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初秋

唐朝 孟浩然 浏览:69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标签:

  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

  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

  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

  初秋:立秋左右

  清风:清凉的风

  习习:微风吹的样子

  重:再次

  凄凉:此处指凉爽之意

  茅斋:茅草盖的房子

  莎:多年生草本植物

  露光:指露水珠

  简析

  《初秋》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用“不觉”来引出初秋夜晚的变化;颔联表达了诗人对秋夜微凉的主观感受;颈联中静谧的氛围与夏日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化;尾联将视线投向阶下的草丛,只见露水在月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这首诗凝练而含蓄,通过对初秋夜晚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知觉。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