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春风

唐朝 白居易 浏览:7605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标签: 春天 写花

  《春风》译文

  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英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

  《春风》注释

  先发:最先催开。

  次第:依次,一个挨着一个。

  荠花:荠菜花。荠菜即今田边地中生长的一种野菜,又叫荠荠菜,嫩时可食。榆荚:榆树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春风》简析

  《春风》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梅花、樱花、杏花、桃花、梨花在春风中纷纷开放,后两句写深村里的荠花、榆荚也欢呼春风吹来,表达了诗人喜迎春色的愉悦。同时借物咏志,暗含对不平等的等级制度的不满,希望统治者不要有所偏私。全诗通俗易懂,清新自然,运用拟人手法,将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富有情韵。

  《春风》赏析

  《春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古人写春天,大多数都把笔墨用在了春天的花朵,春天的杨柳,春天的雨水之上。即便是写了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也只不过是突出了春风的温暖与轻柔,远远没有白居易这首古诗所写的如此魅力。

  它的魅力体现在哪儿呢?首先还在于温暖的春风带来百花争艳的春天。“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春风到来,最早吹开了京城花园内的梅花,接连让其他的樱花、杏花、桃花、梨花都竞相开放,带来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但春风的魅力还不仅仅在于此。“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它同样给偏远的“深村”、给那些不起眼的植物也带来了春风的好消息。田野当中的荠菜、榆树,也都感觉到了春风到来的消息,也同样地欢呼雀跃。荠菜发出了嫩芽,榆树生出了鲜美的榆钱:它们也都欣喜的称呼:春风同样也为我们而来。

  把村花村树描绘成为有感情的生命,尤其农村百花火热的迎春之情,写得极其真切,创造了一种“神似美”。这是春风最有魅力的地方,并通过将荠菜这个可爱的小生灵和梅花、桃花等相提并论,说明了春天是无私的:对花而言,春风过处,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带给自己的花信;而春风也从不厚此薄彼,使它们呈现一派欣然的景象。

  这诗写春风骀荡,化育万物,表达了诗人喜迎春色的愉悦。后二句写深村荠花榆荚,欢呼春风吹来。移情于物,使物境人格化,将无情的自然景物,写得充满感情,周身灵动,鲜活跳脱。作者《杨柳枝词》云:“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立意、手法均与“荠花”二句相同。一写婀娜柳枝勾引春风,一写荠花榆荚喜迎春风。皆从春风写意,又同赋物以情,景随情化,写来不惟形象生动,尤其富于情韵。

  《春风》鉴赏

  这首诗写春风骀荡,化育万物,表达了诗人喜迎春色的愉悦。同时借物咏志,表达了对社会上不平等的等级制度的不满。

  前两句写春风中纷纷绽开的花朵。春风吹来,院中早梅先响应春的气息,率先绽放;受到梅花的吸引,樱花、杏花、桃花、梨花纷纷开放,瞬间成就了百花争艳、春意盎然之机。它们就像大大小小的官员,沐浴在皇恩中。但是,它们受春风青睐的程度还是有差别的,这表现在开花顺序有先有后。一个“次第”形象地折射出人世间等级制度的繁琐森严。

  后两句写深村里的荠花、榆荚,欢呼春风吹来。它们在人迹罕至的幽深巷陌中,像下层百姓一样无人问津。荠花、榆荚自作多情地认为春风是为自己而来,这还说得过去,因为春风虽未能不偏不倚,却最终无一例外地吹拂过每个角落;而平民百姓却往往连皇恩的残渣余唾也享受不到,对比之下,更显出人世间的不公平。这两句移情于物,使物境人格化,将无情的自然景物写得充满感情,周身灵动,鲜活跳脱。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其三》云:“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立意、手法均与“荠花”二句相同。一写婀娜柳枝勾引春风,一写荠花榆荚喜迎春风,皆从春风写意,又同赋物以情,景随情化,写来形象生动,富于情韵。

  这首诗运用的艺术手法自然、清新,且通俗易懂,皆为春日即见之景,只是在这景致之中,诗人加入了自我角度的观看心情。诗人写春风,不写风势风向,而写风吹到之后的变化,显出春风的作用和特点。一是万物复苏,百花争艳,都以为风是专为自己而来,用拟人手法,活泼新颖;二是动态毕现,风到花开,诗人写了七种植物,都开了花。这使得诗虽浅显,但情绪饱满,其所状之景,所抒之情尤显春日生机。

  《春风》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当时白居易在洛阳任河南尹。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 2024 古诗文网网 |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湘ICP备1500885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