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

成语名字: 信口雌黄

成语拼音: xìn kǒu cí huáng

成语解释: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成语出处: 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雌,不能读作“chí”。

近义词: 胡说八道 胡言乱语

反义词: 信而有征 言之凿凿

成语例句: 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她加油添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

信口雌黄成语故事:

晋朝清谈家王衍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公事,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他最喜欢老子和庄子的玄理,清谈时手里拿着鹿尾拂尘,侃侃而谈,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有人质疑时,他随口更改,随心所欲。人们说他是“口中雌黄”

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