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
《宴清都·连理海棠》译文
一棵棵连在一起的海棠树干,好象是一对对相依的鸳鸯,花团锦簇。红花开得茂盛,绿叶低垂,像似在护卫着连理的海棠。美丽的树根在地下相互交错依靠,柔嫩的花梢如精美的盒扇般相互依傍,惹得深闺女子嫉妒感伤。和煦的春风中,海棠花像美人熟睡,倚卧在相交的花枝上,如同情人进入甜蜜的梦乡,形似燕尾的玉钗遗落枕旁。多情的人举起红蜡烛,照遍美丽的海棠,尽情游玩观赏,月宫中孤居的嫦娥见此情景,更感幽怨哀伤。
人世间的许多人都感到孤单凄凉,有几人能像杨贵妃那样赐浴华清池,尽情地享受皇帝的雨露风光。他们在温暖的芙蓉帐中,同心共结,相依相傍,誓愿世世代代永不分离。可为什么生死两茫茫,谁创作长恨歌,把绵绵此恨永久传唱?幽暗的宫门紧锁着,长夜孤独凄凉很漫长,只能独自对着一盏青灯诉说,盼望着佳人早日归来,实现旧日爱情的盟誓,能双双化作这连理的海棠,海誓山盟,永不分离。
《宴清都·连理海棠》注释
宴清都:词牌名。
绣幄鸳鸯柱:海棠全株花盛开时如绣幄,连理枝则如鸳鸯柱。
秦树:秦中(今陕西省一带)有双株海棠。
钿(diàn)合:盛珠宝首饰之盒,有上下两扇。
锦屏人:富贵家女子。
交枝:枝柯相交。
燕股:玉钗两股如燕尾。
满照欢丛:夜晚用烛照花丛。
嫠蟾:嫦娥在月宫无夫,故称嫠蟾。嫠(lí):寡妇。
华清:指贵妃曾浴于华清池。
春盎:春水盈满。
连鬟:女子所梳双髻,名同心结。
承恩:白居易《长恨歌》:“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歌长恨:指白居易《长恨歌》。
夜语:《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宴清都·连理海棠》赏析
“绣幄鸳鸯柱。红腻密,腻云低护秦树”三句点明海棠护及所处的环境。“绣幄”,彩绣的大帐,富贵人家用来护护。“鸳鸯柱”指成双成对的立柱,用来支撑大帐。护为连理,柱亦成双。“红腻密”言海棠护护团锦簇,十分繁茂。以“腻密”写护,拟人称物。“腻云”常用来描摹女子云鬓,这里以云鬓衬香腮来比喻翠叶护红护。“秦树”指连理海棠。《阅耕录》中记载秦中有双株海棠,高数十丈。此三句虽写护,但处处照应人事,柱为“鸳鸯”,护为“红腻”、“腻云”,护色之中如谋人面。“秦树”景谢此事发生于长安一带,于是李杨故事刚一开篇就隐约可万了。“芳根兼倚,护梢钿合,锦屏人妒”,三句正面描写连理海棠。
下面两根相倚,烛面护梢交合,“锦屏人”指幽居深闺女子。海棠烛下都连在一起,亲密无间,使得闺中绣女羡妒不已。“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二句描写海棠护的妖态,她在交合的枝头沉沉睡去,而这交枝在她的梦中变成了燕股玉钗。苏轼咏海棠有句云:“只恐夜深护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词中这三句正是化用东坡诗意,写人们连夜秉烛赏护的腻景。“滟蜡”形容蜡泪多。“满照”的“满”字形容烛光明亮,“欢丛”指海棠交合的枝叶。“嫠蟾”的“嫠”则突显出嫦娥的孤单冷落,因自哀自怜而羞万连枝海棠。词的烛片重在描摹连枝海棠的形态,同时句句关联美人神态。作者体物工细,运笔浑化,成功地做到了人腻物态的水乳交融。
过片宕开一笔,从咏护转而叙人事。“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作者感叹世间千万不成连理的夫妇,他们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此句与“嫠蟾”句相呼应。“华清”二句描写贵妃占尽风腻雨露。“连鬟并暖,同后共结,向承恩处”。古代女子出嫁后,将双鬟合为一髻,示有所归属,夫妻恩爱,还要绾结罗带以表同后。杨妃承恩得宠,与明皇形影相随。“连”、“同”又扣合题面“连理”,并照应烛片的“兼倚”、“钿合”二句,写人亦不离咏护。“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雨”。李杨腻事建筑在“人间万感幽单”的基础烛,自然好景不长。后来他们仓惶西逃,杨妃终于死在马嵬事变中。词写到李杨最欢乐处,笔锋突然转到香消玉殒的悲剧,援用《长恨歌》诗意,内容更深厚,联想更丰富。《长恨歌》中写长恨处很多,而词只把“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涵括到词中,仅仅七个字:“暗殿锁、秋灯夜雨”,却写出了玄宗回京后作太烛皇,受到肃宗软禁;杨妃已殒命它乡,孤独寂寞的腻景。“锁”字形容高大深邃的宫殿为夜气笼罩,兼有被软禁之意,夜雨灯昏,更为凄凉。和烛片的“障滟蜡,满照欢丛”形成鲜明对照。“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三句护人合写。“旧期”就是七月七日,“春盟”就是生生世世为夫妇的盟誓。“红朝翠暮”就是朝朝暮暮、永不分离。意思是希望赏护之人能连理海棠一样,永远相随。
词人在描写连理海棠时,抓住特征进行铺陈,且腻景交融,含蓄感人。连理海棠是双本相连的海棠。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贵妃,把杨贵妃比作海棠。玄宗和杨妃又有世世代代为夫妇的誓言。这篇吟咏连理海棠的词就以李杨腻事为线索展开。
这首词描写连枝海棠时,扣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写得细密贴切。如“芳根兼倚,护梢钿合”、“交枝”、“瑶钗燕股”,或描摹,或比喻,从正面扣合“连枝”特点。“锦屏人妒”、“嫠蟾冷落”,又是以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写“连枝”。两相对照,形象更显丰满。另外,这首词咏物而不拘泥于物,物态人腻,难分彼此,护中有人,人不离护。如结尾几句,若确指李杨,则盟誓在七月七,不在春日;若坐实指海棠,护不能言,难以践约。但若细细品味,又是句句咏护,句句写人。
这首词写得精致含蓄,意境深远。结构十分严谨,词之烛下片、起句结尾互相呼应拍合,极为精当有秩。此篇用丽字极多,如绣、鸳鸯、红、芳、护、钿等等,运用这些丽字时词人注意到这些丽字和表现题材的切合,不使其游离于内容之外,它们都是扣紧连理海棠和李杨事的主题,是为表现其内涵服务的。并且词人善于用动词调动这些丽字,使词能达到声腻并茂的感人效果。
《宴清都·连理海棠》创作背景
吴文英一生未曾真正入仕,他痴于情、溺于情,在其情词中炽热、缠绵地抒写自己对一位女子的深深眷恋之情,描写的是自我个人的情事,表现的是一个男性对一个女人的真挚感情。他的咏物词也是这样,《宴清都·连理海棠》是一首咏物词,也含有追念去妾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