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赏析

浏览:1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桑子·彭浪矶》原文

《采桑子·彭浪矶》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采桑子·彭浪矶》译文

  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首中原已泪满襟。

  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采桑子·彭浪矶》的注释

  彭浪矶:在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

  扁舟:小舟。

  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简短诗意赏析

  上阕写自己背井离乡,像“旅雁孤云”一般凄苦,回首中原战火纷飞,不觉涕泪沾巾。下阕写眼前萧条的秋色,更增添了旅人辞乡去国的愁思。全篇以景寄情,动静交错,色调苍暗。用“扁舟”、 “旅雁”、“孤云”、 “汀洲冷”、 “枫叶芦根”等典型的深秋景物,烘托出诗人的凄楚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事的忡忡忧虑,唱出了时代的悲凉之音。

  作者简介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