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中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
李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心态。作者”手便不俗。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的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好,都是抓住了梅花特征的准确用语,“肯放琼苞碎”者,是对“含苞欲放”的巧妙说法。
上片皆从此句生发。“探著南枝开遍未”,便是宛转说”梅花未尽开放。初唐时李峤《梅》诗云:“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张方注:“大庚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如今对南枝之花还须问“开遍未”,则梅枝上多心含苞,宛然可知。三、四两句“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用对偶句,仍写未放之花,“酝藉”、“包藏”,点明此意。而“几多香”、“无限意”,又将梅花盛开后所发的幽香、所呈的意态摄纳其中,精神饱满,亦可见词人的灵心慧思。
下片由咏梅转写赏梅之人。“道人”是作者的自称,意为学道之人。“憔悴”和“闷”、“愁”,讲李清照的外貌与内心情状,“春窗”和“阑干”交代客观环境,表明她当时困顿窗下,愁闷煞人,连阑干都懒得去倚。这是一心名门闺妇的春愁图。
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这是咏梅的奇笔,写赏梅却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闷,这是赏梅之妙想。反映了她自己“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年年雪里》)的心态。此词盖作于晚年流落江南之后反常写法恰好能传达”当时正常的心态。虽然心境不佳,但梅花还是要赏的,所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休”字这里是语助词,含罢、了的意思。这是作者心中的话:想要来饮酒赏梅的话便来罢,等到明天说不定要起风了呢!此句隐含着莫错过大好时机且举杯遣怀的意味。
易安词是咏物抒情诗中的上品,这首咏梅诗尽得梅花之诗,也尽似词人之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赏析二
此词题作“红梅”。
首句点明梅的色泽:红润如酥,晶莹似玉。“肯放”是“岂肯放”的省说。诘问语气,加强了红梅珍重迟开的神韵。苏轼《红梅》诗也有“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的句子,或为此诗所本。“南枝”,用李峤梅诗“大庾天寒少,南枝独早芳”典。大庾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张方注云:“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此言早梅如“南枝”或已遍开,而红梅犹含苞脉脉,似有所待,令人魄走魂驰,想见其馨香远播,悬知其芳意无穷。
古典诗词以含蓄为美。含苞待放之花,富于“欲语还休”的韵致,可以造成生成性的境界,加强鉴赏者的参与意识,用想象来补充、来创造花开时的美。
下片写对红梅之人。“道人”,学道之人,词人自指。虽言学道,但面对红梅的含情未吐,未必不作“无限”之思。而春窗寂寞,对比之下,更使人难以为怀。故曰“憔悴”,曰“闷损”。词末忽作旷达语。“休”,此当作“罢”字解。意谓要来对花小饮便快来罢!造化弄人,良辰难再,美景无多!自然气候的转换亦如人世的风云突变,未可逆料。此时红梅方兴未艾,未必明朝不狂风折树,冷雨欺花,到那时,花落香消,岂不徒然令人心碎!
李清照词的忧患意识,常常通过风雨摧花表现出来。她早期词《如梦令》,即有“雨疏风骤”致使“绿肥红瘦”的忧思。又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多丽·咏白菊》);“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满庭芳·残梅》)。她晚年词的代表作《永遇乐》,在“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盎然春意中,想到的也仍是“次第岂无风雨”。国破家亡,仓皇反复,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她的心上投下了浓重的阴影。这使得她无论对残梅还是未放之梅,总是忧心忡忡,唯恐美好的事物消逝得太快,太快!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写作背景,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断此词作于宋崇宁三年(1104),期间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赵明诚之父)请救其父。当时的朋党之争非常强烈,李清照为党祸之松紧所左右,时居汴京,时返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