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浏览:2

  【诗句】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出处】唐·杜牧《旅宿》。

  【意思】面对寒灯想起一桩桩往事,孤雁的哀鸣令人愁思难眠。

  【全诗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赏析

  首联破题,点明旅宿的情境与心境。诗人独宿旅店,没有一个知心朋友共话衷肠,无奈之下只有独自静静沉思凝神,其思乡念亲的情绪喷薄而出,无法自抑。作为古典诗歌中的重要题材,羁旅愁思一般表达的是无伴的孤独寂寞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如“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等。杜牧此诗,以“无良伴”来自喻“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闲愁,以“自悄然”来传递心情的苦闷与忧郁。这忧郁从何而来?读者不免发出这样的疑问。

  颔联则交代了“自悄然”的原因所在。面对着室内昏暗的孤灯,回想起当年在故乡的种种往事,那是何等甜蜜幸福的回忆!可惜,美好的回忆无法停驻,天空孤雁的悲鸣声,惊醒了诗人的美梦,诗人被迫再次面对孤寂凄清的现实,难以入眠。此二句对仗工整,运用一系列形容词如“寒”、“旧”、“断”、“愁”等,将旅店、寒夜、孤灯、断雁、愁眠等意象组合在一起,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

  颈联则由梦生怨,由梦境到现实,表达因家乡遥远而无法企及的愁怨。“远梦归侵晓”,意思是乡关道路迢远,梦魂到破晓之时依然难以到达。“家书到隔年”,其意指家乡的书信要等到来年才能寄到此地。梦境本无所谓远近,家书也无须一年寄达。此处诗人却用意夸张,一是为了凸显家乡之遥远,路途之艰险;二则是传达音讯却相隔、“等是有家归未得”的痛苦心情。

  尾联则从前面的满腔愁绪中脱离出来,以生花妙笔描绘出家乡的美好风光。想必现在家乡沧江上的月色正浓,轻烟撩人,而那悠闲的钓鱼船就在我家门前,随时准备享受一次惬意的旅行,那该是多么畅快美妙的人生啊。至此,全诗以清丽明快的色调为整诗之悲调涂抹上一丝亮丽的色彩。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