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 湖上雪光、水汽混漾不分,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片白色。远远望去,湖上只有长堤一线痕迹,湖心亭一个小点,一叶小草般的小舟,以及舟上两三个小颗粒般的人。
注释 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惟:只有。堤:这里指苏堤。痕:痕迹。一芥:一棵小草。而已:罢了。
赏析 此句描绘了俯瞰湖中雪景的情形,诗人连用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紧密地联系起来,展现出天空、云层、群山、湖水之间混沌难辨的景象,又用锤炼的数量词,来表示从远到近的镜头感,透露出诗人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梯米”般渺小的深沉感慨。
明朝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出自→(梁章钜)沧浪亭联
出自→(老子)道经·第二章
出自→(黄巢)不第后赋菊/菊花
出自→()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
出自→()
出自→(孔子)论语十则
出自→(白居易)暮江吟
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自→(王安石)元日
出自→(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出自→(陆游)示儿
出自→()
出自→(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出自→(老子)道经·第八章
出自→(曹雪芹)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出自→()系辞传下·第五章
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