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将母 / 十五

宋朝 王安石 浏览:12590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标签: 母亲 抒情 思念

  《将母 / 十五》译文

  带着母亲来到了邗沟,但家尚留在白紵。

  母亲月圆之夜突然听到杜鹃的声音,想起离家在外的儿子。虽然天南地北相隔万里,但心中依旧是深深的牵挂。

  《将母 / 十五》注释

  邗沟:在今天的江苏境内。

  杜宇:杜鹃。

  《将母 / 十五》简析

  《十五》是王安石的其中一个作品,又名《将母》。王安石是北宋年间著名的诗人,其作品以政治诗和咏史诗较为出彩,晚年时期其咏物作品也深得后人的喜欢。《十五》这首诗描述母爱,这种题材与类型的作品在王安石诗中独树一帜。

  这首诗寥寥数语,刻画出月圆之夜听到杜鹃啼叫、母亲和儿子深深牵挂对方的动人情景。

  古代的人为了事业背井离乡打拼,王安石也一样,考中进士后就一直在异地为官,古时候的距离太过于遥远,古时候的书信太过于缓慢。人们为了生计,为了事业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在外游子思念母亲思念家乡,在家乡的母亲何尝不是对于自己的儿子牵肠挂肚。“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这是天下母亲的心和爱,王安石也不例外,他将所有的心境,将所有的爱都通过物化来表示了,世人通过读《十五》可以摸到母爱的温度,这也是王安石诗的魅力所在。开篇讲述了母亲与自己的所在之处,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母亲留守在家孩子漂泊在外,讲述另一种形态,所以母亲是留家白邗阴,十五月亮伴随着杜鹃的声音,空旷而寂寥,夜深时期思绪辽阔,不管多远的距离牵挂依然在。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024 古诗文网网 |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