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注释 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赏析 “君子”指的是有高尚品质和道德观念的人,“博学”指拥有广博的知识,“日参省乎己”则表示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想,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最后,“知明而行无过矣”则表示如果能做到上述几点,那么这个人就能够做到明智、辨别是非,并且其行为不会犯错。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和修养方式。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反省自己,才能够做到明智、聪慧,同时也避免犯错和偏差。这种态度和修养方式对于提高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品格和开创美好的人生至关重要。
出自→(梁章钜)沧浪亭联
出自→(老子)道经·第二章
出自→(黄巢)不第后赋菊/菊花
出自→()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
出自→()
出自→(孔子)论语十则
出自→(白居易)暮江吟
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自→(王安石)元日
出自→(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出自→(陆游)示儿
出自→()
出自→(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出自→(老子)道经·第八章
出自→(曹雪芹)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出自→()系辞传下·第五章
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