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浏览:4

  【诗句】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出处】唐.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意思】风动树枝惊飞荫蔽的喜鹊;露悬草尖哀泣畏寒的秋虫。客居异地相聚唯痛饮长醉;相互挽留只怕敲响那晨钟。

  【全诗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赏析

  颈联两句紧紧围绕“秋”字写月夜萧瑟的景象,表现怀乡的悲凉况味。秋风吹得树枝飘摇,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季霜露很重,覆盖了深草中涕泣的寒虫,到处都能感觉到秋的寒意和肃杀。“惊”、“泣”二字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凄清,与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之痛。“风枝惊暗鹊”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把“他乡遇故知”的复杂心情抒写得生动逼真,又暗寓乡思,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客居中的辛酸之情。

  尾联直抒胸臆,层次分明,写景有致,抒情深沉。“长”字意谓宁愿长醉不愿醒来,只有这样,才能忘却痛苦,表现了诗人的颠沛流离之苦;“畏”字意谓害怕听到钟声,流露出诗人怕夜短天明,晨钟报晓,离别在即。长夜叙谈,借酒浇愁,犹不忍分离,深刻表现对同乡聚会的珍惜,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