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
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
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
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
草未凋:一作“草木凋”。
凋:凋谢。
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玉人:貌美之人。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一说指扬州歌伎。
教:使,令。
【赏析】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慕任节度使判官的韩绰相识。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以后,在江南怀念昔日同僚韩绰而作。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
“草未凋”与“青山”,绿水组合在一起,正突现了江南之秋明丽高远,生机勃勃的特征。诗人非常怀念繁华的旧游之地,在回忆想象中便赋予扬州以完美,正是要为下两句想象中的生活图景提供美好的背景。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的三四两句美景落到旧日同游好友韩绰身上,点醒寄赠之意,趁此表现出扬州特有的美景佳胜,和自己对它的怀念遥想。此时此刻,你在二十四桥中的哪一桥上教歌女伎倡们吹箫作乐,流连忘返呢?“何处”应上“二十四桥”,表现了想象中地点不确定的特点,且以问语隐隐传出悠然神往的意境。这幅用回忆想象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念,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