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于良史《春山夜月》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赏析

浏览:3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于良史《春山夜月》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山夜月》原文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山夜月》译文

  春日山中景色美不胜收,直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忘记归去。

  掬一捧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拨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的深情。

  翘首南望钟声悠扬之处,翠微深处,楼台掩映。

  《春山夜月》的注释

  春山:一作“春来”。

  掬(jū):双手捧起。《礼记·曲礼上》云:“受珠玉者以掬。”

  鸣钟:一作“钟鸣”。

  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云:“游客值春晖,金鞍上翠微。”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开篇两句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接下来的六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

  作者简介

  于良史 ,唐代诗人,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德宗贞元年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