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浏览:3

  【诗句】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出处】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意思】在冥冥日暮时,霏霏烟雨中,诗人送别友人,离情绵绵,不禁潸然泪下,泪水与雨水交融在一起沾湿了衣襟。作者用直抒胸臆的诗句,把送别友人的难舍难分的深情,表达得自然真切,浓烈深沉。泪散而化为丝,想象奇绝。“丝”其实是“思”的谐音,言两行热泪化而为一腔情思。

  【全诗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全诗赏析

  颈联仍紧承首联,隐含伤别。海门遥远,不能望见。海门,是李曹的去处,在今长江入海口北岸。长江两岸的树木饱含水气,似理解送别人的心情,也被感化了。因“暮”而“不见”,因“雨”而“含滋”。诗人艺术感觉敏锐,通过细致的描写,给人暮雨如在眼前之感,又让人观赏了烟雨归舟的画卷。

  结联即景取材,直抒胸臆,喷涌而出离愁别绪。经过前六句诗文的铺写和渲染,诗人置身于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等景物构织的画面中,这沉滞迷茫的自然景色与诗人黯然伤别的情绪相交织,诗人再也不能自已,禁不住潸然而泪下。“比”字自然地将别泪和雨丝交融在一起,既增强了别情的形象性,又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散丝”又照应了文首的“微雨”。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