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吕碧城《祝英台近·缒银瓶》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赏析

浏览:13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吕碧城《祝英台近·缒银瓶》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英台近·缒银瓶》原文

《祝英台近·缒银瓶》

吕碧城

  缒银瓶,牵玉井,秋思黯梧苑。蘸渌搴芳,梦堕楚天远。最怜娥月含颦,一般消瘦,又别后、依依重见。

  倦凝眄,可奈病叶惊霜,红兰泣骚畹?滞粉黏香,绣屧悄寻遍。小栏人影凄迷,和烟和雾,更化作、一庭幽怨。
 

  《祝英台近·缒银瓶》译文

  垂下牵着素丝的银瓶,摇动着玉井上的辘轳,无边的秋意弥漫在凄黯的梧桐庭院。采一束水边的芳草,梦沉沉,寄不到遥远的楚天。最可怜的是那月宫里的嫦娥仙子也含愁带怨,与我一样消瘦,缺了又满,依依相别又重见。

  凝眸望月很久,已经有些疲倦,环顾四周,染病的叶子又惊霜打,芳圃中红兰低垂哭泣。寻寻觅觅,也顾不得粉零香落,沾在刺绣的花鞋上。我站在栏杆边,人影朦胧凄迷,浮动在苍茫烟雾中,更化成满庭幽怨。

  《祝英台近·缒银瓶》的注释

  缒银瓶二句:指垂瓶下井打水。缒,用绳索拴住后垂放。银瓶,精美的瓶子。玉井,就井台、井栏的雕刻华美而言。

  秋思黯梧苑:意谓宫苑中笼罩着浓郁的萧瑟秋意。《吴夫差时童谣》:“梧宫秋,吴王愁。”

  蘸渌搴芳:从碧绿的水中摘取芳草。

  娥月含颦:意谓月亮也皱眉愁怨。娥月,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代指月。

  眄:望;看。

  红兰泣骚畹:意谓兰花圃中红兰低泣。红兰,江淹《别赋》:“见红兰之受露。”骚畹,即兰畹,兰圃。《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王逸注:“十二亩曰畹。”

  滞粉黏香:意谓兰花催折,粉、香零落。

  绣屧:刺绣的木鞋。又春秋时吴王宫中有用来听女子足音的屧廊,与前文“梧苑”呼应。

  作者简介

  吕碧城(1883—1943年),字圣因、兰清、兰因,法号宝莲。安徽旌德人。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