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帝国》读后感

  写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银河帝国》系列,于今看来,更像是探讨生命形态与社会结构的书。从大的方面而言,在银河系两千五百万个住人行星间曾经存在或可能建成的社会模式,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银河帝国》读后感,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银河帝国》读后感1

  阿西莫夫的作品无比宏大,令我叹为观止,但我认为他最杰出的作品,还属《银河帝国》系列小说。

  这是《银河帝国》系列的第一本书,开头便描述了神一样的哈利.谢顿博士正在同一位数学家探讨以川坨为首都,涵盖了整个银河系的庞大帝国——银河帝国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谢顿博士自创的一门可以用数学工具计算未来的“心理史学”式,那位数学家惊奇地发现:整个帝国居然会在第三个世纪后全面瓦解!

  当今,川坨上的高级人员早已知晓这个预言,于是自作聪明地把谢顿流放到了博士早就预料到的地点:端点星。在那儿,人们将进行一项为复兴帝国而编写的《银河百科全书》的计划:谢顿计划。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假象。

  这本书由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所著,他的文笔十分简练,却又处处埋着伏笔,使后文更加精彩、逼真。他以“谢顿计划”中的谢顿危机为线索,将读者拉入这美妙的意境之中。而且自己发现书中看似无懈可击的破绽,用巧妙的笔法勾出几位“智者”,由他们带你解释真正的答案。作者构思新颖,想象力超群,给读者徐徐展开银河帝国的画卷。

  我不禁想,如此强大的银河帝国存活了几万年之久,却由于人们的忘我娱乐与君王的腐败而土崩瓦解,那么我们的当今社会则绝对是无比幸福啊。在庞杂繁复的政治中心里,没有明显的腐化不是非常难得吗?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美好的“黄金岁月”啊。同时,我们不能像“基地”开始建设的五十年里一样无比封建、专注于过去,而要向发动革命的赛佛.哈定市长学习,学习他与时俱进的超前思维。

  微风钻进卧室,悄悄地平复我好动的心灵。“武力是弱者的最后手段。”我一遍遍地想着哈定市长的名言,默默地告诫自己、警示自己。(黄天泽)

  《银河帝国》读后感2

  银河纪元12020年,哈里·谢顿,这个年仅32岁的数学家开创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心理史学”,这门学科并不像它的名字,它既不是心理学,也不是史学,它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

  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虽心理史学能够拯救,但一切都太晚了。谢顿为了把帝国毁灭后三万年的黑暗时代压缩成一个仟年,他在端点星--一个位于银河旋臂的最前端的荒凉的行星上安排了十万人编著《银河百科全书》,这就是第一基地,他们在以后的一个仟年中拥有最尖端的科技,甚至超过帝国。

  得益于谢顿,以后的300多年第一基地顺利地度过,但“骡”的出现差点让整个谢顿计划崩溃。第二基地--一个以精神力量突出的团体,是谢顿计划的核心--对第一基地的帮助暴露他们自己的存在。此后的200都多年里,第一基地都潜心铲除第二基地,以他们最顶尖的科技与智慧,在他们自以为成功时第二基地早已遍布他们的生活。

  基地纪元498年,银河未来的命运决定于某人一念之间,这个就是葛兰·崔维兹。他必须在第一基地,第二基地与盖娅之间做出银河未来由谁主导的决定:由第一基地创建的新帝国将会逞领银河进入科技昌明的世纪,却会像第一帝国那样摧毁在战争之中;由第二基地指导的新帝国将能确保人类的永久和平,却因此成为了一个父权制帝国;而以盖娅为蓝图的盖娅星系则会是个心灵共同体,所有人类将与万物融合成一个良善的整体。崔维兹直觉地做出了选择,但却无法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他怀疑宇宙中还藏有更强大的操纵力量。崔维兹相信地球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因为地球是人类的起源母星。奇怪的是,银河中有关地球的资料全都神秘消失。

  《银河帝国》读后感3

  第七部读到三分之二,看到崔维兹在银河内各个星系间做超空间迁跃的情节,与谢顿当年为建立心理学史而在川陀各个地区流亡的情景如此相似之时,心念一动,这背后的策划与推动应该是同一个人吧,果然再翻过几章,存活了两万年的机器人丹尼尔再次出现了。

  阅读时的窃喜就在此,以为自己看穿了玄机时的那点点得意。

  写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银河帝国》系列,于今看来,更像是探讨生命形态与社会结构的书。从大的方面而言,在银河系两千五百万个住人行星间曾经存在或可能建成的社会模式,大致有三:

  一是以皇帝世袭专制来统御银河,但在书的开篇这旧日帝国就已走向没落衰亡了。

  第二是谢顿计划所设立联合帝国,由第一基地创建的市长议会制来引领科技文明,由第二基地微控心灵来确保人类的和平,但在谢顿计划开启五百年后第一基地的自尊心已不容许第二基地的控制与影响,两个基地的冲突不可避免。

  第三则是由机器人丹尼尔所创造的盖娅文明,人类将与万物融合成生命共同体,共享生命的智慧与愉悦,只不过山川大地分享到的意识少一些,而草木虫鱼次之,最高级的分享者与主导者依旧是人类,但彼此和谐共存,达到生态的最大优化。而来自基地的崔维兹依然怀疑和抗拒这种生命共享方式,因为共同体的介入会破坏个体的意志独立与精神自由。

  就这样,人类创造机器人,而机器人又创造了新的人类文明。

  从小的社会形态讲,仅仅帝都川陀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星也存在不同的社会模式:如麦曲生地区的宗教统治,恪守男尊女卑等级制度以及各种严苛的戒律;达尔则贫富分化并疏离敌视,底层贫民窟野蛮无序;川陀南极的卫荷区历代旁系继承人对帝国皇权的觊觎;而九九派以追求平等为号召,暗中破坏帝国设施和秩序,推动民众的不满情绪,利用民意来谋求私权……这些社会形态的原型,在地球当下历史中都能找到对应。不过和阅读《三体》不同的经验感受,就是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是建立在人性自私极恶的基础上,对未来绝望。而在《帝国》中虽然时有危机,却始终对人类发展保有信心;科幻的触须无论如何延展,但核心的价值依然稳健。

  只是,这七本书,前三部干练简洁,到第五部和第六部则繁复拖沓,人物情绪也显得无甚必要。大概开始写作的六十年代,只是为自己兴趣而创作,到八十年代应出版社邀约规定字数而作,就难免有应时之虚了。

  说到盖娅星系共同体的设想时,初觉不可思议,但细想也未必没有依据。

  每次爬山的时候,我总是会将手按住某处岩壁,敛息屏气,仿佛能感应山之呼吸,能洞察太古时代的黑暗与沉寂。这自然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臆想,但那种仿佛能融入混沌之中的刹那忘我,确是一种很澄宁的享受。或者世人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感受,而有瑜伽有禅定有坐忘,而求与万化冥合。再有,如古人对于书籍的迷恋,今人对于网络的依赖,都好像是要寻求文化的认同与共享,而盖亚的生命共同体,只不过是将它活化罢了。我们在同一个星球上呼吸生存,化干戈为玉帛,是人类群体的共同追求;只是作为个体,我们如何能敞开胸怀,与世界分享自己最私密的感受呢?

  昨日夜半,看完银河七部。某种意义上,这个暑假,也随之结束了。许久没有这样废寝忘食,虽然不务正业。可是,白日的困意就是浓茶也打发不了了。到底不是年轻时候,夜读金庸古龙二三点,早起一样精神抖擞,岁月不饶人,一戒。

  《银河帝国》读后感4

  终于在奔波中看完了这一系列的7本书,回味无穷。在看书的时候就在考虑怎么样来书写自己的感受,却发现犹如陷入银河的浩瀚中,四处都在闪亮,却难以理出头绪。今天回看了自己在看完《银河帝国基地》时候的读后感,重温了初读书时的感受,也解答了之前自己的一些困惑,不如就着上一篇提到的问题,一并谈谈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哈里谢顿创立心理史学和建立基地的动机。这部分内容在第4、5部(即《基地前奏》《迈向基地》)中有详细的过程,讲述哈里谢顿是如何从一篇论文开始,一步步走向创立心理史学以及建立基的过程。据说这两本书是阿西莫夫在生命中最后五年完成的,通过这两本书为他最爱的主角哈里谢顿立传。我在阅读的时候,也采用了作者书写的顺序:1-2-3-6-7-4-5,最后阅读的这两本书,让整个系列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当你从端点星的第一次危机开始,在经历了基地-骡-第二基地-盖亚星系-回到地球的整个历程之后,回看恍若神明般的哈里谢顿是如何创立出他那惊世骇俗的心理史学,颇有有一番滋味。不得不说,小说对人物的塑造太成功了,读者不仅仅跟着人物经历了历险般的奇遇,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从32岁到82岁这期间人物的成长,相比之下《三体》中的人物经历乏味的可怜。哈里谢顿在夫铭的期望下,在铎丝的保护下不断逃亡,不断思考,终于找到了建立心理史学的可行方式,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自称是记者的夫铭,不仅仅是帝国的首相丹莫刺尔,而且是传说中的机仆丹尼尔,而一直保护他的铎丝竟然也是机器人。然而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她,并愿意携手相伴,即使她是个机器人,无法生育。为了保护谢顿,铎丝遭人暗算而停摆,在临终前,她对谢顿说: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爱,让我成为了真正的人类。铎丝的离去成为了谢顿心中难以愈合的伤口,而对铎丝的爱正是是他研究创立心理史学的动机之一。并不是为了拯救什么,得到什么,只是因为能够和她在一起。

  其次是关于女性角色偏少。读到后来才发现,书中的女性角色是如此的出彩,各个都是拯救银河系的好手。阻止了骡的贝妲、鬼灵精怪的艾嘉蒂娅、强权执政的布拉诺市长、全能少女宝绮丝、以及谢顿的爱人铎丝等等。与《三体》中女性角色纯为摆设截然不同,每一个女性角色不仅仅活灵活现,而且都在关键时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对性别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劣势都有着相当精妙的把握。在基地初期,开拓疆域是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男性角色偏多,性格也都是英雄式的聪慧与勇敢。而随着基地的发展,象征精神力量的第二基地的登场,女性的戏份越来越多,甚至最后的男主崔维兹的直觉式思考,都让我觉得非常的女性化。而最终出现的双性人,更让我觉得作者的格局确实很大,不仅没有歧视任何性别,甚至在思考超越性别的人类会如何发展。

  最后想说说我的收获。又要忍不住说,读经典的好处就是每一次阅读都能够有所收获。这一遍下来,最大的启发是心灵控制,它拓宽了我的沟通思路。

  首先是对超越语言沟通的极力赞同。在《安德的游戏》中虫族就是用思维沟通的生物,包括植物形态的猪仔也是一样,甚至三体人也是思维沟通。语言是思维的碎片,正是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差异才导致了人类的分离与猜忌。日常中太多沟通都是通过语言、文字完成的,且不说故意和假装这两个极大的障碍,即使是想要好好说话,也会出于自身表达和理解的差异,造成沟通中的问题。家庭关系中糟糕的沟通莫不是如此,近年来各种提升家庭中沟通技巧的培训比比皆是,间接说明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

  其次是正确看待影响他人的利弊。因为有意识地影响一个人,最终导致了这个人的改变,在我看来是非常不正确的一件事,因为这妨碍了他人的自由选择。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极力避免对他人产生影响。然而阅读这部为大的未来史,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件事,就是没有人拥有绝对的自由,自我对他人的影响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过去自以为为他人自由着想的看法,更多的还是源于夸大了自我的重要性。

  最后是摆脱对情感利用抵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理性的思考于我而言成为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感情的共鸣常常发生在阅读或者观影甚至听歌的时候,在遇到事,遇到人的时候,尤其是分析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忽略掉情感的因素。这样做当然是为了获得更客观的视角,实际上却变得不那么客观。人类和机器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是忠于自己情感的,为了忠诚、为了名誉、为了爱情、为了尽孝、为了很多虚无缥缈的感情,来调整目标,付诸行动。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坏人利用他人的情感牵绊而达到自己目的的情节,因此默默地认为这是一件坏人才做的事情。但这次对情感控制思路的打开发现,曾经看到的这只是情感利用的一种而已。我们都是凡人,无法“调整”别人的情感,然而如果可以将自己的目的在其他人情感上找到适合的实现途径,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们都有为情感驱动而获得的充盈幸福感,这从不因为同时做了其他事情而减弱。

  《银河帝国》读后感5

  作为科幻小说家排行第一的阿西莫夫,他在作品中制定的《机器人三大定律》(现已修订为四大定律)至今仍为科学界所用。他笔下的作品归为三个系列,其中以银河帝国系列最为科幻迷熟知。此次再版,必须收藏!

  话说,刚一入手此书我就迫不及待开读,在阅读中体会着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柳暗花明的转机,在千钧一发、绝处逢生时所彰显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智慧及魄力,都不由得让你欲罢不能,大有一气读完地欲望。从宗教统治到贸易行商统治,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预示着现实中人类社会集团的演变过程。

  掩卷回味,偷笑中惊觉此书乃是披着科幻外衣的一部政治小说呀,书中提到的那些政治手腕和外交手段时至今日依旧可圈可点!忽然间,我很期待银河帝国系列能够拍成电影,那绝对是不亚于星战系列和星际系列的荡气回肠的大作。

相关词语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