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赏析

浏览:4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注释

  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在宣州谢朓楼上为校书李云饯别。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云,又名李华(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揽:摘取。揽 一作:览;明月 一作:日月

  消愁::另一版本为“销愁”。

  称(chèn)意:称心如意。

  明朝(zhāo):明天。

  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

  简短诗意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 2024 古诗文网网 |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