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瑞恩1997年被评为“美国最佳医生”,他是大脑与运动关系领域里世界一流的专家,在《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他通过丰富的科研数据和严密的推理分析,从学习、焦虑、抑郁、专注力、衰老等等很多方面论述了运动如何可以改造我们的大脑,重塑我们的精神和意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运动改造大脑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运动改造大脑读后感1
首先,要从一所高中的运动故事讲起。
年轻的体育老师邓肯正在布置着早晨的任务:1600米跑。他要求每个学生设法用最快的速度跑完1600米,平均心跳要保持在185次以上。
学生们都很努力,只有落在最后的女生米歇尔好像毫不在意,拖沓着脚步路过邓肯身旁,像漫步一样继续向前。可当米歇尔闲庭信步结束后,邓肯给了她一个A。因为邓肯明白,她一点都没有闲庭信步,她的全程平均心跳是191次,即使对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来说,这都是严峻的考验。
这是芝加哥内珀维尔高中的一堂“学习准备型体育课”。在这个课上,老师给学生打分的依据是努力程度,而不是技能。他们认为,尽全力跑比跑得快更重要。
震惊美国的成绩
这群体育老师不但让内珀维尔学区的学生成为全美国最健康的孩子,还让他们成了最聪明的孩子。
仅仅是上半学期结束时,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提高了17%,平均成绩也超过全州平均水准。不过,这些成绩和TIMSS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TIMSS是聚集全世界优秀学生的一项考察数学和科学的考试。在这个全球统考中,一向由中国港台地区、日本、新加坡等地包揽前几名。美国学生的表现则让精英层忧心忡忡,感慨美国和亚洲国家的教育差距正在扩大。但是,在新型体育课推广后,内珀维尔的学生在这项测试中取得了科学世界第一、数学世界第六的成绩。
当内珀维尔高中的经验推广到条件更差的学区后,人们又发现了这个课程的新益处:校园暴力等违规事件从每年的228起减少到95起。
小课程,大原理
内珀维尔高中的案例背后,隐含着生物神经学的原理。研究表明,运动给身体提供了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而这种刺激为大脑创建了一种环境,这种环境使大脑能够做好准备、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学习。
一、运动原理:越动越多的脑细胞
人人都知道,运动可以强健体魄,但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原理。热爱运动的人,只知道运动能解压,能让人愉悦,却不知道我们感觉欣快的真正原因是:运动让大脑处于最佳状态。这个结论有着坚实的神经科学的理论依据。
运动平衡大脑
大脑中约80%的信号是由谷氨酸盐和γ-氨基丁酸这两种神经递质传送出去的。前者刺激神经冲动,后者抑制冲动。失衡的大脑会引发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运动可以提高神经递质的水平,避免大脑失衡。
运动让大脑成长
运动可以让负责建立、保养神经细胞回路,构成大脑基本结构的神经营养因子增多。
运动诱发神经新生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神经元的数量是恒定的,只能被消耗,不能新生。
科学家发现,运动产生大量神经元,而环境优化的刺激则有助于神经元的存活。也就是说,体育课为大脑提供了学习所需的原料,而课堂上的学习则促使新生的神经细胞连接到神经网络中。2007年,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运动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20%。
二、运动功效之改变压力状况
压力是必须的,没有好坏
压力是个囊括广泛意涵的概念,但究其根本它是指身体平衡状态的一种威胁,一种对适应的要求。在大脑中,任何引起细胞活动的事情都是一种压力方式,哪怕是神经元发送信号,也会在细胞上产生破损和裂缝。压力就是压力,无所谓好坏,问题是它的轻重和持续时间。
如何才能越压越勇,越健康
轻微的压力可以激活神经元内在的修复和恢复机制。可以说,没有压力我们就不会拥有出色的适应和生长能力。运动的压力可预知、可控制,而且还是你可以自主的。你随时可以在生活中引入运动,以激活神经元过度补偿,变得更加强壮。
通过运动,你会得到一种征服感和自信心。其次,当你逐渐意识到自己具备控制压力的能力而不用依靠被动应对机制时,你就提高了引发应激反应的压力阈值。运动不仅可以预防慢性压力,还能彻底转变它们,从微细胞到心理的各个层面。
三、运动功效之解决焦虑的根源
人为何焦虑
在应激反应中,焦虑是对威胁的自然反应。大脑判定威胁后,交感神经和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焦虑情绪产生。问题是,人类并不只在面对真正的危险时焦虑,想象中的威胁也会让我们产生应激反应。
运动让大脑知道,焦虑是一种认知错误
焦虑就是恐惧。焦虑症如此难以治疗的原因是,恐惧的记忆一旦被建立,那个特别的通路就驻扎在大脑中了,鲜明得远远超过它实际的样子。想要扑灭焦虑,就要建立新的记忆,并且不断强化,逐步形成新的神经回路,把触发器和典型的反应断开。科学家把这个过程称为重新归因。运动是重新归因最简易的方法。运动会引发类似于焦虑的生理性症状,当你把它和由自己发起的这种可控行为关联起来,崭新的记忆会逐步形成,取代恐惧的记忆。
除此之外,运动还通过分散注意力、缓解肌肉紧张、增加大脑资源、提高恢复能力来跑赢焦虑。
四、运动功效之挣脱抑郁的枷锁
抑郁有着极为广泛的症状,包括悲伤时人人都可能出现的消极悲观、急躁易怒、无精打采、自我苛责。不过,抑郁和悲伤并不一样,悲伤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状态,抑郁却是一种连接的破坏。它不仅破坏生活,也阻断了脑细胞之间的联系。
一般的抗抑郁药首先作用于脑干,然后波及边缘系统并一直传到前额叶皮层。服用抗抑郁药后,我们先感到体力充沛,然后才会感觉忧伤减少。运动的魅力在于,它同时从两个方向出发解决抑郁症的问题。一方面它使我们自然而然地行动,激发脑干,释放精力和激情。另一方面,它通过调节前额叶皮层内的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让我们感受到愉悦感。而且,与抗抑郁药物不同,运动全面调节整个大脑的化学物质来恢复正常的信号传递。
神经学家近来发现,大脑中存在一个止痛分子机制(内啡肽)。在剧烈运动期间,大脑中直接产生的内啡肽,能够减轻身体疼痛,同时在心理上产生欣快感。(马拉松运动中骨折无痛感)
运动还可以调节身体激素水平、可以延缓衰老等等作用。
五、行动:大脑训练计划
当我们论及运动的任何作用时,人们都禁不住想问,得做多少运动才能改造大脑?作者的建议是:先健身,然后不断自我挑战。运动的处方因人而异。
运动的基本参数
作者按照强度把运动分为三种类型:最大心率55%~65%的低强度运动、最大心率65%~75%的中等强度运动以及最大心率的75%~90%高强度运动。计算自己最大心率的通用公式是用220减去你的年龄。只要一个心率监测器,你就能随时监测自己运动的强度。
至于运动量的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议是,每周至少5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作者的建议则是,每周6天进行45分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其中4天中等强度运动,2天高强度运动。最好和同伴一起。不要担心没精力,没精力恰恰是因为缺乏运动。
无论运动有多少益处,无论科研多么有力地证明运动可以改造大脑,如果没有你的行动,一切都不过是闲谈几则。
当你尝试着先迈开一小步,然后一大步,逐渐积累,这些才能塑造你生活的骨血。不用探求哪种运动最好,能融入你生活的,被你坚持的,就是最好的。
行动最艰难,却也最有用。
运动改造大脑读后感2
书写得很简单,简直可以说是给小孩子看的,大量的插图,没有任何复杂之处,想想也是,很多人可能被书的难度吓住,更不要说运动了,既然是鼓励运动,当然就要门槛低。
书是亲子版,目标阅读对象应该是父母,好督促小孩子运动。有很多成人的故事,所以也适合懒的成人阅读。一言以蔽之,运动改造大脑,运动让人自信,运动改变命运,运动就是好啊就是好。
当然书里并不全是口号,也有给出科学依据,并都用通俗的方式来说明。让人看了以后有可能跃跃欲试。
不过做为一个负责任的运动者(我坚持健走快一个月了我算吗),还是要做一点提醒:书里只提了运动的好处,却没有强调运动有可能带来的损伤,所以,固然可以被书的内容鼓动去运动,但在运动的时候,最好也依照专业教练指导,避免生害。
运动改造大脑读后感3
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维持较高的心率对于身心改造的种种益处。于是我把匀速慢跑改为变速跑了,每一圈(400米)来一个冲刺。
但是,作者为了鼓励大家运动,从不正面提及对运动潜在的风险,为免有失偏颇。比较善意的猜测是,作者作为神经精神医学专家和医生,对于运动领域的专业知识可能不足。但即便从作者对其个人经历的只言片语中,也能了解到运动损伤对他造成的痛苦。比较不善的猜测则是,作为某著名运动品牌的代言人,有些话不方便说。
就拿跑马拉松来说吧,这对普通人而言,算是健康的运动么?我个人认为不是。如此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身体加速氧化、对膝盖脚踝等关节的磨损也很大。诸位读者朋友不可不查。
运动改造大脑读后感4
借助这周日大力同学组织的线上读书分享机会,自己再次梳理阅读《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温故而知新,竟有了新的收获和体会。
这本书已被翻译成了十国语言,进行了16次的重印。如此风靡和畅销是因为作者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副教授约翰.瑞迪先生通过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大脑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运动很重要,但是读过这本书之后,你会重新认识运动对于我们人生的意义。
我们的祖先都是运动的,他们每天都需要跑8000-16000米。因为这样才能追捕到猎物,养活自己生存下来。
随着他们不断地奔跑,不断追逐食物,大脑和运动之间产生了链接。运动刺激了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神经元连接带来了更复杂的运动动作。
这样周而复始循环从而形成了我们人类复杂又宏大的人类的大脑。
进入现代,我们今天的大脑回路已经形成了,但我们的运动量却开始逐渐大幅度下滑。
这就会导致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问题,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恐惧症等。这其实都是和我们的运动量下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运动改造大脑读后感5
众所周知,运动有益健康。但这种益处究竟多大、多重要,大多数人并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当运动与其他事情发生冲突时,运动往往是被牺牲掉的那个。这本被重印16次,翻译成10国语言的《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从根源出发,用严谨的神经科学发现,条分缕析地论证了运动对生命的重要价值。
本书以“一个高中体育课的奇迹”为引,探讨了运动与大脑的关系。在这所高中的“学习准备型体育课”上,老师们不再依据跑步快慢做为评判成绩的标准,而是依据心脏的“努力程度”为学生打分。经过长期训练,这群孩子不仅成为了全美最健康的孩子,还成为了全美最聪明的孩子。而一切的根源就在于运动。运动给身体提供了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诱发神经细胞新生。也就是说,体育课为大脑提供了学习所需的原料,而课堂上的学习则促使新生的神经细胞成长为真正的“学习型”神经。
同时,运动平衡着大脑。避免了因大脑失衡引发的焦虑症、抑郁症和强迫症。作为一种可预知、可控制且完全自主的压力,适度运动会激活大脑的过度补偿机制,可以促使人迅速专注起来,激发做事潜能。面对巨大压力时我们要学会通过运动来缓解,哪怕只是一根跳绳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运动能够延缓衰老,是女性“永葆青春”的“神丹妙药”。实验表明,运动在预防大脑损坏的同时还能逆转与老化有关的细胞退化。运动甚至可以克服成瘾。10分钟的运动可以减少酗酒者的成瘾行为,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会对吸烟者戒烟产生有益效果。
运动,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大脑处于最佳状态,使其保持青春与活力。 戴上耳机,迈开双腿,我们应该摒弃自身惰性,切实行动起来,在运动中训练大脑,提升自身,让身体与灵魂同行在蜕变优秀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