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伎,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均为被采纳。周瑜凭东风侥幸胜利,所以他的抑郁不平之气不禁吐出。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之气。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铺垫。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诗人并没有直接题咏这一历史上的重大题材,而是以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围绕赤壁之战抒发议论,这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二乔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