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曹植《吁嗟篇》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赏析

浏览:3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曹植《吁嗟篇》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吁嗟篇》原文

《吁嗟篇》

曹植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

 

  《吁嗟篇》译文

  可叹我这流转的飞蓬,活在世上偏偏如此艰难。

  永远地离开了根茎随风飞去,朝朝与暮暮不得安闲。

  由东至西横过了多少曲路,从南向北越过了多少荒田。

  突然遇上旋起的回风,把我吹入蓝天上的云间。

  我以为来到了天路便是尽头,谁知又堕入无尽的深渊。

  暴风再一次将我卷起,仍旧把我送回最初的那片田野。

  我正要往南,却忽然朝北,正想往东,却被吹到了西边。

  飘飘荡荡的我不知所归,一时间霍然消失,一时间又霍然出现。

  我曾经飞遍了八大湖泽,也曾经走遍了五岳的山颠。

  尝尽了人生流离无定的痛楚,有谁能体会我内心的苦艰?

  我愿做那林中的小草,随着秋播的野火,化作一缕缕尘烟。

  就算要承受野火烧燎的痛苦,能与株荄生死相连,我也心甘情愿。

  《吁嗟篇》的注释

  “吁嗟”两句:以秋天的蓬草离去本根,随风飘荡,比喻曹植的屡次迁徙封邑。

  夙夜:从早晨到夜晚。

  陌:田间东西的通道。阡:田间南北的通道。

  卒:与“猝”相通,突然。

  回风:旋风。

  飙:从上而下的狂风。

  中田:即田中。

  飘飖 一作:飘飘。八泽:指八薮,八个地名。

  五山:指五岳。

  中林草:指林中草。株荄:一作“根荄”,指草的根株。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2024 古诗文网网 |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