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浏览:2

  【诗句】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出处】唐·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意思】为韩国报仇虽没有成功,天下却都得到了鼓动。事败后藏匿到下邳来,难道能说并非有智又有勇?我今天来到圯桥吊古,非常怀念和钦佩你的豪志英风。

  【全诗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唐].李白.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鉴赏

  第五句一折,“报韩虽不成”,惋惜力士椎击秦始皇时误中副车。秦皇帝为之寒栗,赶紧“大索天下”,而张良的英雄胆略,遂使“天地皆振动”。七、八两句“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写张良“更姓名潜匿下邳”,而把圯桥进履,受黄石公书一段略去不写,只用一个“智”字暗点,暗度到三句以后的“曾无黄石公”。“岂曰非智勇?”不以陈述句法正叙,而改用反问之笔,使文气跌宕,不致平衍。后人评此诗,说它句句有飞腾之势,说得未免抽象,其实所谓“飞腾之势”,就是第五句的“虽”字一折和第八句的“岂”字一宕所构成。”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