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名落孙山
成语拼音: míng luò sūn shān
成语解释: 名字排在孙山后面。指考试未被录取;榜上无名。
成语出处: 宋 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成语繁体: 名落孫山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落,不能读作“là”。
近义词: 一败涂地
反义词: 名列前茅
成语例句: 若不幸名落孙山,那时更自难堪。(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
名落孙山成语故事:
宋朝苏州滑稽才子孙山与朋友去苏州参加乡试。考完以后,孙山考中但是最后一名。朋友没考中留在省城。孙山回到乡里接受乡亲的祝贺。朋友的父亲来打听儿子的情况,他作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来回答朋友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