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伏首帖耳的意思 伏首帖耳的解释

浏览:13

成语名字: 伏首帖耳

成语拼音: fú shǒu tiē ěr

成语解释: 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何垠注:“伏首帖耳,狗畏人貌。”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驯服的样子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近义词: 俯首帖耳

标签: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F开头的成语

带动物的成语
数字开头的成语
描写季节的成语
描写天气的成语
出自名人名著的成语
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