)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诣太学,自大将军以下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拜官有差。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馀生。资治通鉴第五十四卷·汉纪四十六
起强圉作噩,尽昭阳单阏,凡七年。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寿三年(丁酉,公元一五七年)春,正月,己未,赦天下。居风令贪暴无度,县人硃达等与蛮夷同反,攻杀令,聚众至四五千人。夏,四月,进攻九真,九真太守儿式战死。诏九真都尉魏朗讨破之。闰月,庚辰晦,日有食之。京师蝗。资治通鉴第五十五卷·汉纪四十七
起阏逢执徐,尽柔兆敦牂,凡三年。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公元一六四年)春,二月,丙戌,邟乡忠侯黄琼薨。将葬,四方远近名士会者六七千人。初,琼之教授于家。徐稚从之咨访大义,及琼贵,稚绝不复交。至是,稚往吊之,进酹,哀哭而去,人莫知者。诸名士推问丧宰,宰曰:“先时有一书生来,衣粗薄而哭之哀,不记姓字。”资治通鉴第五十六卷·汉纪四十八
起强圉协洽,尽重光大渊献,凡五年。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公元一六七年)春,正月,东羌先零围祋祤,掠云阳,当煎诸种复反。段颎击之于鸾鸟,大破之,西羌遂定。夫馀王夫台寇玄菟;玄菟太守公孙域击破之。夏,四月,先零羌寇三辅,攻没两营,杀千馀人。五月,壬子晦,日有食之。资治通鉴第五十七卷·汉纪四十九
起玄黓困敦,尽上章涒滩,凡九年。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公元一七二年) 春,正月,车驾上原陵。司徒掾陈留蔡邕曰:“吾闻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易夺也。礼有烦而不可省者,此之谓也。”资治通鉴第五十八卷·汉纪五十
起重光作噩,尽强圉单阏,凡七年。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公元一八一年) 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夏,四月,庚子,赦天下。交趾乌浒蛮久为乱,牧守不能禁。交趾人梁龙等复反,攻破郡县。诏拜兰陵令会稽硃俊为交趾刺史,击斩梁龙,降者数万人,旬月尽定;以功封都亭侯,征为谏议大夫。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汉纪五十一
起著雍执徐,尽上章敦牂,凡三年。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公元一八八年)春,正月,丁酉,赦天下。二月,有星孛于紫宫。黄巾馀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东。三月,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太常江夏刘焉见王室多故,建议以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焉内欲求交趾牧。资治通鉴第六十卷·汉纪五十二
起重光协洽,尽昭阳作噩,凡三年。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公元一九一年)春,正月,辛丑,赦天下。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资治通鉴第六十一卷·汉纪五十三
起瘀逢阉茂,尽旃蒙大渊献,凡二年。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公元一九四年)春,正月,辛酉,赦天下。甲子,帝加元服。二月,戊寅,有司奏立长秋宫。诏曰:“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乎!”壬午,三公奏改葬皇妣王夫人,追上尊号曰灵怀皇后。陶谦告急于田楷,楷与平原相刘备救之。备自有兵数千人,谦益以丹杨兵四千,备遂去楷归谦,谦表为豫州刺史,屯小沛。曹操军食亦尽,引兵还。资治通鉴第六十二卷·汉纪五十四
起柔兆困敦,尽著雍摄提格,凡三年。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公元一九六年)春,正月,癸酉,大赦,改元。董承、张杨欲以天子还雒阳,杨奉、李乐不欲,由是诸将更相疑贰。二月,韩暹攻董承,承奔野王。韩暹屯闻喜,胡才、杨奉之坞乡。胡才欲攻韩暹,上使人谕止之。汝南、颍川黄巾何仪等拥众附袁术,曹操击破之。资治通鉴第六十三卷·汉纪五十五
起暑维单阏,尽上章执徐,凡二年。孝献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公元一九九年)春,三月,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三道救之。未至,瓚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瓚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瓚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瓚大败,复还自守。资治通鉴第六十四卷·汉纪五十六
起重光大荒落,尽旃蒙作噩,凡五年。孝献皇帝己建安六年(辛巳,公元二零一年)春,三月,丁卯朔,日有食之。曹操就谷于安民。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彧曰:“绍既新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欲远师江、汉,若绍收其馀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乃止。夏,四月,操扬兵河上,击袁绍仓亭军,破之。秋,九月,操还许。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汉纪五十七
起柔兆阉茂,尽著雍困敦,凡三年。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公元二零六年)春,正月,有星孛于北斗。曹操自将击高幹,留其世子丕守鄴,使别驾从事崔琰傅之。操围壶关,三月,壶关降。高幹自入匈奴求救,单于不受。幹独与数骑亡,欲南奔荆州,上洛都尉王琰捕斩之,并州悉平。资治通鉴第六十六卷·汉纪五十八
起屠维赤奋若,尽昭阳大荒落,凡五年。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己丑,公元二零九年)春,三月,曹操军至谯。孙权围合肥,久不下。权率轻骑欲身往突敌,长史张纮谏曰:“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资治通鉴第六十七卷·汉纪五十九
起阏逢敦牂,尽柔兆涒滩,凡三年。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二一四年)春,马超从张鲁求兵,北取凉州,鲁遣超还围祁山。姜叙等告急于夏侯渊,诸将议欲须魏公操节度。渊曰:“公在鄴,反覆四千里,比报,叙等必败,非救急也。”遂行,使张郃督步骑五千为前军。超败走。资治通鉴第六十八卷·汉纪六十
起强围作噩,尽屠维大渊献,凡三年。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二一七年)春,正月,魏王操军居巢,孙权保濡须,二月,操进攻之。初,右护军蒋钦屯宣城,芜湖令徐盛收钦屯吏,表斩之。及权在濡须,钦与吕蒙持诸军节度,钦每称徐盛之善。资治通鉴第六十九卷·魏纪一
起上章困敦,尽玄黓摄提格,凡三年。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庚子,公元二二零年)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资治通鉴第七十卷·魏纪二
起昭阳单阏,尽强图协洽,凡五年。世祖文皇帝下黄初四年(癸卯,公元二二三年)春,正月,曹真使张郃击破吴兵,遂夺据江陵中洲。二月,诸葛亮至永安。曹仁以步骑数万向濡须,先扬声欲东攻羡溪,硃桓分兵赴之。既行,仁以大军径进。桓闻之,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才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资治通鉴第七十一卷·魏纪三
起著雍涒滩,尽上章阉茂,凡三年。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戊申,公元二二八年) 春,正月,司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斩孟达。申仪久在魏兴,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执之,归于洛阳。初,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子楙尚太祖女清河公主,文帝少与之亲善,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都督关中,镇长安,使承渊处。资治通鉴第七十二卷·魏纪四
起重光大渊献,尽阏逢摄提格,凡四年。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公元二三一年)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濬节,使与吕岱督诸军五万人讨五溪蛮。濬姨史蒋琬为诸葛亮长史,武陵太守卫旍奏濬遣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托之计。吴主曰:“承明不为此也。”即封旍表以示濬,而召旍还,免官。资治通鉴第七十三卷·魏纪五
起旃蒙单阏,尽强圉大荒落,凡三年。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龙三年(乙卯,公元二三五年)春,正月,戊子,以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丁巳,皇太后郭氏殂。帝数问甄后死状于太后,由是太后以忧殂。汉杨仪既杀魏延,自以为有大功,宜代诸葛亮秉政;而亮平生密指,以仪狷狭,意在蒋琬。仪至成都,拜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资治通鉴第七十四卷·魏纪六
起著雍敦牂,尽旃蒙赤奋若,凡八年。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午,公元二三八年)春,正月,帝召司马懿于长安,使将兵四万讨辽东。议臣或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帝曰:“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也。”帝谓懿曰:“公孙渊将何计以待君?”对曰:“渊弃城豫走,上计也资治通鉴第七十五卷·魏纪七
起柔兆摄提格,尽玄黓涒滩,凡七年。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公元二四六年)春,二月,吴车骑将军硃然寇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幽州刺史毌丘俭以高句骊王位宫数为侵叛,督诸军讨之;位宫败走,俭遂屠丸都,斩获首虏以千数。句骊之臣得来数谏位宫,位宫不从,得来叹曰:“立见此地将生蓬蒿。”遂不食而死。俭令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皆放遣之。资治通鉴第七十六卷·魏纪八
起昭阳作噩,尽旃蒙大渊献,凡三年。邵陵厉公下嘉平五年(癸酉,公元二五三年)春,正月,朔,蜀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祎欢饮沉醉,修起刺祎,杀之。祎资性泛爱,不疑于人。越巂太守张嶷尝以书戒之日:“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于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待信新附太过,宜鉴前事,少以为警。”祎不从,故及祸。资治通鉴第七十七卷·魏纪九
起柔兆困敦,尽重光大荒落,凡六年。高贵乡公下甘露元年(丙子,公元二五六年)春,正月,汉姜维进位大将军。二月,丙辰,帝宴群臣于太极东堂,与诸儒论夏少康、汉高祖优劣,以少康为优。夏,四月,庚戌,赐大将军昭衮冕之服,赤舄副焉。丙辰,帝幸太学,与诸儒论《书》、《易》及《礼》,诸儒莫能及。帝常与中护军司马望、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黄门侍郎钟会等讲宴于东堂,并属文论,特加礼异,谓秀为儒林丈人,沈为文籍先生。资治通鉴第七十八卷·魏纪十
起玄黓敦牂,尽瘀逢涒滩,凡三年。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公元二六二年)秋,八月,乙酉,吴主立皇后硃氏,硃公主之女也。戊子,立子л为太子。汉大将军姜维将出军,右车骑将军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将何以存!”冬,十月,维入寇洮阳,邓艾与战于侯和,破之,维退住沓中。初,维以羁旅依汉,身受重任,兴兵累年,功绩不立。资治通鉴第七十九卷·晋纪一
起旃蒙作噩,尽玄黓执徐,凡八年。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酉,公元二六五年)春,三月,吴主使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洪璆与徐绍、孙彧偕来报聘。绍行至濡须,有言绍誉中国之美者,吴主怒,追还,杀之。夏,四月,吴改元甘露。五月,魏帝加文王殊礼,进王妃曰后,世子曰太子。癸未,大赦。秋,七月,吴主逼杀景皇后,迁景帝四子于吴;寻又杀其长者二人。八月,辛卯,文王卒,太子嗣为相国、晋王。资治通鉴第八十卷·晋纪二
起昭阳大荒落,尽屠维大渊献,凡七年。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九年(癸巳,公元二七三年)春,正月,辛酉,密陵元侯郑袤卒。二月,癸巳,乐陵武公石苞卒。三月,立皇子祗为东海王。吴以陆抗为大司马、荆州牧。夏,四月,戊辰朔,日有食之。初,邓艾之死,人皆冤之,而朝廷无为之辨者。及帝即位,议郎敦煌段灼上疏曰:“邓艾心怀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三族之诛。资治通鉴第八十一卷·晋纪三
起上章困敦,尽著雍涒滩,凡九年。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庚子,公元二八零年)春,正月,吴大赦。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攻吴镇、戍,所向皆克。二月,戊午,王濬、唐彬击破丹杨监盛纪。吴人于江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馀,暗置江中,以逆拒舟舰。资治通鉴第八十二卷·晋纪四
起屠维作噩,尽著雍郭牂,凡十年。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己酉,公元二八九年)夏,四月,太庙成。乙巳,祫祭。大赦。慕容廆遣使请降,五月,诏拜廆鲜卑都督。廆谒见何龛,以士大夫礼,巾衣诣门;龛严兵以见之,廆乃改服戎衣而入。人问其故,廆曰:“主人不以礼待客,客何为哉!”龛闻之,甚惭,深敬异之。时鲜卑宇文氏、段氏方强,数侵掠廆,廆卑辞厚币以事之。资治通鉴第八十三卷·晋纪五
起屠维协洽,尽目章涒滩,凡二年。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年(己未,公元二九九年)春,正月,孟观大破氐众于中亭,获齐万年。太子洗马陈留江统以为戎、狄乱华,宜早绝其原,乃作《徙戎论》以警朝廷曰:“夫夷、蛮、戎、狄,地在要荒,禹平九土而西戎即叙。其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弱则畏服,强则侵叛。资治通鉴第八十四卷·晋纪六
起重光作噩,尽玄黓阉茂,凡二年。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宁元年(辛酉,公元三零一年)春,正月,以散骑常侍安定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以时方多难,阴在保据河西之志,故求为凉州。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轨至,以宋配、汜瑗为谋主,悉讨破之,威著西土。资治通鉴第八十五卷·晋纪七
起昭阳大渊献,尽阏逢困敦,凡二年。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癸亥,公元三零三年)春,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特入据之,惟取马以供军,馀无侵掠,赦其境内,改元建初。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特。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以军中粮少,乃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资治通鉴第八十六卷·晋纪八
起旃蒙赤奋若,尽著雍执徐,凡四年。孝惠皇帝下永兴二年(乙丑,公元三零五年)夏,四月,张方废羊后。游楷等攻皇甫重,累年不能克,重遣其养子昌求救于外。昌诣司空越,越以太宰颙新与山东连和,不肯出兵。昌乃与故殿中人杨篇诈称越命,迎羊后于金墉城。入宫,以后令发兵讨张方,奉迎大驾。事起仓猝,百官初皆从之;俄知其诈,相与诛昌。资治通鉴第八十七卷·晋纪九
起屠维大荒落,尽重光协洽,凡三年。孝怀皇帝中永嘉三年(己巳,公元三零九年)春,正月,辛丑朔,荧惑犯紫微。汉太史令宣于修之,言于汉主渊曰:“不出三年,必克洛阳。蒲子崎岖,难以久安;平阳气象方昌,请徙都之。”渊从之。大赦,改元河瑞。资治通鉴第八十八卷·晋纪十
起玄黓涒滩,尽昭阳作噩,凡二年。孝怀皇帝下永嘉六年(壬申,公元三一二年)春,正月,汉呼延后卒,谥曰武元。汉镇北将军靳冲、平北将军卜珝寇并州;辛未,围晋阳。甲戌,汉主聪以司空王育、尚书令任顗女为左、右昭仪,中军大将军王彰、中书监范隆、左仆射马景女皆为夫人,右仆射硃纪女为贵妃,皆金印紫绶。聪将纳太保刘殷女,太弟乂固谏。资治通鉴第八十九卷·晋纪十一
起阏逢阉茂,尽柔兆困敦,凡三年。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甲戌,公元三一四年)春,正月,辛未,有如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西方而东行。丁丑,大赦。有流星出牵牛,入紫微,光烛地,坠于平阳北,化为肉,长三十步,广二十七步。汉主聪恶之,以问公卿。陈元达以为:“女宠太盛,亡国之征。”聪曰:“此阴阳之理,何关人事!”聪后刘氏贤明,聪所为不道,刘氏每规正之。资治通鉴第九十卷·晋纪十二
起强圉赤奋若,尽著雍摄提格,凡二年。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丁丑,公元三一七年)春,正月,汉兵东略弘农,太守宋哲奔江东。黄门郎史淑、侍御史王冲自长安奔凉州,称愍帝出降前一日,使淑等赍诏赐张实,拜实大都督、凉州牧、侍中、司空,承制行事,且曰:“朕已诏琅邪王时摄大位,君其协赞琅邪,共济多难。”淑等至姑臧,实大临三日,辞官不受。资治通鉴第九十一卷·晋纪十三
起屠维单阏,尽重光大荒落,凡三年。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二年(己卯,公元三一九年)春,二月,刘遐、徐龛击周抚于寒山,破斩之。初,掖人苏峻帅乡里数千家结垒以自保,远近多附之。曹嶷恶其强,将攻之,峻帅众浮海来奔。帝以峻为鹰扬将军,助刘遐讨周抚,有功;诏以遐为临淮太守,峻为淮陵内史。资治通鉴第九十二卷·晋纪十四
起玄黓敦牂,尽昭阳协洽,凡二年。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公元三二二年) 春,正月,郭璞复上疏,请因皇孙生,下赦令,帝从之。乙卯,大赦,改元。王敦以璞为记室参军。璞善卜筮,知敦必为乱,己预其祸,甚忧之。大将军掾颖川陈述卒,璞哭之极哀,曰:“嗣祖,焉知非福也!”资治通鉴第九十三卷·晋纪十五
起阏逢涒滩,尽强圉大渊献,凡四年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公元三二四年)春,正月,王敦诬周嵩、周莛与李脱谋为不轨,收嵩、莛于军中,杀之;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尽杀周札诸兄子;进兵袭会稽,札拒战而死。后赵将兵都尉石瞻寇下邳、彭城,取东莞、东海,刘遐退保泗口。资治通鉴第九十四卷·晋纪十六
起著雍困敦,尽重光单阏,凡四年。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三年(戊子,公元三二八年)春,正月,温峤入救建康,军于寻阳。韩晃袭司马流于慈湖;流素懦怯,将战,食炙不知口处,兵败而死。丁未,苏峻帅祖涣、许柳等众二万人,济自横江,登牛渚,军于陵口。台兵御之,屡败。二月,庚戌,峻至蒋陵覆舟山。陶回谓庾亮曰:“峻知石头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杨南道步来;宜伏兵邀之,可一战擒也。”资治通鉴第九十五卷·晋纪十七
起玄黓执徐,尽强圉作噩,凡六年。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壬辰,公元三三二年)春,正月,辛未,大赦。赵主勒大飨群臣,谓徐光曰:“朕可方自古何等主?”对曰:“陛下神武谋略过于汉高,后世无可比者。”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太过。朕若遇汉高祖,当北面事之,与韩、彭比肩;若遇光武,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资治通鉴第九十六卷·晋纪十八
起著雍淹茂,尽重光赤奋若,凡四年。显宗成皇帝中之下咸康四年(戊戌,公元三三八年)春,正月,燕王皝遣都尉赵槃如赵,听师期。赵王虎将击段辽,募骁勇者三万人,悉拜龙腾中郎。会辽遣段屈云袭赵幽州,幽州刺史李孟退保易京。虎乃以桃豹为横海将军,王华为渡辽将军,帅舟师十万出漂渝津资治通鉴第九十七卷·晋纪十九
起玄黓摄提格,尽强圉协洽,凡六年。显宗成皇帝下咸康八年(壬寅,公元三四二年)春,正月,己未朔,日有食之。乙丑,大赦。豫州刺史庾怿以酒饷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觉其毒,饮犬,犬毙,密奏之。帝曰:“大舅已乱天下,小舅复欲尔邪!”二月,怿饮鸩而卒。三月,初以武悼后配食武帝庙。资治通鉴第九十八卷·晋纪二十
起著雍涒滩,尽上章淹茂,凡三年。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四年(戊申,公元三四八年)夏,四月,林邑寇九真,杀士民什八九。赵秦公韬有宠于赵王虎,欲立之,以太子宣长,犹豫未决。宣尝忤旨,虎怒曰:“悔不立韬也!”韬由是益骄,造堂于太尉府,号曰宣光殿,梁长九丈。资治通鉴第九十九卷·晋纪二十一
起重光大渊献,尽阏逢摄提格,凡四年。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七年(辛亥,公元三五一年)春,正月,丁酉,日有食之。苻健左长史贾玄硕等请依刘备称汉中王故事,表健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秦王。健怒曰:“吾岂堪为秦王邪!且晋使未返,我之官爵,非汝曹所知也。”资治通鉴第一百卷·晋纪二十二
起旃蒙单阏,尽屠维协洽,凡五年。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一年(乙卯,公元三五五年)春,正月,故仇池公杨毅弟宋奴使其姑子梁式王刺杀杨初;初子国诛式王及宋奴,自立为仇池公。桓温表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一卷·晋纪二十三
起上章涒滩,尽著雍执徐,凡九年。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庚申,公元三六零年)春,正月,癸巳,燕主俊大阅于鄴,欲使大司马恪、司空阳骛将之入寇;会疾笃,乃召恪、骛及司徒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受遗诏辅政。甲午,卒。戊子,太子暐即位,年十一。大赦,改元建熙。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二卷·晋纪二十四
起屠维大荒落,尽上章敦牂,凡二年。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公元三六九年)春,三月,大司马温请与徐、兗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初,愔在北府,温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三卷·晋纪二十五
起重光协洽,尽旃蒙大渊献,凡五年。太宗简文皇帝咸安元年(辛未,公元三七一年) 春,正月,袁瑾、硃辅求救于秦,秦王坚以瑾为扬州刺史,辅为交州刺史,遣武卫将军武都王鉴、前将军张蚝帅步骑二万救之。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四卷·晋纪二十六
起柔兆困敦,尽玄黓敦牂,凡七年。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元年(丙子,公元三七六年)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皇太后下诏归政,复称崇德太后。甲辰,大赦,改元。丙午,帝始临朝。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五卷·晋纪二十七
起昭阳协洽,尽阏逢涒滩,凡二年。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癸未,公元三八三年)春,正月,秦吕光发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窴为乡导。三月,丁巳,大赦。夏,五月,桓冲帅众十万伐秦,攻襄阳;遣前将军刘波等攻沔北诸城;辅国将军杨亮攻蜀,拔五城,进攻涪城;鹰扬将军郭铨攻武当。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六卷·晋纪二十八
起旃蒙作噩,尽柔兆阉茂,凡二年。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太元十年(乙酉,公元三八五年)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慕容冲即皇帝位于阿房,改元更始。冲有自得之志,赏罚任情。慕容盛年十三,谓慕容柔曰:“夫十人之长,亦须才过九人,然后得安。今中山王才逮人,功未有成,而骄汰已甚,殆难济乎!”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七卷·晋纪二十九
起强圉大渊献,尽重光单阏,凡五年。列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二年(丁亥,公元三八七年) 春,正月,乙巳,以硃序为青,兗二州刺史,代谢玄镇彭城;序求镇淮阴,许之。以玄为会稽内史。丁未,大赦。燕主垂观兵河上,高阳王隆曰:“温详之徒,皆白面儒生,乌合为群,徒恃长河以自固,若大军济河,必望旗震坏,不待战也。”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八卷·晋纪三十
起玄黓执徐,尽柔兆涒滩,凡五年。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十七年(壬辰,公元三九二年)春,正月,已巳朔,大赦。秦主登立昭仪陇西李氏为皇后。二月,壬寅,燕主垂自鲁口如河间、渤海、平原。翟钊遣其将翟都侵馆陶,屯苏康垒。三月,垂引兵南击钊。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九卷·晋纪三十一
强圉作噩,一年安皇帝甲隆安元年(丁酉,公元三九七年)春,正月,己亥朔,帝加元服,改元。以左仆射王珣为尚书令;领军将军王国宝为左仆射,领选,仍加后将军、丹杨尹。会稽王道子悉以东宫兵配国宝,使领之。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卷·晋纪三十二
著雍阉茂,一年。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戊戌,公元三九八年)春,正月,燕范阳王德自鄴帅户四万南徙滑台。魏卫王仪入鄴,收其仓库。追德至河,弗及。赵王麟上尊号于德,德用兄垂故事,称燕王,改永康三年为元年,以统府行帝制,置百官。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一卷·晋纪三十三
起屠维大渊献,尽上章困敦,凡二年。安皇帝丙隆安三年(己亥,公元三九九年) 春,正月,辛酉,大赦。戊辰,燕昌黎尹留忠谋反,诛,事连尚书令东阳公根、尚书段成,皆坐死;遣中卫将军卫双就诛忠弟幽州刺史志于凡城。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二卷·晋纪三十四
起重光赤奋若,尽玄黓摄提格,凡二年。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公元四零一年)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群臣皆劝之。安国将军鍮勿仑曰:“吾国自上世以来,被发左衽,无冠带之饰,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室庐,故能雄视沙漠,抗衡中夏。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三卷·晋纪三十五
起昭阳单阏,尽阏逢执徐,凡二年。安皇帝戊元兴二年(癸卯,公元四零三年)春,正月,卢循使司马徐道覆寇东阳;二月,辛丑,建武将军刘裕击破之。道覆,循之姊夫也。乙卯,以太尉玄为大将军。丁巳,玄杀冀州刺史孙无终。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四卷·晋纪三十六
起旃蒙大荒落,尽著雍涒滩,凡四年。安皇帝己义熙元年(丙午,公元四零五年)春,正月,南阳太守扶风鲁宗之起兵袭襄阳,桓蔚走江陵。己丑,刘毅等诸军至马头。桓振挟帝出屯江津,遣使求割江、荆二州,奉送天子;毅等不许。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五卷·晋纪三十七
起屠维作噩,尽上章阉茂,凡二年。安皇帝庚义熙五年(己酉,公元四零九年)春,正月,庚寅朔,南燕主超朝会群臣,叹太乐不备,议掠晋人以补伎。领军将军韩讠卓曰:“先帝以旧京倾覆,戢翼三齐。陛下不养士息民,以伺魏衅,恢复先业,而更侵掠南邻以广仇敌,可乎!”超曰:“我计已定,不与卿言。”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六卷·晋纪三十八
起重光大渊献,尽阏逢摄提格,凡四年。安皇帝辛义熙七年(辛亥,公元四一一年)春,正月,己未,刘裕还建康。秦广平公弼有宠于秦王兴,为雍州刺史,镇安定。姜纪谄附于弼,劝弼结兴左右以求入朝。兴征弼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弼遂倾身结纳朝士,收采名势,以倾东宫;国人恶之。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七卷·晋纪三十九
起旃蒙单阏,尽柔兆执徐,凡二年。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四一五年)春,正月,丙长,魏主嗣还平城。太尉裕收司马休之次子文宝、兄子文祖,并赐死;发兵击之。诏加裕黄钺,领荆州刺史。庚午,大赦。丁丑,以吏部尚书谢裕为尚书左仆射。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八卷·晋纪四十
起强圉大荒落,尽屠维协洽,凡三年。安皇帝癸义熙十三年(丁巳,公元四一七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秦主泓朝会百官于前殿,以内外危迫,君臣相泣。征北将军齐公恢帅安定镇户三万八千,焚庐舍,自北雍州趋长安,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移檄州郡,欲除君侧之恶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九卷·宋纪一
起上章涒滩,尽昭阳大渊献,凡四年。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公元四二零年)春,正月,己亥,魏主还宫。秦王炽磐立其子暮末为太子,仍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赦,改元建弘。宋王欲受禅而难于发言,乃集朝臣宴饮,从容言曰:“桓玄篡位,鼎命已移。我首唱大义,兴复帝室,南征北伐,平定四海,功成业著,遂荷九锡。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卷·宋纪二
起阏逢困敦,尽强圉单阏,凡四年。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甲子,公元四二四年)春,正月,魏改元始光。丙寅,魏安定殇王弥卒。营阳王居丧无礼,好与左右狎昵,游戏无度。特进致仕范泰上封事曰:“伏闻陛下时在后园,颇习武备,鼓鞞在宫,声闻于外。黩武掖庭之内,喧哗省闼之间,非徒不足以威四夷,只生远近之怪。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一卷·宋纪三
起著雍执徐,尽上章敦牂,凡三年。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五年(戊辰,公元四二八年)春,正月,辛未,魏京兆王黎卒。荆州刺史、彭城王义康,性聪察,在州职事修治。左光禄大夫范泰谓司徒王弘曰:“天下事重,权重难居。卿兄弟盛满,当深存降挹。彭城王,帝之次弟,宜征还入朝,共参朝政。”弘纳其言。时大旱,疾疫,弘上表引咎逊位,帝不许。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二卷·宋纪四
起重光协洽,尽旃蒙大渊献,凡五年。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八年(辛未,公元四三一年) 春,正月,壬午朔,燕大赦,改元大兴。丙申,檀道道济等自清水救滑台,魏叔孙建、长孙道生拒之。丁酉,道济至寿张,遇魏安平公乙谢眷,道济帅宁塑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击,大破之;转战至高梁亭,斩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三卷·宋纪五
起柔兆困敦,尽重光大荒落,凡六年。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丙子,公元四三六年)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会。甲寅,魏主还宫。二月,戊子,燕王遣使入贡于魏,请送侍子,魏主不许,将举兵讨之,壬辰,遣使才十馀辈诣东方高丽等诸国告谕之。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四卷·宋纪六
起玄黓敦牂,尽柔兆阉茂,凡五年。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年(壬午,公元四四二年)春,正月,甲申,魏主备法驾,诣道坛受符箓,旗帜尽青。自是每帝即位皆受箓。谦之又奏作静轮宫,必令其高不闻鸡犬,欲以上接天神。崔浩劝帝为之,功费万计,经年不成。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五卷·宋纪七
起强圉大渊献,尽上章摄提格,凡四年。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四年(丁亥,公元四四七年) 春,正月,甲戌,大赦。魏吐京胡及山胡曹仆浑等反;二月,征东将军武昌王提等讨平之。癸未,魏主如中山。魏师之克敦煌也,沮渠牧犍使人斫开府库,取金玉及宝器,因不复闭。宋纪·宋纪八
起重光单阏,尽玄黓执徐,凡二年。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八年(辛卯,公元四五一年)春,正月,丙戌朔,魏主大会群臣于瓜步山上,班爵行赏有差。魏人缘江举火;太子石卫率尹弘言于上曰:“六夷如此,必走。”丁亥,魏掠居民、焚庐舍而去。宋纪·宋纪九
昭阳大荒落,一年。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年(癸巳,公元四五三年)春,正月,戊寅,以南谯王义宣为司徒、扬州刺史。萧道成等帅氐、羌攻魏武都,魏高平镇将苟莫于将突骑二千救之。道成等引还南郑。壬午,以征北将军始兴王濬为荆州刺史。帝怒未解,故濬久留京口;既除荆州,乃听入朝。戊子,诏江州刺史武陵王骏统诸军讨西阳蛮,军于五洲。宋纪·宋纪十
起阏逢敦牂,尽著雍阉茂,凡五年。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甲午,公元四五四年)春,正月,己亥朔,上祀南郊,改元,大赦。甲辰,以尚书令何尚之为左光禄大夫、护军将军,以左卫将军颜竣为吏部尚书、领骁骑将军。壬戌,更铸孝建四铢钱。乙丑,魏以侍中伊馛为司空。丙子,立皇子子业为太子。宋纪·宋纪十一
起屠维大渊献,尽阏逢执徐,凡六年。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己亥,公元四五九年)春,正月,己巳朔,兗州兵与魏皮豹子战于高平,兗州兵不利。己丑,以骠骑将军柳元景为尚作令,右仆射刘遵考为领军将军。己酉,魏河南公伊馛卒。三月,乙卯,以扬州六郡为王畿,更以东扬州为扬州,徙治会稽,犹以星变故也。宋纪·宋纪十二
旃蒙大荒落,一年。太宗明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巳,公元四六五年)春,正月,乙未朔,废帝改元永光,大赦。丙申,魏大赦。二月,丁丑,魏主如楼烦宫。自孝建以来,民间盗铸滥钱,商货不行。庚寅,更铸二铢钱,形式转细。官钱每出,民间即模效之,而更薄小,无轮郭,不磨鑢,谓之“耒子。”宋纪·宋纪十三
柔兆敦牂,一年。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年(丙午,公元四六六年)春,正月,己丑朔,魏大赦,改元天安。癸巳,征会稽太守寻阳王子房为抚军将军,以巴陵王休若代之。甲午,中外戒严。以司徒建安王休仁都督征讨诸军事,车骑将军、江州刺史王玄谟副之。休仁军于南州,以沈攸之为寻阳太守,将兵屯虎槛。宋纪·宋纪十四
起强圉协洽,尽上章阉茂,凡四年。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丁未,公元四六七年)春,正月,张永等弃城夜遁。会天大雪,泗水冰合,永等弃船步走,士卒冻死者太半,手足断者什七八。尉元邀其前,薛安都乘其后,大破永等于吕梁之东,死者以万数,枕尸六十馀里,委弃军资器械不可胜计;永足指亦堕,与沈攸之仅以身免,梁、南秦二州刺史垣恭祖等为魏所虏。宋纪·宋纪十五
起重光大渊献,尽旃蒙单阏,凡五年。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辛亥,公元四七一年)春,二月,戊戌,分交、广置越州,治临漳。初,上为诸王,宽和有令誉,独为世祖所亲。即位之初,义嘉之党多蒙全宥,随才引用,有如旧臣。及晚年,更猜忌忍虐,好鬼神,多忌讳,言语、文书,有祸败、凶丧及疑似之言应回避者数百千品,有犯必加罪戮。宋纪·宋纪十六
起柔兆执徐,尽著雍敦牂,凡三年。苍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公元四七六年)春,正月,己亥,帝耕籍田,大赦。二月,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坐恃恩不法,免官爵为兵。魏冯太后内行不正,以李弈之死怨显祖,密行鸩毒,夏,六月,辛未,显祖殂。壬申,大赦,改元承明。葬显祖于金陵,谥曰献文皇帝。齐纪·齐纪一
起屠维协洽,尽昭阳大渊献,凡五年。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公元四七九年) 春,正月,甲辰,以江州刺史萧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王延之为江州刺史,安南长史萧子良为督会稽等五郡诸军事、会稽太守。齐纪·齐纪二
起阏逢困敦,尽屠维大荒落,凡六年。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甲子,公元四八四年)春,正月,乙亥,以后将军柳世隆为尚书右仆射;竟陵王子良为护军将军兼司徒,领兵置佐,镇西州。子良少有清尚,倾意宾客,才俊之士,皆游集其门。开西邸,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齐纪·齐纪三
起上章敦牂,尽玄黓涒滩,凡三年。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公元四九零年)春,正月,诏放隔城俘二千馀人还魏。乙丑,魏主如方山;二月,辛未,如灵泉;壬申,还宫。地豆干频寇魏边,夏,四月,甲戌,魏征西大将军阳平王颐击走之。颐,新城之子也。齐纪·齐纪四
昭阳作噩,一年。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酉,公元四九三年)春,正月,以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显达自以门寒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戒其子勿以富贵陵人;而诸子多事豪侈,显达闻之,不悦。齐纪·齐纪五
阏逢阉茂,一年。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公元四九四年)春,正月,丁未,改元隆昌;大赦。雍州刺史晋安王子懋,以主幼时艰,密为自全之计,令作部造仗;征南大将军陈显达屯襄阳,子懋欲胁取以为将。显达密启西昌侯鸾,鸾征显达为车骑大将军;徙子懋为江州刺史,仍令留部曲助镇襄阳,单将白直、侠毂自随。齐纪·齐纪六
起旃蒙大渊献,尽柔兆困敦,凡二年。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公元四九五年)春,正月,壬申,遣镇南将军王广之督司州、右卫将军萧坦之督徐州、尚书右仆射沈文季督豫州诸军以拒魏。癸酉,魏诏:“淮北之人不得侵掠,犯者以大辟论。” 乙未,拓跋衍攻钟离,徐州刺史萧惠休乘城拒守,间出袭击魏兵,破之。齐纪·齐纪七
起强圉赤奋若,尽著雍摄提格,凡二年。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公元四九七年)春,正月,大赦。丙申,魏立皇子恪为太子。魏主宴于清徽堂,语及太子恂,李冲谢曰:“臣忝师傅,不能辅导。”帝曰:“朕尚不能化其恶,师傅何谢也!” 乙巳,魏主北巡。齐纪·齐纪八
屠维单阏,一年。东昏侯上永元元年(己卯,公元四九九年)春,正月,戊寅朔,大赦,改元。太尉陈显达督平北将军崔慧景等军四万击魏,欲复雍州诸郡;癸未,魏遣前将军元英拒之。乙酉,魏主发鄴。辛卯,帝祀南郊。齐纪·齐纪九
上章执徐,一年。东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公元五零零年)春,正月,元会,帝食后方出;朝贺裁竟,即还殿西序寝。自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饥甚。比起就会,匆遽而罢。乙巳,魏大赦,改元景明。齐纪·齐纪十
重光大荒落,一年。和皇帝中兴元年(辛巳,公元五零一年)春,正月,丁酉,东昏侯以晋安王宝义为司徒,建安王宝寅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乙巳,南康王宝融始称相国,大赦;以萧颖胄为左长史,萧衍为征东将军,杨公则为湘州刺史。戊申,萧衍发襄阳,留弟伟总府州事,憺守垒城,府司马庄丘黑守樊城。梁纪·梁纪一
起玄黓敦牂,尽阏逢涒滩,凡三年。高祖武皇帝一天监元年(壬午,公元五零二年)春,正月,齐和帝遣兼侍中席阐文等慰劳建康。大司马衍下令:“凡东昏时浮费,自非可以习礼乐之容、缮甲兵之务者,馀皆禁绝。” 戊戌,迎宣德太后入宫,临朝称制,衍解承制。己亥,以宁朔将军萧昺监南兗州诸军事。昺,衍之从父弟也。梁纪·梁纪二
起旃蒙作噩,尽强圉大渊献,凡三年。高祖武皇帝二天监四年(乙酉,公元五零五年)春,正月,癸卯朔,诏曰:“二汉登贤,莫非经术,服膺雅道,名立行成。魏、晋浮荡,儒教沦歇,风节罔树,抑此之由。可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广开馆宇,招内后进。”于是以贺瑒及平原明山宾、吴兴沈峻、建平严植之补博士梁纪·梁纪三
起著雍困敦,尽阏逢敦牂,凡七年。高祖武皇帝三天监七年(戊子,公元五零八年)春,正月,魏颍川太守王神念来奔。壬子,以卫尉吴平侯昺兼领军将军。诏吏部尚书徐勉定百官九品为十八班,以班多者为贵。二月,乙丑,增置镇、卫将军以下为十品,凡二十四班;不登十品,别有八班。又置施外国将军二十四班,凡一百九号。梁纪·梁纪四
起旃蒙协洽,尽著雍阉茂,凡四年。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四年(乙未,公元五一五年)春,正月,乙巳朔,上冠太子于太极殿,大赦。辛亥,上祀南郊。甲寅,魏主有疾;丁巳,殂于式乾殿。侍中、中书监、太子少傅催光,侍中、领军将军于忠,詹事王显,中庶子代人侯刚,迎太子诩于东宫,至显阳殿。梁纪·梁纪五
起屠维大渊献,尽昭阳单阏,凡五年。高祖武皇帝五天监十八年(己亥,公元五一九年)春,正月,甲申,以尚书左仆射袁昂为尚书令,右仆射王暕为左仆射,太子詹事徐勉为右仆射。丁亥,魏主下诏,称:“皇太后临朝践极,岁将半纪,宣称‘诏’以令宇内。” 辛卯,上祀南郊。梁纪·梁纪六
起阏逢执徐,尽旃蒙大荒落,凡二年。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公元五二四年)春,正月,辛丑,魏主祀南郊。三月,魏以临淮王彧都督北讨诸军事,讨破六韩拔陵。夏,四月,高平镇民赫连恩等反,推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攻高平镇以应拔陵。魏将卢祖迁击破之,琛北走。梁纪·梁纪七
起柔兆敦牂,尽强圉协洽,凡二年。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公元五二六年)春,正月,辛丑朔,大赦。壬子,魏以汝南王悦领太尉。魏安州石离、穴城、斛盐三戍兵反,应杜洛周,众合二万,洛周自松岍赴之。行台常景使别将崔仲哲屯军都关以邀之,仲哲战没,元谭军夜溃,魏以别将李琚代谭为都督。仲哲,秉之子也。梁纪·梁纪八
著雍涒滩(戎申),一年。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公元五二八年)春,正月,癸亥,魏以北海王颢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魏北道行台杨津守定州城,居鲜于修礼、杜洛周之间,迭来攻围;津蓄薪粮,治器械,随机拒击,贼不能克。津潜使人以铁券说贼党,贼党有应津者,遗津书曰:“贼所以围城,正为取北人耳。梁纪·梁纪九
屠维作噩,一年。中大通元己酉,公元五二九年 春,正月,甲寅,魏于晖所部都督彭乐师二千馀骑叛,奔韩楼,晖引还。辛酉,上祀南郊,大赦。甲子,魏汝南王悦求还国,许之。辛巳,上祀明堂。二月,甲午,魏主尊彭城武宣王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母李妃为文穆皇后。梁纪·梁纪十
上章阉茂,一年。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庚戌,公元五三零年)春,正月,己丑,魏益州刺史长孙寿、梁州刺史元俊等遣将击严始欣,斩之,萧玩等亦败死,失亡万馀人。辛亥,魏东徐州城民吕文欣等杀刺史元大宾,据城反,魏遣都官尚书平城樊子鹄等讨之。二月,甲寅,斩文欣。万俟丑奴侵扰关中,魏尔硃荣遣武卫将军贺拔岳讨之。梁纪·梁纪十一
起重光大渊献,尽玄黓困敦,凡二年。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辛亥,公元五三一年)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魏尚书右仆射郑先护闻洛阳不守,士众逃散,遂来奔。丙申,以先护为征北大将军。二月,辛丑,上祀明堂。魏自敬宗被囚,宫室空近百日。尔硃世隆镇洛阳,商旅流通,盗贼不作。梁纪·梁纪十二
起昭阳赤奋若,尽阏逢摄提格,凡二年。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癸丑,公元五三三年)春,正月,辛卯,上祀南郊,大赦。魏窦泰奄至尔硃兆庭,军人因宴休惰,忽见泰军,惊走;追破之于赤谼岭,众并降散。兆逃于穷山,命左右西河张亮及苍头陈山提斩己首以降,皆不忍;兆乃杀所乘白马,自缢于树。梁纪·梁纪十三
起旃蒙单阏,尽强圉大荒落,凡三年。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公元五三五年)春,正月,戊申朔,大赦,改元。是日,魏文帝即位于城西,大赦,改元大统,追尊父京兆王为文景皇帝,妣杨氏为皇后。魏渭州刺史可硃浑道元先附侯莫陈悦,悦死,丞相泰攻之,不能克,与盟而罢。梁纪·梁纪十四
起著雍敦牂,尽阏逢困敦,凡七年。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戊午,公元五三八年)春,正月,辛酉朔,日有食之。东魏砀郡获巨象,送鄴。丁卯,大赦,改元元象。二月,己亥,上耕藉田。东魏大都督善无贺拔仁攻魏南汾州,刺史韦子粲降之,丞相泰灭子粲之族。梁纪·梁纪十五
起旃蒙赤奋若,尽柔兆摄提格,凡二年。高祖武皇帝十五大同十一年(乙丑,公元五四五年)春,正月,丙申,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李奖来聘。东魏仪同尔硃文畅与丞相司马任胄、都督郑仲礼等,谋因正月望夜观打簇戏作乱,杀丞相欢,奉文畅为主。事泄,皆死。梁纪·梁纪十六
强圉单阏,一年。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丁卯,公元五四七年) 春,正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壬寅,荆州刺史庐陵威王续卒。以湘东王绎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续素贪婪,临终,有启遣中录事参军谢宣融献金银器千馀件,上方知其富,因问宣融曰:“王之金尽此乎?”梁纪·梁纪十七
著雍执徐,一年。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戊辰,公元五四八年)春,正月,己亥,慕容绍宗以铁骑五千夹击侯景,景诳其众曰:“汝辈家属已为高澄所杀。”众信之。绍宗遥呼曰:“汝辈家属并完,若归,官勋如旧。”被发向北斗为誓。景士卒不乐南渡,其将暴显等各帅所部降于绍宗。梁纪·梁纪十八
屠维大荒落,一年。高祖武皇帝十八太清三年(己巳,公元五四九年)春,正月,丁巳朔,柳仲礼自新亭徙营大桁。会大雾,韦粲军迷失道,比及青塘,夜已过半,立栅未合,侯景望见之,亟帅锐卒攻粲。粲使军主郑逸逆击之,命刘叔胤以舟师截其后,叔胤畏忄需不敢进,逸遂败。梁纪·梁纪十九
上章敦牂,一年。太宗简文皇帝上大宝元年(庚午,公元五五零年)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陈霸先发始兴,至大庾岭,蔡路养将二万人军于南野以拒之。路养妻侄兰陵萧摩诃,年十三,单骑出战,无敢当者。杜僧明马被伤,陈霸先救之,授以所乘马。僧明上马复战,众军因而乘之。梁纪·梁纪二十
起重光协洽,尽玄黓涒滩,凡二年。太宗简文皇帝下大宝二年(辛未,公元五五一年)春,正月,新吴余孝顷举兵拒侯景,景遣于庆攻之,不克。庚戌,湘东王绎遣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珣将兵二万自江夏趣武昌,受徐文盛节度。杨乾运攻拔剑阁,杨法琛退保石门,乾运据南阴平。梁纪·梁纪二十一
起昭阳作噩,尽阏逢阉茂,凡二年。世祖孝元皇帝下承圣二年(癸酉,公元五五三年)春,正月,王僧辩发建康,承制使陈霸先代镇扬州。丙子,山胡围齐离石。戊寅,齐主讨之,未至,胡已走,因巡三堆,大猎而归。以吏部尚书王褒为左仆射。己丑,齐改铸钱,文曰“常平五铢”。梁纪·梁纪二十二
起旃蒙大渊献,尽柔兆困敦,凡二年。敬皇帝绍泰元年(乙亥,公元五五五年) 春,正月,壬午朔,邵陵太守刘棻将兵援江陵,至三百里滩,部曲宋文彻杀之,帅其众还据邵陵。梁王詧即皇帝位于江陵,改元大定;追尊昭明太子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妃蔡氏为昭德皇后;尊其母龚氏为皇太后,立妻王氏为皇后,子岿为皇太子。陈纪·陈纪一
起强圉赤奋若,尽屠维单阏,凡三年。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公元五五七年) 春,正月,辛丑,周公即天王位,柴燎告天,朝百官于露门;追尊王考文公为文王,妣为文后;大赦。封魏恭帝为宋公。以木德承魏水,行夏之时,服色尚黑。以李弼为太师,赵贵为太傅、大冢宰,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中山公护为大司马。陈纪·陈纪二
起上章执徐,尽玄黓敦牂,凡三年。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辰,公元五六零年) 春,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齐大赦,改元乾明。辛酉,上祀南郊。齐高阳王湜,以滑稽便辟有宠于显祖,常在左右,执杖以挞诸王,太皇太后深衔之。及显祖殂,湜有罪,太皇太后杖之百馀;癸亥,卒。陈纪·陈纪三
起昭阳协洽,尽柔兆阉茂,凡四年。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未,公元五六三年)春,正月,齐以太子少傅魏收兼尚书右仆射。时齐主终日酣饮,朝事专委侍中高元海。元海庸俗,帝亦轻之;以收才名素盛,故用之。而收畏懦避事,寻坐阿纵,除名。兗州刺史毕义云作书与高元海,论叙时事。元海入宫,不觉遗之。陈纪·陈纪四
起强围大渊献,尽重光单阏,凡五年。临海王光大元年(丁亥,公元五六七年) 春,正月,癸酉朔,日有食之。尚书左仆射袁枢卒。乙亥,大赦,改元。辛卯,帝祀南郊。壬辰,齐上皇还鄴。己亥,周主耕籍田。二月,壬寅朔,齐主加元服,大赦。初,高祖为梁州,用刘师知为中书舍人。陈纪·陈纪五
起玄黓执徐,尽阏逢敦,凡三年。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壬辰,公元五七二年)春,正月,丙午,以尚书仆射徐陵为左仆射牂,中书监王劢为右仆射。已巳,齐主祀南郊。庚午,上享太庙。辛未,齐主赠琅邪王俨为楚恭哀帝以慰太后心,又以俨妃李氏为楚帝后。陈纪·陈纪六
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涒滩,凡二年。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乙未,公元五七五年) 春,正月,辛未,上祀南郊。癸酉,周主如同州。乙亥,左卫将军樊毅克潼州。齐主还鄴。辛巳,上祀北郊。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戊申,樊毅克下邳、高栅等六城。陈纪·陈纪七
起强圉作噩,尽屠维大渊献,凡三年。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丁酉,公元五七七年)春,正月,乙亥朔,齐太子恒即皇帝位,生八年矣;改元承光,大赦。尊齐主为太上皇帝,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太上皇后。以广宁王孝珩为太宰。司徒莫多娄敬显、领军大将军尉相愿谋伏兵千秋门,斩高阿那肱,立广宁王孝珩。陈纪·陈纪八
上章困敦,一年。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年(庚子,公元五八零年)春,正月,癸巳,周天元祠太庙。戊戌,以左卫将军任忠为南豫州刺史,督缘江军防事。乙卯,周税入市者人一钱。二月,丁巳,周天元幸露门学,释奠。戊午,突厥入贡于周,且迎千金公主。乙丑,周天元改制为天制,敕为天敕。陈纪·陈纪九
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单阏,凡三年。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年(辛丑,公元五八一年) 春,正月,壬午,以晋安王伯恭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右仆射。宪,枢之弟也。周改元大定。二月,甲寅,隋王始受相国、百揆、九锡之命,建台置官。丙辰,诏进王妃独孤氏为王后,世子勇为太子。陈纪·陈纪十
起阏逢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长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公元五八四年)春,正月,甲子,日有食之。己巳,隋主享太庙;辛未,祀南郊。壬申,梁主入朝于隋,服通天冠、绛纱袍,北面受郊劳。及入见于大兴殿,隋主服通天冠、绛纱袍,梁主服远游冠、朝服,君臣并拜。赐缣万匹,珍玩称是。隋纪·隋纪一
起屠维作噩,尽重光大渊献,凡三年。高祖文皇帝上之上开皇九年(己酉,公元五八九年)春,正月,乙丑朔,陈主朝会群臣,大雾四塞,入人鼻,皆辛酸,陈主昏睡,至晡时乃寤。是日,贺若弼自广陵引兵济江。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隋纪·隋纪二
起玄黓困敦,尽屠维协洽,凡八年。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二年(壬子,公元五九二年) 春,二月,己巳,以蜀王秀为内史令兼右领军大将军。国子博士何妥与尚书右仆射邳公苏威争议事,积不相能。威子夔为太子通事舍人,少敏辩,有盛名,士大夫多附之。及议乐,夔与妥各有所持;诏百僚署其所同,百僚以威故,同夔者什八九。隋纪·隋纪三
起上章滩,尽昭阳大渊献,凡四年。高祖文皇帝中开皇二十年(庚申,公元六零零年)春,二月,熙州人李英林反。三月,辛卯,以扬州总管司马河内张衡为行军总管,帅步骑五万讨平之。贺若弼复坐事下狱,上数之曰:“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既而释之。隋纪·隋纪四
起阏逢困敦,尽强圉单阏,凡四年。高祖文皇帝下仁寿四年(甲子,公元六零四年)春,正月,丙午,赦天下。帝将避暑于仁寿宫,术士章仇太翼固谏;不听,太翼曰:“是行恐銮舆不返!”帝大怒,系之长安狱,期还而斩之。甲子,幸仁寿宫。乙丑,诏赏赐支度,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隋纪·隋纪五
起著雍执徐,尽玄黓涒滩,凡五年。炀皇帝上之下大业四年(戊辰,公元六零八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军五百馀万众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丁男不供,始役妇人。壬申,以太府卿元寿为内史令。裴矩闻西突厥处罗可汗思其母,请遣使招怀之。二月,己卯,帝遣司朝谒者崔君肃赍诏书慰谕之。隋纪·隋纪六
起昭阳作噩,尽旃蒙大渊献,凡三年。炀皇帝中大业九年(癸酉,公元六一三年) 春,正月,丁丑,诏征天下兵集涿郡。始募民为骁果,修辽东古城以贮军粮。灵武贼帅白瑜娑劫掠牧马,北连突厥,陇右多被其患,谓之“奴贼”。戊戌,赦天下。己亥,命刑部尚书卫文升等辅代王侑留守西京。隋纪·隋纪七
起柔兆困敦,尽强圉赤备若五月,凡一年有奇。炀皇帝下大业十二年丙子,公元六一六年春,正月,朝集使不至者二十馀郡,始议分遣使者十二道发兵讨捕盗贼。诏毘陵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数万人,于郡东南起宫苑,周围十二里,内为十六离宫,大抵仿东都西苑之制,而奇丽过之。又欲筑宫于会稽,会乱,不果成。隋纪·隋纪八
起强阏赤奋若六月,不满一年。恭皇帝下义宁元年丁丑、公元六一七年六月,己卯,李建成等至晋阳。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唐纪·唐纪一
起著雍摄提格正月,尽七月,不满一年。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上 武德元年戊寅,公元六一八年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诏唐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唐纪·唐纪二
起著雍摄提格八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中武德元年戊寅,公元六一八年八月,薛举遣其子仁果进围宁州,刺史胡演击却之。郝瑗言于举曰:“今唐兵新破,关中骚动,宜乘胜直取长安。”举然之,会有疾而止。辛巳,举卒。太子仁果立,居于折墌城,谥举曰武帝。唐纪·唐纪三
起屠维单阏正月,尽十月,不满一年。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己卯、公元六一九年春,正月,壬寅,王世充悉取隋朝显官、名士为太尉府官属,杜淹、戴胄皆预焉。胄,安阳人也。隋将军王隆帅屯卫将军张镇周、都水少监苏世长等以山南兵始至东都。唐纪·唐纪四
起屠维单阏十一月,尽重光大荒落二月,凡一年有奇。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上。武德二年己卯,公元六一九年十一月,己卯,刘武周寇浩州。秦王世民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屯柏壁,与宋金刚相持。时河东州县,俘掠之馀,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唐纪·唐纪五
起重光大荒落三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中。武德四年辛巳,公元六二一年三月,庚申,以靺鞨渠帅突地稽为燕州总管。太子建成获稽胡千馀人,释其酋帅数十人,授以官爵,使还,招其馀党,刘屳成亦降。建成诈称增置州县,筑城邑,命降胡年二十以上皆集,以兵围而杀之,死者六千馀人。唐纪·唐纪六
起玄黓敦牂,尽阏逢涒滩五月,凡二年有奇。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下。武德五年壬午,公元六二二年春,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以范愿为左仆射,董康买为兵部尚书,高雅贤为右领军;征王琮为中书令,刘斌为中书侍郎;窦建德时文武悉复本位。其设法行政,悉师建德,而攻战勇决过之。唐纪·唐纪七
起阏逢涒滩六月,尽柔兆阉茂八月,凡二年有奇。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宫避暑。辛亥,泷州、扶州獠作乱,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击平之。丙辰,吐谷浑寇扶州,刺史蒋善合击走之。壬戌,庆州都督杨文幹反。唐纪·唐纪八
起柔兆阉茂九月,尽著雍困敦七月,凡二年。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六年九月,突厥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上不受,但诏归所掠中国户口,征温彦博还朝。丁未,上引诸卫将卒习射于显德殿庭,谕之曰:“戎狄侵盗,自古有之,患在边境少安,则人主逸游忘战,是以寇来莫之能御。唐纪·唐纪九
起著雍困敦九月,尽重光单阏,凡三年有奇。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中。贞观二年戊子,公元六二八年九月,丙午,初令致仕官位在本品之上。上曰:“比见群臣屡上表贺祥瑞,夫家给人足而无瑞,不害为尧、舜;百姓愁怨而多瑞,不害为桀、纣。唐纪·唐纪十
起玄黓执徐,尽强圉作噩四月,凡五年有奇。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 贞观六年壬辰,公元六三二年春,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癸酉,静州獠反,将军李子和讨平之。文武官复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唐纪·唐纪十一
起强圉作噩五月,尽上章困敦,凡三年有奇。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上◎ 贞观十一年丁酉,公元六三七年五月,壬申,魏征上疏,以为:“陛下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乃知贵不期骄,富不期侈,非虚言也。唐纪·唐纪十二
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单阏三月,凡二年有奇。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中。贞观十五年辛丑,公元六四一年春,正月,甲戌,以吐蕃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上嘉禄东赞善应对,以琅邪公主外孙段氏妻之。辞曰:“臣国中自有妇,父母所聘,不可弃也。且赞普未得谒公主,陪臣何敢先娶!”唐纪·唐纪十三
趣昭阳单阏四月,尽旃蒙大荒落五月,凡二年有奇。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下。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六四三年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与大理、中书、门下参鞫之,反形已具。唐纪·唐纪十四
起旃蒙大荒落六月,尽著雍涒滩三月,凡二年有奇。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下之上。贞观十九年乙巳,公元六四五年六月,丁酉,李世勣攻白岩城西南,上临其西北。城主孙代音潜遣腹心请降,临城,投刀钺为信,且曰:“奴愿降,城中有不从者。”上以唐帜与其使,曰:“必降者,宜建之城上。”代音建帜,城中人以为唐兵已登城,皆从之。唐纪·唐纪十五
起著雍涒滩四月,尽阏蒙单阏九月,凡七年有奇。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下之下。贞观二十二年戊申,公元六四八年夏,四月,丁巳,右武候将军梁建方击松外蛮,破之。初,巂州都督刘伯英上言:“松外诸蛮暂降复叛,请出师讨之,以通西洱、天竺之道。”敕建方发巴蜀十二州兵讨之。蛮酋双舍帅众拒战,建方击败之,杀获千馀人。群蛮震慑,亡窜山谷。唐纪·唐纪十六
起旃蒙单瘀十月,尽玄勣阉茂七月,凡六年有奇。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永徽六年乙卯,公元六五五年冬,十月,己酉,下诏称:“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许敬宗奏:“故特进赠司空王仁祐告身尚存,使逆乱馀孽犹得为廕,并请除削。”从之。唐纪·唐纪十七
起玄勣阉茂八月,尽上章困敦,凡八年有奇。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龙朔二年壬戌,公元六六二年八月,壬寅,以许敬宗为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知西台事。九月,戊寅,初令八品、九品衣碧。冬,十月,丁酉,上幸骊山温汤,太子监国;丁未,还宫。庚戌,西台侍郎陕人上官仪同东西台三品。唐纪·唐纪十八
起重光协洽,尽重光大荒落,凡十一年。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下。咸亨二年辛未,公元六七一年春,正月,甲子,上幸东都。夏,四月,甲申,以西突厥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以安集五咄陆之众。唐纪·唐纪十九
起玄黓敦牂,尽柔兆阉茂,凡五年。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壬午,公元六八二年春,二月,作万泉宫于蓝田。癸未,改元,赦天下。戊午,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上欲令开府置僚属,问吏部郎中王方庆,对曰:“晋及齐皆尝立太孙,其太子官属即为太孙官属,未闻太子在东宫而更立太孙者也。”唐纪·唐纪二十
起强圉大渊献,尽重光单阏,凡五年。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公元六八七年春,闰正月,丁卯,封皇子成美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二月,丙辰,突厥骨笃禄等寇昌平,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帅诸军讨之。三月,乙丑,纳言韦思谦以太中大夫致仕。唐纪·唐纪二十一
起玄黓执徐,尽柔兆涒滩,凡五年。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上。长寿元年壬辰,公元六九二年正月,戊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腊月,立故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之子瑕为于阗王。春,一月,丁卯,太后引见存抚使所举人,无问贤愚,悉加擢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次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唐纪·唐纪二十二
起强圉作噩,尽上章困敦六月,凡三年有奇。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酉,公元六九七年正月,己亥朔,太后享通天宫。突厥默啜寇灵州,以许钦明自随。钦明至城下大呼,求美酱、粱米及墨,意欲城中选良将,引精兵、夜袭虏营,而城中无谕其意者。唐纪·唐纪二十三
起上章困敦七月,尽旃蒙大荒落正月,凡四年有奇。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庚子,公元七零零年秋,七月,献俘于含枢殿。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赐姓武氏。召公卿合宴,举觞属仁杰曰:“公之功也。”将赏之,对曰:“此乃陛下威灵,将帅尽力,臣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唐纪·唐纪二十四
起旃蒙大荒落二月,尽强圉协洽,凡二年有奇。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神龙元年乙巳,公元七零五年二月,辛亥,帝帅百官诣上阳宫问太后起居;自是每十日一往。甲寅,复国号曰唐。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皆如永淳以前故事。复以神都为东都,北都为并州,老君为玄元皇帝。唐纪·唐纪二十五
起著雍涒滩,尽上章阉茂七月,凡二年有奇。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下。景龙二年戊申,公元七零八年春,二月,庚寅,宫有言皇后衣笥裙上有五色云起,上令图以示百官。韦巨源请布之天下;从之,乃赦天下。迦叶志忠奏:“昔神尧皇帝未受命,天下歌《桃李子》;文武皇帝未受命,天下歌《秦王破阵乐》唐纪·唐纪二十六
起上章阉茂八月,尽昭阳赤奋若,凡三年有奇。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下。景云元年庚戌,公元七一零年八月,庚寅,往巽第按问。重福奄至,县官驰出,白留守;群官皆逃匿,洛州长史崔日知独帅众讨之。留台侍御史李邕遇重福于天津桥,从者已数百人,驰至屯营,告之曰:“谯王得罪先帝,今无故入都,此必为乱;君等宜立功取富贵。”唐纪·唐纪二十七
起阏逢摄提格,尽强圉大荒落,凡四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开元二年甲寅,公元七一四年春,正月,壬申,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 己卯,以卢怀慎检校黄门监。旧制,雅俗之乐,皆隶太常。唐纪·唐纪二十八
起著雍敦牂,尽旃蒙赤奋若,凡八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下。开元六年戊午,公元七一八年春,正月,辛丑,突厥毘伽可汗来请和;许之。广州吏民为宋璟立遗爱碑。璟上言:“臣在州无它异迹,今以臣光宠,成彼诌谀;欲革此风,望自臣始,请敕下禁止。”上从之。于是它州皆不敢立。唐纪·唐纪二十九
起柔兆摄提格,尽昭阳作噩,凡八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上。开元十四年丙寅,公元七二六年春,正月,癸未,更立契丹松漠王李邵固为广化王,奚饶乐王李鲁苏为奉诚王。以上从甥陈氏为东华公主,妻邵固;以成安公主之女韦氏为东光公主,妻鲁苏。唐纪·唐纪三十
起阏逢阉茂,尽重光大荒落,凡八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中。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公元七三四年春,正月,己巳,上发西京;己丑,至东都。张九龄自韶州入见,求终丧;不许。二月,壬寅,秦州地连震,坏公私屋殆尽,吏民压死者四千馀人;命左丞相萧嵩赈恤。唐纪·唐纪三十一
起玄黓敦牂,尽强圉大渊献十一月,凡五年有奇。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下。天宝元年壬午,公元七四二年春,正月,丁未朔,上御勤政楼受朝贺,赦天下,改元。壬子,分平卢别为节度,以安禄山为节度使。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唐纪·唐纪三十二
起强圉大渊献十二月,尽昭阳大荒落,凡六年有奇。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上。天宝六年丁亥,公元七四七年十二月,己巳,上以仙芝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征灵察入朝,灵察大惧。仙芝见灵察,趋走如故,灵察益惧。副都护京兆程千里、押牙毕思琛及行官王滔等,皆平日构仙芝于灵察者也唐纪·唐纪三十三
起阏逢敦牂,尽柔兆涒滩四月,凡二年有奇。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下。天宝十三年甲午,公元七五四年春,正月,己亥,安禄山入朝。是时杨国忠言禄山必反,且曰:“陛下试召之,必不来。”上使召之,禄山闻命即至。庚子,见上于华清宫,泣曰:“臣本胡人,陛下宠擢至此,为国忠所疾,臣死无日矣!”唐纪·唐纪三十四
起柔兆涒滩五月,至九月,不满一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下。至德元年丙申,公元七五六年五月,丁巳,炅众溃,走保南阳,贼就围之。太常卿张垍荐夷陵太守虢王巨有勇略,上征吴王祗为太仆卿,以巨为陈留、谯郡太守、河南节度使,兼统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南阳节度使鲁炅。国珍,本牂柯夷也。唐纪·唐纪三十五
起柔兆涒滩十月,尽强圉作噩闰月,不满一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上。至德元年丙申,公元七五六年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既。上发顺化,癸未,至彭原。初,李林甫为相,谏官言事皆先白宰相,退则又以所言白之;御史言事须大夫同署。至是,敕尽革其弊,开谏诤之涂。唐纪·唐纪三十六
起强围作噩九月,尽著雍阉茂,凡一年有奇。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下。至德二年丁酉,公元七五七年九月,丁丑,希德以轻骑至城下挑战。千里帅百骑开门突出,欲擒之;会救至,千里收骑退还,桥坏,坠堑中,反为希德所擒。仰谓从骑曰:“吾不幸至此,天也!归语诸将,善为守备,宁失帅,不可失城。”唐纪·唐纪三十七
起屠维大渊献,尽上章困敦,凡二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上◎ 乾元二年己亥,公元七五九年春,正月,己巳朔,史思明筑坛于魏州城北,自称大圣燕王;以周挚为行军司马。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唐纪·唐纪三十八
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单阏六月,凡二年有奇。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上元二年辛丑,公元七六一年春,正月,癸卯,史思明改元应天。张景超引兵攻杭州,败李藏用将李强于石夷门。孙待封自武康南出,将会景超攻杭州,温晁据险击败之;待封脱身奔乌程,李可封以常州降。唐纪·唐纪三十九
起昭阳单瘀七月,尽旃蒙大荒落十月,凡二年有奇。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下。广德元年癸卯,公元七六三年秋,七月,壬寅,群臣上尊号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壬子,赦天下,改元。诸将讨史朝义者进官阶、加爵邑有差。册回纥可汗为颉咄登蜜施合俱录英义建功毘伽可汗,可敦为娑墨光亲丽华毘伽可敦;左、右杀以下,皆加封赏。唐纪·唐纪四十
起旃蒙大荒落闰月,尽昭阳赤奋若,凡八年有奇。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乙巳,公元七六五年闰十月,乙巳,郭子仪入朝。子仪以灵武初复,百姓雕弊,戎落未安,请以朔方军粮使三原路嗣恭镇之;河西节度使杨志烈既死,请遣使巡抚河西及置凉、甘、肃、瓜、沙等州长史。上皆从之。唐纪·唐纪四十一
起阏逢摄提格,尽屠维协洽七月,凡五年有奇。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历九年甲寅,公元七七四年春,正月,壬寅,田神功薨于京师。澧朗镇遏使杨猷自澧州沿江而下,擅出境至鄂州,诏听入朝。猷遂溯汉江而上,复州、郢州皆闭城自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发兵备之。唐纪·唐纪四十二
起屠维协洽八月,尽重光作噩五月,凡一年有奇。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七七九年八月,甲辰,以道州司马杨炎为门下侍郎,怀州刺史乔琳为御史大夫,并同平章事。上方励精求治,不次用人,卜相于崔祐甫,祐甫荐炎器业,上亦素闻其名,故自迁谪中用之。唐纪·唐纪四十三
起重光作噩六月,尽玄黓阉茂,凡一年有奇。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酉,公元七八一年六月,庚寅,以浙江东、西观察使、苏州刺史韩滉为润州刺史、浙江东、西节度使,名其军曰镇海。张著至襄阳,梁崇义益惧,陈兵而见之。蔺杲得诏不敢发,驰见崇义,请命。唐纪·唐纪四十四
起昭阳大渊献正月,尽十月,不满一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亥,公元七八三年春,正月,丁亥,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盟于清水。庚寅,李希烈遣其将李克诚袭陷汝州,执别驾李元平。元平,本湖南判官,薄有才艺,性疏傲,敢大言,好论兵。唐纪·唐纪四十五
起昭阳大渊献十一月,尽阏逢困敦正月,不满一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公元七八三年十一月,丁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泚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会渭北节度使李建徽,合兵万人入援,将至奉天,上召将相议道所从出。唐纪·唐纪四十六
起阏逢困敦二月,尽四月,不满一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兴元元年甲子,公元七八四年二月,戊申,诏赠段秀实太尉,谥曰忠烈,厚恤其家。时贾隐林已卒,赠左仆射,赏其能直言也。李希烈将兵五万围宁陵,引水灌之。濮州刺史刘昌以三千人守之。唐纪·唐纪四十七
起阏逢困敦五月,尽旃蒙赤奋若七月,凡一年有奇。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六。兴元元年甲子,公元七八四年五月,盐铁判官万年王绍以江、淮缯帛来至,上命先给将士,然后御衫。韩滉欲遣使献绫罗四十担诣行在,幕僚何士幹请行,滉喜曰:“君能相为行,请今日过江。”唐纪·唐纪四十八
起旃蒙赤奋若八月,尽强圉单阏七月,凡二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七。贞元元年乙丑,公元七八五年八月,甲子,诏凡不急之费及人冗食者皆罢之。马燧至行营,与诸将谋曰:“长春宫不下,则怀光不可得。长春宫守备甚严,攻之旷日持久,我当身往谕之。”唐纪·唐纪四十九
起强圉阏八月,尽重光协洽,凡四年有奇。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八。贞元三年丁卯,公元七八七年八月,辛巳朔,日有食之。吐蕃尚结赞遣五骑送崔汉衡归,且上表求和。至潘原,李观语之以“有诏不纳吐蕃使者”,受其表而却其人。唐纪·唐纪五十
起玄黓涒滩,尽阏逢阉茂五月,凡二年有奇。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九。贞元八年壬申,公元七九二年春,二月,壬寅,执梦冲,数其罪而斩之。云南之路始通。三月,丁丑,山南东道节度使曹成王皋薨。宣武节度使刘玄佐有威略,每李纳使至,玄佐厚结之,故常得其阴事,先为之备。唐纪·唐纪五十一
起阏逢阉茂六月,尽上章执徐,凡六年有奇。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贞元十年甲戌,公元七九四年六月,壬寅朔,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缄与抱真从甥元仲经谋,秘不发丧,诈为抱真表,求以职事授缄。唐纪·唐纪五十二
起重光大荒落,尽旃蒙作噩,凡五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一。贞元十七年辛巳,公元八零一年春,正月,甲寅,韩全义至长安,窦文场为掩其败迹,上礼遇甚厚。全义称足疾,不任朝谒,遣司马崔放入对。唐纪·唐纪五十三
起柔兆阉茂,尽屠维赤奋若六月,凡三年有奇。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上。元和元年丙戌,公元八零六年春,正月,丙寅朔,上帅群臣诣兴庆宫上上皇尊号。丁卯,赦天下,改元。辛未,以鄂岳观察使韩皋为奉义节度使。癸酉,以奉义留后伊宥为安州刺史兼安州留后。唐纪·唐纪五十四
起屠维赤奋若七月,尽玄黓执徐九月,凡三年有奇。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下。元和四年己丑,公元八零九年秋,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简弹京兆尹杨凭,前为江西观察使,贪污僭侈。丁卯,贬凭临贺尉。夷简,元懿之玄孙也。唐纪·唐纪五十五
起玄黓执徐十月,尽柔兆涒滩,凡四年有奇。宪宗昭文章武犬至至神孝皇帝中之上。元和七年壬辰,公元八一二年冬,十月,乙未,魏博监军以状闻,上亟召宰相,谓李绛曰:“卿揣魏博若符契。”李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李绛曰:“不可。唐纪·唐纪五十六
起强圉作噩,尽屠维大渊献正月,凡二年有奇。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公元八一七年春,正月,甲申,贬袁滋为抚州刺史。李愬至唐州,军中承丧败之馀,士卒皆惮战,愬知之。有出迓者,愬谓之曰:“天子知愬柔懦,能忍耻,故使来拊循尔曹。唐纪·唐纪五十七
起屠维大渊献二月,尽重光赤奋若六月,凡二年在奇。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下。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八一九年二月,李听袭海州,克东海、朐山、怀仁等县。李愬败平卢兵于沂州,拔丞县。李师道闻官军侵逼,发民治郓州城堑,修守备,役及妇人,民益惧且怨。唐纪·唐纪五十八
起重光赤奋若七月,尽玄黓摄提格,凡一年有奇。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中。长庆元年辛丑,公元八二一年秋,七月,甲辰,韦雍出,逢小将策马冲其前导。雍命曳下,欲于街中杖之。河朔军士不贯受杖,不服。雍以白弘靖,弘靖命军虞候系治之。唐纪·唐纪五十九
起昭阳单阏,尽著雍涒滩,凡六年。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下。长庆三年癸卯,公元八二三年春,正月,癸未,赐两军中尉以下钱。二月,辛卯,赐统军、军使等绵彩、银器各有差。户部侍郎牛僧孺,素为上所厚。初,韩弘之子右骁卫将军公武为其父谋,以财结中外。唐纪·唐纪六十
起屠维作噩,尽昭阳赤奋若,凡五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上之下。太和三年己酉,公元八二九年春,正月,亓志绍与成德合兵掠贝州。义成行营兵三千人先屯齐州,使之禹城,中道溃叛,横海节度使李祐讨诛之。李听、史唐合兵击亓志绍,破之。志绍将其众五千奔镇州。李载义奏攻沧州长芦,拔之。唐纪·唐纪六十一
起阏逢摄提格,尽强圉大荒落,凡四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太和八年(甲寅,公元八三四年)春,正月,上疾小瘳。丁巳,御太和殿见近臣,然神识耗减,不能复故。二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夏,六月,丙戌,莒王纾薨。上以久旱,诏求致雨之方。唐纪·唐纪六十二
起著雍敦牂,尽玄默阉茂,凡五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公元八三八年) 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涂有盗射之,微伤。左右奔散,石马惊,驰归第。又有盗邀击于坊门,断其马尾,仅而得免。唐纪·唐纪六十三
起昭阳大渊献,尽阏逢困敦七月,凡一年有奇。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中会昌三年(癸亥,公元八四三年)春,正月,回鹘乌介可汗帅众侵逼振武,刘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马使王逢帅沙陀硃邪赤心三部及契苾、拓跋三千骑袭其牙帐,沔自以大军继之。唐纪·唐纪六十四
起阏逢困敦闰月,尽屠维大荒落,凡五年有奇。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会昌四年(甲子,公元八四四年) 闰月,壬戌,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绅同平章事,充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奏:“镇州奏事官高迪密陈意见二事:其一,以为‘贼中好为偷兵术,潜抽诸处兵聚于一处,官军多就迫逐,以致失利;经一两月,又偷兵诣他处。唐纪·唐纪六十五
起上章敦牂,尽屠维单阏,凡十年。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四年(庚午,公元八五零年)春,正月,庚辰朔,赦天下。二月,以秦州隶凤翔。夏,四月,庚戌,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马植为天平节度使。唐纪·唐纪六十六
起上章执徐,尽强圉大渊献,凡八年。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上咸通元年(庚辰,公元八六零年)春,正月,乙卯,浙东军与裘甫战于桐柏观前,范居植死,刘勍仅以身免。乙丑,甫帅其徒千馀人陷剡县,开府库,募壮士,众至数千人。越州大恐。时二浙久安,人不习战,甲兵朽钝,见卒不满三百,郑祗德更募新卒以益之。唐纪·唐纪六十七
起著雍困敦,尽屠维赤奋若,凡二年。懿宗昭圣恭孝文宗皇帝中咸通九年(戊子,公元八六八年)夏,六月,凤翔少尹李师望上言:“巂州控扼南诏,为其要冲,成都道远,难以节制,请建定边军,屯重兵于巂州,以邛州为理所。”朝廷以为信然,以师望为巂州刺史,充定边军节度,眉、蜀、邛、雅、嘉、黎等州观察,统押诸蛮并统领诸道行营、制置等使。唐纪·唐纪六十八
起上章摄提格,尽柔兆涒滩,凡七年。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庚寅,公元八七零年)春,正月,甲寅朔,群臣上尊号曰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西川之民闻蛮寇将至,争走入成都。时成都但有子城,亦无壕,人所占地各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唐纪·唐纪六十九
起强圉作噩,尽上章困敦十月,凡三年有奇。僖宗圣恭定孝皇帝上之下乾符四年(丁酉,公元八七七年)春,正月,王郢诱寔入舟中,执之,将士从寔者皆奔溃。朝廷闻之,以右龙武大将军宋皓为江南诸道招讨使,先征诸道兵外,更发忠武、宣武、感化三道、宣、泗二州兵,新旧合万五千馀人,并受皓节度。唐纪·唐纪七十
起上章困敦十一月,尽玄黓摄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广明元年(庚子,公元八八零年)十一月,河中都虞候王重荣作乱,剽掠坊市俱空。宿州刺史刘汉宏怨朝廷赏薄。甲寅,以汉宏为浙东观察使。诏河东节度使郑从谠以本道兵授诸葛爽及代州刺史硃玫,使南讨黄巢。乙卯,以代北都统李琢为河阳节度使。唐纪·唐纪七十一
起玄黓摄提格五月,尽阏逢执徐五月,凡二年有奇。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下中和二年(壬寅,公元八八二年)五月,以湖南观察使闵勖权充镇南节度使。勖屡求于湖南建节,朝廷恐诸道观察使效之,不许。先是,王仙芝寇掠江西,高安人钟传聚蛮獠,依山为堡,众至万人。仙芝陷抚州而不能守,传入据之,诏即以为刺史。唐纪·唐纪七十二
起阏逢执徐六月,尽强圉协洽三月,凡二年有奇。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中和四年(甲辰,公元八八四年)六月,壬辰,东川留后高仁厚奏郑君雄斩杨师立出降。仁厚围梓州久不下,乃为书射城中,道其将士曰:“仁厚不忍城中玉石俱焚,为诸君缓师十日,使诸君自成其功。若十日不送师立首,当分见兵为五番,番分昼夜以攻之,于此甚逸,于彼必困矣。唐纪·唐纪七十三
起强圉协洽四月,尽著雍涒滩,凡一年有奇。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下光启三年(丁未,公元八八七年) 夏,四月,甲辰朔,约逐苏州刺史张雄,帅其众逃入海。高骈闻秦宗权将寇淮南,遣左厢都知兵马使毕师鐸将百骑屯高邮。时吕用之用事,宿将多为所诛,师鐸自以黄巢降将,常自危。师鐸有美妾,用之欲见之,师鐸不许。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为政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里仁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公冶长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泰伯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论语·子罕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乡党篇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论语·先进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颜渊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子路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宪问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论语·季氏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微子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尧曰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唐纪·唐纪七十四
起屠维作噩,尽重光大渊献,凡三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龙纪元年(己酉,公元八八九年)春,正月,癸巳朔,赦天下,改元。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刘崇望同平章事。汴将庞师古拔宿迁,军于吕梁。时溥逆战,大败,还保彭城。壬子,蔡将郭璠杀申丛,送秦宗权于汴,告硃全忠云:“丛谋复立宗权。”全忠以璠为淮西留后。唐纪·唐纪七十五
起玄黓困敦,尽阏逢摄提格,凡三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元年(壬子,公元八九二年)春,正月,丙寅,赦天下,改元。凤翔李茂贞、静难王行瑜、镇国韩建、同州王行约、秦州李茂庄五节度使上言:杨守亮容匿叛臣复恭,请出军讨之,乞加茂贞山南西道诏讨使。朝议以茂贞得山南,不可复制,下诏和解之,皆不听。唐纪·唐纪七十六
起旃蒙单阏,尽柔兆执徐,凡二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公元八九五年) 春,正月,辛酉,幽州军民数万以麾盖歌鼓迎李克用入府舍;克用命李存审、刘仁恭将兵略定巡属。癸未,硃全忠遣其将硃友恭围兗州,硃瑄自郓以兵粮救之,友恭设伏,败之于高梧,尽夺其饷,擒河东将安福顺、安福庆。唐纪·唐纪七十七
起强圉大荒落,尽屠维协洽,凡三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乾宁四年(丁巳,公元八九七年) 春,正月,甲申,韩建奏:“防城将张行思等告睦、济、韶、通、彭、韩、仪、陈八王谋杀臣,劫车驾幸河中。”建恶诸王典兵,故使行思等告之。上大惊,召建谕之,建称疾不入。令诸王诣建自陈,建表称:“诸王忽诣臣理所,不测事端。唐纪·唐纪七十八
起上章涒滩,尽重光作噩,凡二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中光化三年(庚申,公元九零零年)春,正月,宣州将康儒攻睦州,钱镠使其从弟銶拒之。二月,庚申,以西川李度使王建兼中书令。壬申,加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同平章事。壬午,以吏部尚书崔胤同平章事,充清海节度使。唐纪·唐纪七十九
起玄黓阉茂,尽昭阳大渊献正月,凡一年有奇。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壬戌,公元九零二年)春,正月,癸丑,硃全忠复屯三原,又移军武功。河东将李嗣昭、周德威攻慈、隰,以分全忠兵势。丁卯,以给事中韦贻范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唐纪·唐纪八十
起昭阳大渊献二月,尽阏逢困敦闰月,凡一年有奇。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复三年(癸亥,公元九零三年) 二月,壬申朔,诏:“比在凤翔府所除官,一切停。”时宦官尽死,淮河东监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监军程匡柔、西川监军鱼全禋及致仕严遵美,为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建所匿得全,斩他囚以应诏。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五卷·唐纪八十一
起阏逢困敦五月,尽柔兆摄提格,凡二年有奇。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祐元年(甲子,公元九零四年) 五月,丙寅,加河阳节度使张汉瑜同平章事。帝宴硃全忠及百官于崇勋殿,既罢,复召全忠宴于内殿。全忠疑,不入。帝曰:“全忠不欲来,可令敬翔来。”全忠擿翔使去,曰:“翔亦醉矣。”辛未,全忠东还,乙亥,至大梁。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六卷·后梁纪一
起强圉单阏,尽著雍执徐七月,凡一年有奇。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开平元年(丁卯,公元九零七年)春,正月,辛巳,梁王休兵于贝州。淮南节度使兼侍中、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弘农郡王杨渥既得江西,骄侈益甚,谓节度判官周隐曰:“君卖人国家,何面复相见!”遂杀之。由是将佐皆不自安。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七卷·后梁纪二
起著雍执徐八月,尽重光协洽二月,凡二年有奇。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开平二年(戊辰,公元九零八年)八月,吴越王镠遣宁国节度使王景仁奉表诣大梁,陈取淮南之策。景仁即茂章也,避梁讳改焉。淮南遣步军都指挥使周本、南面统军使吕师造击吴越,九月,围苏州。吴越将张仁保攻常州之东洲,拔之。淮南兵死者万馀人。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八卷·后梁纪三
起重光协洽三月,尽昭阳作噩十一月,凡二年有奇。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元年(辛未,公元九一一年) 三月,乙酉朔,以天雄留后罗周翰为节度使。清海、静海节度使兼中书令南平襄王刘隐病亟,表其弟节度副使岩权知留后。丁亥卒,岩袭位。岐王聚兵临蜀东鄙,蜀主谓群臣曰:“自茂贞为硃温所困,吾常振其乏绝,今乃负恩为寇,谁为吾击之?”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九卷·后梁纪四
起昭阳作噩十二月,尽强圉赤奋若六月,凡三年有奇。均王上乾化三年(癸酉,公元九一三年)十二月,吴镇海节度使徐温、平卢节度使硃瑾帅诸将拒之,遇于赵步。吴征兵未集,温以四千馀人与景仁战,不胜而却。景仁引兵乘之,将及于隘,吴吏士皆失色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卷·后梁纪五
起强圉赤奋若七月,尽屠维单阏九月,凡二年有奇。均王中贞明三年(丁丑,公元九一七年)秋,七月,庚戌,蜀主以桑弘志为西北面第一招讨,王宗宏为东北面第二招讨。己未,以兼中书令王宗侃为东北面都招讨,武信节度使刘知俊为西北面都招讨。晋王以李嗣源、阎宝兵少,未足以敌契丹,辛未,更命李存审将兵益之。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一卷·后梁纪六
起屠维单阏十月,尽玄黓敦牂,凡三年有奇。均王下贞明五年(己卯,公元九一九年) 冬,十月,出濛为楚州团练使。晋王如魏州,发徒数万,广德胜北城,日与梁人争,大小百馀战,互有胜负。左射军使石敬塘与梁人战于河壖,梁人击敬瑭,断其马甲,横冲兵马使刘知远以所乘马授之,自乘断甲者徐行为殿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二卷·后唐纪一
昭阳协洽,一年。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同光元年(癸未,公元九二三年)春,二月,晋王下教置百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河东节度判官卢质为之首,质固辞,请以义武节度判官豆卢革、河东观察判官卢程为之;王即召革、程拜行台左、右丞相,以质为礼部尚书。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三卷·后唐纪二
起阏逢涒滩,尽旃蒙作噩十月,凡一年有奇。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中同光二年(甲申,公元九二四年)春,正月,甲辰,幽州奏契丹入寇,至瓦桥。以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陕州留后霍彦威副之,宣徽使李绍宏为监军,将兵救幽州。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四卷·后唐纪三
起旃蒙作噩十一月,尽柔兆阉茂三月,不满一年。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下同光三年(乙酉,公元九二五年) 十一月,丙申,蜀主至成都,百官及后宫迎于七里亭。蜀主入妃嫔中作回鹘队入宫。丁酉,出见群臣于文明殿,泣下沾襟,君臣相视,竟无一言以救国患。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五卷·后唐纪四
起柔兆阉茂四月,尽强圉大渊献六月,凡一年有奇。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天成元年(丙戌,公元九二六年)夏,四月,丁亥朔,严办将发,骑兵陈于宣仁门外,步兵陈于五凤门外。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不知睦王存乂已死,欲奉之以作乱,帅所部兵自营中露刃大呼,与黄甲两军攻兴教门。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六卷·后唐纪五
起强圉大渊献七月,尽屠维赤奋若,凡二年有奇。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二年(丁亥,公元九二七年)秋,七月,以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丙寅,升夔州为宁江军,以西方鄴为节度使。癸酉,以与高季兴夔、忠、万三州为豆卢革、韦说之罪,皆赐死。流段凝于辽州,温韬于德州,刘训于濮州。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七卷·后唐纪六
起上章摄提格,尽玄黓执徐六月,凡二年有奇。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长兴元年(庚寅,公元九三零年)春,正月,董璋遣兵筑七寨于剑门。辛巳,孟知祥遣赵季良如梓州修好。鸿胪少卿郭在徽奏请铸当五千、三千、一千大钱;朝廷以其指虚为实,无识妄言,左迁卫尉少卿、同正。吴徙平原王澈为德化王。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八卷·后唐纪七
起玄黓执徐七月,尽阏逢敦牂闰正月,凡一年有奇。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公元九三二年) 秋,七月,辛巳,朔方奏夏州党项入寇,击败之,追至贺兰山。己丑,加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元瓘中书令。庚寅,李存瑰至成都,孟知祥拜泣受诏。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九卷·后唐纪八
起阏逢敦牂二月,尽旃蒙协洽,凡一年有奇。潞王下清泰元年(甲午,公元九三四年)二月,癸酉,蜀主以武泰节度使赵季良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领节度使如故。吴人多不欲迁都者,都押牙周宗言于徐知诰曰:“主上西迁,公复须东行,不惟劳费甚大,且违众心。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卷·后晋纪一
柔兆涒滩,一年。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上天福元年(丙申,公元九三六年)春,正月,吴徐知诰始建大元帅府,以幕职分判吏、户、礼、兵、刑、工部及盐铁。丁未,唐主立子重美为雍王。癸丑,唐主以千春节置酒,晋国长公主上寿毕,辞归晋阳。帝醉,曰:“何不且留?遽归,欲与石郎反邪!”石敬瑭闻之,益惧。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一卷·后晋纪二
起强圉作噩,尽著雍阉茂,凡二年。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九三七年)春,正月,乙卯,日有食之。诏以前北面招收指挥使安重荣为成德节度使,以秘琼为齐州防御使。遣引进使王景崇谕琼以利害。重荣与契丹将赵思温偕如镇州,琼不敢拒命。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二卷·后晋纪三
起屠维大渊献,尽重光赤奋若,凡三年。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四年(己亥,公元九三九年)春,正月,辛亥,以澶州防御使太原张从恩为枢密副使。朔方节度使张希崇卒,羌胡寇钞,无复畏惮。甲寅,以义成节度使冯晖为朔方节度使。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三卷·后晋纪四
起玄默摄提格,尽阏逢执徐正月,凡二年有奇。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天福七年(壬寅,公元九四二年) 春,正月,丁巳,镇州牙将自西郭水碾门导官军入城,杀守陴民二万人,执安重荣,斩之。杜重威杀导者,自以为功。庚申,重荣首至鄴都,帝命漆之,函送契丹。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四卷·后晋纪五
起阏逢执徐二月,尽旃蒙大荒落七月,凡一年有奇。齐王中开运元年(甲辰,公元九四四年) 二月,甲辰朔,命前保义节度使石赟守麻家口,前威胜节度使何重建守杨刘镇,护圣都指挥使白再荣守马家口,西京留守安彦威守河阳。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五卷·后晋纪六
起旃蒙大荒落八月,尽柔兆敦牂,凡一年有奇。齐王下开运二年(乙巳,公元九四五年)八月,甲子朔,日有食之。丙寅,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和凝罢守本官。加枢密使、户部尚书冯玉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事无大小,悉以委之。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六卷·后汉纪一
起强圉协洽正月,尽四月,不满一年。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九四七年)春,正月,丁亥朔,百官遥辞晋主于城北,乃易素服纱帽,迎契丹主,伏路侧请罪。契丹主貂帽、貂裘,衷甲,驻马高阜,命起,改服,抚慰之。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七卷·后汉纪二
起强圉协洽五月,尽著雍涒滩二月,不满一年。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九四七年)五月,乙酉塑,永康王兀欲召延寿及张砺、和凝、李崧、冯道于所馆饮酒。兀欲妻素以兄事延寿,兀欲从容谓延寿曰:“妹自上国来,宁欲见之乎?”延寿欣然与之俱入。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八卷·后汉纪三
起著雍涒∷滩三月,尽屠维作噩,凡一年有奇。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祐元年(戊申,公元九四八年)三月,丙辰,史弘肇起复,加兼侍中。侯益家富于财,厚赂执政及史弘肇等,由是大臣争誉之。丙寅,以益兼中书令,行开封尹。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晋昌军为永兴军。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九卷·后汉纪四
上章阉茂,一年。隐皇帝下乾祐三年(庚戌,公元九五零年)春,正月,丁未,加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侍中。密州刺史王万敢请益兵以攻唐。诏以前沂州刺史郭琼为东路行营都部署,帅禁军及齐州兵赴之。郭威请勒兵北临契丹之境,诏止之。丙寅,遣使诣河中、凤翔收瘗战死及饿殍遗骸,时有僧已聚二十万矣。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卷·后周纪一
起重光大渊献,尽玄黓困敦八月,凡一年有奇。太祖圣神恭肃文孝皇帝上广顺元年(辛亥,公元九五一年)春,正月,丁卯,汉太后下诰,授监国符宝,即皇帝位。监国自皋门入宫,即位于崇元殿,制曰:“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国号宜曰周。”改元,大赦。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一卷·后周纪二
起玄黓困敦九月,尽阏逢摄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太祖圣神恭肃文武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公元九五二年)九月,甲寅朔,吴越丞相裴坚卒。以台州刺史吴延福同参相府事。庚午,敕北边吏民毋得入契丹境俘掠。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二卷·后周纪三
起阏逢摄提格五月,尽柔兆执徐二月,凡一年有奇。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显德元年(甲寅,公元九五四年)五月,甲戌朔,王逵自潭州迁于朗州。以周行逢知潭州事,以潘叔嗣为岳州团练使。丙子,帝至晋阳城下,旗帜环城四十里。杨兗疑北汉代州防御使郑处谦贰于周,召与计事,欲图之。处谦知之,不往。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三卷·后周纪四
起柔兆执徐三月,尽强圉大荒落,凡一年有奇。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中显德三年(丙辰,公元九五六年) 三月,甲午朔,上行视水寨,至淝桥,自取一石,马上持之至寨以供砲,从官过桥者人赍一石。太祖皇帝乘皮船入寿春壕中,城上发连弩射之,矢大如屋椽。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四卷·后周纪五
起著雍敦牂,尽屠维协洽,凡二年。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显德五年(戊午,公元九五八年)春,正月,乙酉,废匡国军。唐改元中兴。丁亥,右龙武将军王汉璋奏克海州。己丑,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权扬州军府事。乾卦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初六:履霜,坚冰至。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六五:黄裳,元吉。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用六:利永贞。屯卦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六四:困蒙,吝。六五:童蒙,吉。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需卦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九三:需于泥,致寇至。六四:需于血,出自穴。九五:需于酒食,贞吉。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九五:讼,元吉。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师卦
师:贞,丈人吉,无咎。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六三:师或舆尸,凶。六四:师左次,无咎。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比卦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六二:比之自内,贞吉。六三:比之匪人。六四:外比之,贞吉。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上六:比之无首,凶。小畜卦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九二:牵复,吉。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履卦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初九:素履,往无咎。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九五:夬履,贞厉。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否卦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六三:包羞。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上九:倾否;先否后喜。同人卦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初九:同人于门,无咎。六二:同人于宗,吝。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上九:同人于郊,无悔。大有卦
大有:元亨。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九四:匪其彭,无咎。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谦卦
谦:亨。君子有终。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六二:鸣谦,贞吉。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六四:无不利,撝谦。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豫卦
豫:利建侯,行师。初六:鸣豫,凶。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六三:盱豫悔;迟有悔。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六五:贞疾,恒不死。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随卦
随:元亨,利贞,无咎。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六二:系小子,失丈夫。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九五:孚于嘉,吉。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蛊卦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六五:干父之蛊,用誉。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临卦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初九:咸临,贞吉。九二:咸临,吉无不利。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六四:至临,无咎。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上六:敦临,吉无咎。观卦
《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六二:窥观,利女贞。六三:观我生,进退。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噬嗑卦
《噬嗑》:亨。利用狱。初九:屦校灭趾,无咎。六二:噬肤灭鼻,无咎。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九四:噬乾姊,得金矢,利艰贞,吉。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上九:何校灭耳,凶。贲卦
《贲》:亨。小利有攸往。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六二:贲其须。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上九:白贲,无咎。剥卦
《剥》:不利有攸往。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六三:剥之,无咎。六四:剥床以肤,凶。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复卦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覆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六二:休复,吉。六三:频复,厉无咎。六四:中行独复。六五:敦复,无悔。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无妄卦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初九:无妄,往吉。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九四:可贞。无咎。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大畜卦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初九:有厉利已。九二:舆说輹。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六四:童牛之牿,元吉。六五:豶豕之牙,吉。上九:何天之衢,亨。颐卦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大过卦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初六:藉用白茅,无咎。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九三:栋桡,凶。九四:栋隆,吉;有它吝。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坎卦
《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九二:坎有险,求小得。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上六:系用徽纆,窴于丛棘,三岁不得,凶。离卦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六二:黄离,元吉。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咸卦
《咸》:亨,利贞,取女吉。初六:咸其拇。六二:咸其腓,凶,居吉。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九五:咸其脢,无悔。上六:咸其辅,颊,舌。恒卦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九二:悔亡。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九四:田无禽。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上六:振恒,凶。遯卦
《遯》:亨,小利贞。初六:遯尾,厉,勿用有攸往。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九三:系遯,有疾厉,畜臣妾吉。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九五:嘉遯,贞吉。上九:肥遯,无不利。大壮卦
《大壮》:利贞。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九二:贞吉。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六五:丧羊于易,无悔。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晋卦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六三:众允,悔亡。九四:晋如鼫鼠,贞厉。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明夷卦
《明夷》:利艰贞。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 主人有言。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家人卦
《家人》:利女贞。初九:闲有家,悔亡。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六四:富家,大吉。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上九:有孚威如,终吉。睽卦
《睽》:小事吉。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九二:遇主于巷,无咎。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蹇卦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初六:往蹇,来誉。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九三:往蹇来反。六四:往蹇来连。九五:大蹇朋来。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解卦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初六:无咎。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损卦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益卦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夬卦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上六:无号,终有凶。姤卦
《姤》:女壮,勿用取女。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九四:包无鱼,起凶。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上九:姤其角,吝,无咎。萃卦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九四:大吉,无咎。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上六:赍咨涕洟,无咎。升卦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初六:允升,大吉。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九三:升虚邑。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六五:贞吉,升阶。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困卦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井卦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六四:井甃,无咎。九五:井洌,寒泉食。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革卦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初九:巩用黄牛之革。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鼎卦
《鼎》:元吉,亨。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震卦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九四:震遂泥。六五:震往来厉,意无丧,有事。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艮卦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六四:艮其身,无咎。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上九:敦艮,吉。渐卦
《渐》:女归吉,利贞。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归妹卦
《归妹》:征凶,无攸利。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丰卦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六五:来章,有庆誉,吉。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旅卦
《旅》:小亨,旅贞吉。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巽卦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九三:频巽,吝。六四:悔亡,田获三品。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兑卦
《兑》:亨,利贞。初九:和兑,吉。九二:孚兑,吉,悔亡。六三:来兑,凶。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九五:孚于剥,有厉。上六:引兑。涣卦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初六:用拯马壮,吉。九二:涣奔其机,悔亡。六三:涣其躬,无悔。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节卦
《节》:亨。苦节不可贞。初九:不出户庭,无咎。九二:不出门庭,凶。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六四:安节,亨。九五:甘节,吉;往有尚。上六:苦节,贞凶,悔亡。中孚卦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初九:虞吉,有他不燕。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九五:有孚挛如,无咎。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小过卦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初六:飞鸟以凶。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既济卦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上六:濡其首,厉。未济卦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初六:濡其尾,吝。九二:曳其轮,贞吉。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彖传上·乾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彖传上·坤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彖传上·屯
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彖传上·蒙
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彖传上·需
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彖传上·讼
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彖传上·师
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彖传上·比
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後夫凶,其道穷也。彖传上·小畜
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彖传上·履
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彖传上·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彖传上·否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彖传上·同人
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彖传上·大有
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彖传上·谦
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彖传上·豫
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彖传上·随
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彖传上·蛊
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彖传上·临
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彖传上·观
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彖传上·噬嗑
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彖传上·贲
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彖传上·剥
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彖传上·复
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彖传上·无妄
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於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彖传上·大畜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彖传上·颐
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彖传上·大过
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彖传上·坎
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彖传上·离
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彖传上·咸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彖传上·恒
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彖传下·遯
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遯之时义大矣哉。彖传下·大壮
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彖传下·晋
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彖传下·明夷
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彖传下·家人
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彖传下·睽
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彖传下·蹇
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彖传下·解
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彖传下·损
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彖传下·益
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彖传下·夬
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彖传下·姤
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彖传下·萃
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彖传下·升
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彖传下·困
困,刚揜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彖传下·井
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彖传下·革
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彖传下·鼎
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彖传下·震
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不丧匕鬯],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彖传下·艮
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彖传下·渐
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彖传下·归妹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彖传下·丰
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彖传下·旅
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彖传下·巽
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彖传下·兑
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兑之大,民劝矣哉。彖传下·涣
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彖传下·节
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彖传下·中孚
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彖传下·小过
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彖传下·既济
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彖传下·未济
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象传上·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象传上·坤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象传上·屯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求而往,明也。屯其膏,施未光也。泣血涟如,何可长也。象传上·蒙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子克家,刚柔接也。勿用取女,行不顺也。困蒙之吝,独远实也。童蒙之吉,顺以巽也。利用御寇,上下顺也。象传上·需
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需于血,顺以听也。酒食贞吉,以中正也。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象传上·讼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食旧德,从上吉也。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讼元吉,以中正也。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象传上·师
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师或舆尸,大无功也。左次无咎,未失常也。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象传上·比
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比之初六,有它吉也。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比之匪人,不亦伤乎?外比于贤,以从上也。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比之无首,无所终也。象传上·小畜
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复自道,其义吉也。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有孚惕出,上合志也。有孚挛如,不独富也。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象传上·履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素履之往,独行愿也。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愬愬终吉,志行也。夬履贞厉,位正当也。元吉在上,大有庆也。象传上·泰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拔茅征吉,志在外也。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城复于隍,其命乱也。象传上·否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拔茅贞吉,志在君也。大人否亨,不乱群也。包羞,位不当也。有命无咎,志行也。大人之吉,位正当也。否终则倾,何可长也。象传上·同人
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出门同人,又谁咎也。同人于宗,吝道也。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同人于郊,志未得也。象传上·大有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大有初九,无交害也。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匪其彭无咎,明辨皙也。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大有上吉,自天祐也。象传上·谦
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鸣谦贞吉,中心得也。劳谦君子,万民服也。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利用侵伐,征不服也。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象传上·豫
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初六鸣豫,志穷凶也。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盱豫有悔,位不当也。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冥豫在上,何可长也?象传上·随
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系小子,弗兼与也。系丈夫,志舍下也。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孚于嘉吉,位正中也。拘系之,上穷也。象传上·蛊
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干父之蛊,意承考也。干母之蛊,得中道也。干父之蛊,终无咎也。裕父之蛊,往未得也。干父用誉,承以德也。不事王侯,志可则也。象传上·临
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咸临贞吉,志行正也。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至临无咎,位当也。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敦临之吉,志在内也。象传上·观
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初六童观,小人道也。窥观女贞,亦可丑也。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观国之光,尚宾也。观我生,观民也。观其生,志未平也。象传上·噬嗑
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勅法。屦校灭趾,不行也。噬肤灭鼻,乘刚也。遇毒,位不当也。利艰贞吉,未光也。贞厉无咎,得当也。何校灭耳,聪不明也。象传上·贲
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舍车而徒,义弗乘也。贲其须,与上兴也。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六五之吉,有喜也。白贲无咎,上得志也。象传上·剥
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剥床以足,以灭下也。剥床以辨,未有与也。剥之无咎,失上下也。剥床以肤,切近灾也。以宫人宠,终无尤也。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象传上·复
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不远之复,以修身也。休复之吉,以下仁也。频复之厉,义无咎也。中行独复,以从道也。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迷复之凶,反君道也。象传上·无妄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无妄之往,得志也。不耕获,未富也。行人得牛,邑人灾也。可贞无咎,固有之也。无妄之药,不可试也。无妄之行,穷之灾也。象传上·大畜
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贤往行,以畜其德。有厉利已,不犯灾也。舆说輹,中无尤也。利有攸往,上合志也。六四元吉,有喜也。六五之吉,有庆也。何天之衢,道大行也。象传上·颐
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六二征凶,行失类也。十年勿用,道大悖也。颠颐之吉,上施光也。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由颐厉吉,大有庆也。象传上·大过
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藉用白茅,柔在下也。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枯杨生华,何可久也。无妇士夫,亦可丑也。过涉之凶,不可咎也。象传上·坎
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习坎入坎,失道凶也。求小得,未出中也。来之坎坎,终无功也。樽酒簋贰,刚柔际也。坎不盈,中未大也。上六失道,凶三岁也。象传上·离
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履错之敬,以辟咎也。黄离元吉,得中道也。日昃之离,何可久也?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六五之吉,离王公也。王用出征,以正邦也。象传上·咸
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咸其拇,志在外也。虽凶居吉,顺不害也。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咸其脢,志末也。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象传上·恒
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浚恒之凶,始求深也。九二悔亡,能久中也。不恒其德,无所容也。久非其位,安得禽也。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振恒在上,大无功也。象传下·遯
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遯尾之厉,不往何灾也?执用黄牛,固志也。系遯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君子好遯,小人否也。嘉遯贞吉,以正志也。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象传下·大壮
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壮于趾,其孚穷也。九二贞吉,以中也。小人用壮,君子罔也。藩决不羸,尚往也。丧羊于易,位不当也。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象传下·晋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受兹介福,以中正也。众允之志,上行也。鼫鼠贞厉,位不当也。失得勿恤,往有庆也。维用伐邑,道未光也。象传下·明夷
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君子于行,义不食也。六二之吉,顺以则也。南狩之志,乃大得也。入于左腹,获心意也。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象传下·家人
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闲有家,志未变也。六二之吉,顺以巽也。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富家大吉,顺在位也。王假有家,交相爱也。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象传下·睽
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见恶人,以辟咎也。遇主于巷,未失道也。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交孚无咎,志行也。厥宗噬肤,往有庆也。遇雨之吉,群疑亡也。象传下·蹇
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往蹇来誉,宜待也。王臣蹇蹇,终无尤也。往蹇来反,内喜之也。往蹇来连,当位实也。大蹇朋来,以中节也。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象传下·解
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刚柔之际,义无咎也。九二贞吉,得中道也。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解而拇,未当位也。君子有解,小人退也。公用射隼,以解悖也。象传下·损
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巳事遄往,尚合志也。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一人行,三则疑也。损其疾,亦可喜也。六五元吉,自上祐也。弗损益之,大得志也。象传下·益
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或益之,自外来也。益用凶事,固有之也。告公从,以益志也。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象传下·夬
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不胜而往,咎也。有戎勿恤,得中道也。君子夬夬,终无咎也。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中行无咎,中未光也。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象传下·姤
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系于金柅,柔道牵也。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其行次且,行未牵也。无鱼之凶,远民也。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姤其角,上穷吝也。象传下·萃
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乃乱乃萃,其志乱也。引吉无咎,中未变也。往无咎,上巽也。大吉无咎,位不当也。萃有位,志未光也。赍咨涕洟,未安上也。象传下·升
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允升大吉,上合志也。九二之孚,有喜也。升虚邑,无所疑也。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贞吉升阶,大得志也。冥升在上,消不富也。象传下·困
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入于幽谷,幽不明也。困于酒食,中有庆也。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象传下·井
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井谷射鲋,无与也。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井甃无咎,修井也。寒泉之食,中正也。元吉在上,大成也。象传下·革
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巳日革之,行有嘉也。革言三就,又何之矣。改命之吉,信志也。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象传下·鼎
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鼎耳革,失其义也。覆公饣束,信如何也。鼎黄耳,中以为实也。玉铉在上,刚柔节也。象传下·震
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来厉,乘刚也。震苏苏,位不当也。震遂泥,未光也。震往来厉,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丧也。震索索,中未得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象传下·艮
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其趾,未失正也。不拯其随,未退听也。艮其限,危熏心也。艮其身,止诸躬也。艮其辅,以中正也。敦艮之吉,以厚终也。象传下·渐
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小子之厉,义无咎也。饮食衎衎,不素饱也。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或得其桷,顺以巽也。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象传下·归妹
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归妹以须,未当也。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上六无实,承虚筐也。象传下·丰
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虽旬无咎,过旬灾也。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六五之吉,有庆也。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象传下·旅
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旅琐琐,志穷灾也。得童仆贞,终无尤也。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终以誉命,上逮也。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象传下·巽
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纷若之吉,得中也。频巽之吝,志穷也。田获三品,有功也。九五之吉,位正中也。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象传下·兑
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和兑之吉,行未疑也。孚兑之吉,信志也。来兑之凶,位不当也。九四之喜,有庆也。孚于剥,位正当也。上六引兑,未光也。象传下·涣
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初六之吉,顺也。涣奔其机,得愿也。涣其躬,志在外也。涣其群元吉,光大也。王居无咎,正位也。涣其血,远害也。象传下·节
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不出户庭,知通塞也。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不节之嗟,又谁咎也?安节之亨,承上道也。甘节之吉,居位中也。苦节贞凶,其道穷也。象传下·中孚
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初九虞吉,志未变也。其子和之,中心愿也。或鼓或罢,位不当也。马匹亡,绝类上也。有孚挛如,位正当也。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象传下·小过
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从或戕之,凶如何也?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密云不雨,已上也。弗遇过之,已亢也。象传下·既济
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曳其轮,义无咎也。七日得,以中道也。三年克之,惫也。终日戒,有所疑也。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濡其首厉,何可久也?象传下·未济
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濡其尾,亦不知极也。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未济征凶,位不当也。贞吉悔亡,志行也。君子之光,其晖吉也。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文言传·乾文言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文言传·坤文言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系辞传上·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系辞传上·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系辞传上·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系辞传上·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系辞传上·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系辞传上·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系辞传上·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系辞传上·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系辞传上·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系辞传上·第十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系辞传上·第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系辞传上·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系辞传下·第一章
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焉;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系辞传下·第二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系辞传下·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象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系辞传下·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系辞传下·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传下·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系辞传下·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系辞传下·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系辞传下·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系辞传下·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系辞传下·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系辞传下·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说卦传·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说卦传·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说卦传·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说卦传·第四章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说卦传·第四章》译文:雷警醒万物,悲体戒雷震;风无所不至,无所不入,飘散扩展万物。说卦传·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说卦传·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说卦传·第七章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说卦传·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说卦传·第八章》译文:乾坤取象,动物印象之一个系列。乾为马,马行健。坤为牛,牛耕田引重,为人民服务,大地为坤,亲近人民,人民为坤。说卦传·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说卦传·第九章》译文:以人体而言的取象系列,乾为首为头,心者君主制官。坤为腹为藏为阴。震为足为行。巽为谦逊为随为大腿,随脚小腿而动。说卦传·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说卦传·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於地也为黑。序卦传·上篇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序卦传·下篇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杂卦传·全文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 《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闺房记乐
余生乾隆癸未年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被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闲情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坎坷记愁
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则非也,多情重诺,爽直不羁,转因之为累。况吾父稼夫公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之事、嫁人之女、抚人之儿,指不胜屈,挥金如土,多为他人。余夫妇居家,偶有需用,不免典质。浪游记快
余游幕三十年来,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惜乎轮蹄征逐,处处随人,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道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面自以为妙者,聊以平生历历者记之。内篇·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内篇·齐物论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内篇·养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内篇·人间世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内篇·德充符
《光荣与梦想》是一本由[美]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6.00元,页数:1880,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光荣与梦想》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内篇·大宗师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 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 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 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内篇·应帝王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 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 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外篇·骈拇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 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骈于足者, 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多方骈枝于五藏之情者, 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外篇·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齕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外篇·胠箧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藤,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藤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外篇·在宥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外篇·天地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外篇·天道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外篇·天运
“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乎?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仿徨。孰嘘吸是?外篇·刻意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外篇·缮性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外篇·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外篇·至乐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外篇·达生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外篇·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外篇·田子方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谿工。文侯曰:“谿工,子之师邪?”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称道数当故无择称之。”文侯曰:“然则子无师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师谁邪?”子方曰:“东郭顺子。”文侯曰:“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外篇·知北游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杂篇·庚桑楚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杂篇·徐无鬼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杂篇·则阳
则阳游于楚,夷节言之于王,王未之见。夷节归。彭阳见王果曰:“夫子何不谭我于王?”王果曰:“我不若公阅休。”彭阳曰:“公阅休奚为者邪?”曰:“冬则戳鳖于江,夏则休乎山樊。有过而问者,曰:‘此予宅也。’夫夷节已不能,而况我乎!杂篇·外物
外物不可必,故龙逄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杂篇·寓言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杂篇·让王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之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中山记历
嘉庆四年,岁在己未,琉球国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孙尚温,表请袭封。中朝怀柔远藩,锡以恩命,临轩召对,特简儒臣。于是,赵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和叔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内阁中书,副焉。养生记道
自芸娘之逝,戚戚无欢。春朝秋夕,登山临水,极目伤心,非悲则恨。读《坎坷记愁》,而余所遭之拂逆可知也。静念解脱之法,行将辞家远出,求赤松子于世外。嗣以淡安、揖山两昆季之劝,遂乃栖身苦庵,惟以《南华经》自 遣,乃知蒙庄鼓盆而歌,岂真忘情哉?无可奈何,而翻作达耳。杂篇·盗跖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杂篇·说剑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杂篇·渔父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杂篇·列御寇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 ”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 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 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人轻乎贵老,而赍其所患。杂篇·天下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原道训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俶真训
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所谓有始者:繁愤未发,萌兆牙,未有形埒垠堮,无无蝡蝡,将欲生兴,而未成物类,有未始有有始者: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相与优游天文训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力万物。地形训
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时则训
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 其位东方,其日甲乙,盛德在木,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苏,鱼上负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建青旗,食麦与羊,服八风水,爨其燧火。览冥训
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风雨暴至,平公癃病,晋国赤地。庶女叫天,雷电下击,景公台陨,支体伤折,海水大出。夫瞽师、庶女,位贱尚葈,权轻飞羽,然而专精厉意,委务积神,上通九天,激励至精。精神训
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本经训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侻而顺情,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主术训
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循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是故心知规而师傅谕导,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导,耳能听而执正进谏。是故虑无失策,谋无过事;言为文章,行为仪表于天下;进退应时,动静循理。缪称训
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里,洞同覆载而无所碍。是故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主者,国之心,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齐俗训
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是非形则百姓眩矣,珠玉尊则天下争矣。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用也。道应训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说是“理解力”,作者认为只有理解力提高了才能在阅读的书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了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汜论训
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其德生而不辱,予而不夺。天下不非其服,同怀其德。当此之时,阴阳和平,风雨时节,万物蕃息。乌鹊之巢可俯而探也,禽兽可羁而从也。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诠言训
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于有。隔而不通,分而为万物,莫能及宗,故动而谓之生,死而谓之穷,皆为物矣,非不物而物物者也,物物者亡乎万物之中。兵略训
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跃,有角者触,有齿者噬,有毒者螫,有蹄者驶,喜而相戏,怒而相害,天之性也。说山训
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魄曰:“无有有形乎?”魂曰:“无有。”“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得之矣!乃内视而自反也。”说林训
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速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类亦甚矣!夫随一隅之迹,而不知因天地以游,惑莫大焉。虽时有所合,然而不足贵也。譬若旱岁之土龙,疾疫之刍狗,是时为帝者也。人间训
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仪表规矩,事之制也。知人之性,其自养不勃,知事之制,其举错不惑。发一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管,谓之心。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谓之术。居知所为,行智所之,事智所秉,动智所由,谓之道。修务训
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尝试问之矣:若夫神农、尧、舜、禹、汤,可谓圣人乎?有论者必不能废。以五圣观之,则莫得无为,明矣。泰族训
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圣人象之,故其起福也,不见其所由而福起;其除祸也,不见其所以而祸除。要略
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虽未能抽引玄妙之中才,繁然足以观终始矣。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靡散大宗,惧为人之惽惽然弗能知也;故多为之辞,博为之说,又恐人之离本就末也。十二本纪·五帝本纪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十二本纪·夏本纪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十二本纪·殷本纪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十二本纪·周本纪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十二本纪·秦本纪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十二本纪·项羽本纪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十二本纪·吕太后本纪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十二本纪·孝文本纪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后语中。十二本纪·孝景本纪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赐民爵一级。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与约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